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颜色异常及常见疾病(及时发现健康隐患)

尿液颜色异常及常见疾病(及时发现健康隐患)(1)

04尿蛋白

如果尿液有泡沫,泡沫为大泡,过一阵就没有了,可能是排尿用力过猛。当尿液出现细小的如同啤酒一般的泡沫时,先让尿液静置20分钟,如果泡沫不消失,就要注意很有可能是肾功能异常导致的蛋白尿。体检时,尿蛋白的正常参考值是20~80mg/24h;阳性结果>150mg/24h。

一般情况下,发烧、剧烈运动、受寒、精神紧张会出现暂时性蛋白尿;发生在青少年中因坐姿和站立,或少数人会持续到30岁后发生的站立性蛋白尿等,祛除诱发因素后,蛋白尿便可消失,这是功能性蛋白尿的主要特点。但是,下列情况的蛋白尿就要及时进行治疗:

⑴肾小球性蛋白尿:指因肾小球滤过膜受损,通透性增加,肾小球滤液中的蛋白质增多,并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所致的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常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肾血管病、肾淀粉样变性、糖尿病肾病等。病变轻的,尿中以白蛋白等中、小分子量的蛋白质为主;病变重的,尿中除了中、小分子量的蛋白质,还有大分子量的蛋白质。

⑵肾小管性蛋白尿:指感染、中毒等因素致使肾小管严损时,尽管肾小球滤出的蛋白质的量并未增加,但由于肾小管重吸收蛋白质的能力下降而出现的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常见于间质性肾炎、镇痛药引起的肾病、慢性镉中毒引起的肾小管损伤以及各种先天性代谢缺陷导致的肾小管功能障碍。肾小管性蛋白尿,尿液中的蛋白质以β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小分子量蛋白质为主。

⑶分泌性蛋白尿:正常情况下,肾小管会分泌一种蛋白质进入尿液。在某些特殊原因引起的蛋白尿中,尿液中这种蛋白质会增加。另外,正常尿液中也可以含有少量的免疫球蛋白。以上这些蛋白尿,我们称为分泌性蛋白尿。

⑷溢出性蛋白尿:指血液中异常增多的小分子量蛋白质经肾小球滤出,因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肾小管不能完全将其吸收而产生的蛋白尿。

⑸组织性蛋白尿:指肾小管代谢产生的、组织破坏分解的、炎症或药物刺激泌尿系统分泌的蛋白质进入尿液而形成的蛋白尿。

尿液颜色异常及常见疾病(及时发现健康隐患)(2)

日常注意事项:

⑴发现蛋白尿时,先排除生理性蛋白尿。

⑵怀疑不是常见原因,必须进一步检测自身核酸抗体、炎症指数及补体浓度等,以明确诊断。

⑶饮食上限制蛋白质摄入量,优先考虑人体利用率高的动物性蛋白质(如蛋白、瘦肉和牛奶等)。

⑷预防寒冷和疲劳,避免过度剧烈的运动。

⑸糖尿病及高血压患者则应积极控制血糖及血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