有松弛感的人(松弛感是个什么感)

最近夸一个人,得说他有“松弛感”全网都在讨论,“松弛感”从何而来,某某人为什么没有“松弛感”,以及怎么养成自己的“松弛感”……,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有松弛感的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有松弛感的人(松弛感是个什么感)

有松弛感的人

最近夸一个人,得说他有“松弛感”。全网都在讨论,“松弛感”从何而来,某某人为什么没有“松弛感”,以及怎么养成自己的“松弛感”……

和“高级感”“厌世脸”类似,“松弛感”以前也不是咱普通人的事儿,最早用上的还是明星,赞美其在穿搭、气质、妆容、姿态等方面,有着毫不费力、天然去雕饰的美。

“松弛感”这回变成全网热词,起源于博主@黑猫白袜子旁观的一次经历:碰到一家人出门旅游经历了行李全部被退回,竟然没人紧张、生气急眼,重新安排好行李后继续开心聊天。

博主对于“原来世界上真有这么松弛的家庭关系”的感慨,引发了很多网友对原生家庭的吐槽:

时刻处在“备战”状态,事情一超出计划就情绪崩溃,小时候吃饭掉个勺子都要挨骂……一时间,人人羡慕“松弛感”,人人想要“松弛感”。

“松弛感”为啥是奢侈品?

“松弛感”最近才引发集体共鸣,但关于它的讨论,并不新鲜。

关于人到底应该怎样活着,我们的老祖宗早就进行了深刻探索:有“一日三省吾身”的孔子,也有“逍遥游”的庄子;有吃饱了就睡的猪八戒,也有自我要求甚高的唐三藏;杜甫不松弛,李白相对松弛;曾国藩是松弛的反义词,“竹林七贤”们却专门追求松弛感……

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松弛感”天然不是主流。我们更习惯朝乾夕惕,主张人要“独处守心,群处守口”,强调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紧张感。

有秩序、守规矩、能自律,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但它同时也有显而易见的“副作用”,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都不够放松。

所以在这次对松弛感的讨论中,许多人都追溯,自己的紧张感就是从原生家庭中来。除了文化传统,父母一辈普遍不放松,也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紧紧巴巴半辈子,买根葱都想让人饶头蒜;怕浪费好东西;任何的突发事件,都意味着额外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

想到这一层,心里不禁泛起一点酸楚,足够的松弛感需要足够的资源支撑,它的底层逻辑在于“不匮乏”。

今天,社会发展得很好,但那种留存在记忆中的匮乏感,无意中影响了下一代。面对一片失手打碎的碗,即使深知不可能买不起,但听到碎裂声时,下意识的紧张,无意识的负罪感,都在提醒我们,过得不够松弛。

从这个角度讲,充分地讨论一次“松弛感”,确实是一次全面的心理“spa",能让人们有意识地区分,哪些是不必要的紧张。

“松弛感”别“用力过猛”

凡事怕过犹不及,现在关于“松弛感”的讨论,似乎有一点点跑偏。“太用力的人走不远”、“有松弛感的女生太迷人”、“松弛感你永远学不会”等一批“速成鸡汤”,水进了这个话题。对“松弛感”的叫好,对“用力过猛”的嘲笑批判,也让部分人羞于自己的“不松驰”,自我审查为何“不松弛”。

这实在是大可不必。当“我想松弛”的念头,变成了“我怎么就松弛不起来”的焦虑,许多人不自觉地“被松弛”,不敢表现的努力,不敢表现的在意,一定要看上去“毫不费力”,这其实反而变成了另一种用力过猛。

事实上,有些人的“松弛感”是天生的,纯粹就是“心大”;同样,有些人的“不松驰”也是必然的。为了达成目标,一点一滴争取,一手一脚打拼,苦心孤诣、步履维艰的人是“松”不起来的,对于天生的“卷王”而言,顺应本心的“卷”,才是他们的“松弛感”。

松弛感不是“网络规训”

松还是不松,从来没有标准,也不需要标准,它只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不需要标榜信条,也不需要打造人设。

互联网总是这样,今天刮起一股“松弛感”的风,明天说不定“猛而无憾”就上了热搜。

真正的松弛感不需要网络热词的规训。如果时时刻刻以“松弛感”们来对照自身,不仅容易陷入“哪哪都不如别人”的自卑和焦虑,而且也会丧失自己的风格和优点。

只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别为难别人,也别为难自己;面对艰难的事情,能平衡并改善状态;能通过一次次的社会讨论,不断地认知自我,那就是人生最难得的事情。

其实,不去刻意追求松弛感,才是真正的松弛感。

来源: 央视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