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全文及赏析(苏轼如梦令六韵七言)

《如梦令》我们听得最多的应该是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清新而婉约。

《如梦令》这个词牌多为抒情,但是苏轼的这首却表达的是人生感悟,可谓是别出心裁。我们一起赏析一下吧!

如梦令全文及赏析(苏轼如梦令六韵七言)(1)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

如梦令全文及赏析(苏轼如梦令六韵七言)(2)

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正好被皇帝从湖北黄州调到河南汝州,一路上,拖家带口,缓慢前行,旅途奔波,他很累,于是就给皇帝写信说:

“自离黄州,风涛惊恐,举家重病,一子丧亡。今虽已至泗州,而赀用磬竭,去汝尚远,难于陆行,无屋可居,无田可食。”

如梦令全文及赏析(苏轼如梦令六韵七言)(3)

从字眼上,我们也能看出他的日子真的很艰难。不过即使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中,他也没有忘记诗词和旅游,这是他对生活的热爱,没有什么困难能打倒自己,在路过雍熙塔,塔在一座公共浴室,洗浴搓澡之间,他便诗兴大发,就此留下了千古佳作《如梦令》。

“水垢何曾相受”相受的意思就是互相接纳,古语:“染污净心,所以为垢。”也就是说,人身上的垢好比是那颗烦恼的心,需要用净水去洗掉。

如梦令全文及赏析(苏轼如梦令六韵七言)(4)

苏轼的这句词意:苏轼在洗澡,洗浴全身,洗去那旅途的风尘,但是他想到自己那颗必备的心,奔波劳苦,辗转流离。

《大般若经》卷七一:"能如实一切法相而不执著故,复名摩诃萨。"

意思是只有放下一切,不执着,才能心胸豁达,顿悟成佛。我想在这里,苏轼洗澡期间,好似明白了这个道理,水与垢有何值得挂碍的呢?一切皆空,我还是不要为此增加自己的烦恼了。

如梦令全文及赏析(苏轼如梦令六韵七言)(5)

当时他想待在常州,就给皇帝写信,但是在这里,我们也看到了苏轼看开了,想通了,在哪里不一样呢?那里也能成为我苏轼的一片天地。

“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意思是我对擦背的人说,今日劳烦你要一直为我搓背了。

历史资料记载,在宋代的时候,公共浴室非常的发达,遍布开封内外,浴室是男女分浴,服务非常的周到,比如沐浴,开背,修剪,按摩等等服务都应有尽有,还提供茶水,和酒,水果。这样的公共浴室遍布大小城镇。

如梦令全文及赏析(苏轼如梦令六韵七言)(6)

苏轼就在这里好好地享受了一番。

“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这句话的意思,是苏轼在说自己,让搓澡的轻点,再轻点,自己身上本来就没有多少的污垢。

苏轼这首词,短短几句,看起来只是说洗澡搓背这点小事情,但是我们从这件小事上可以看出苏东坡那旷达的心胸,对人生的渗透,满满的禅机。

当你读起来的时候,言简意赅,但是却意味深长。这也许就是苏轼的词能吸引人的原因吧,同是一件小事,在苏轼眼里却不同,从小事中写出了大道理。

如梦令全文及赏析(苏轼如梦令六韵七言)(7)

所以说,苏轼的词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去读一读。

这本《苏轼词传》中收录了苏轼一生中的佳作,用词表面嬉笑而轻松,细品一下,你会发现他说出了人生悲欢离合,岁月沧桑,无形之间直击人心。

在这本词传中我们看到了苏轼是如何经历了人生百味,如何看清了世事,看淡了得失。

如梦令全文及赏析(苏轼如梦令六韵七言)(8)

苏轼的文笔虽然华丽但不浮夸,如此心境却能品人间百味。除了苏轼的词传外,这套书中还有《辛弃疾词传》《李清照词传》《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

六本诗词,六个作者,描写了六个文人的人生和境遇。当你读懂这六位诗人的作品时,并从其中感悟到不同风范的人生哲理,实在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

而且这套书籍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从小让孩子受到文人诗词的熏陶,修身养性,同时还能提高孩子对古代文学的兴趣爱好。

如梦令全文及赏析(苏轼如梦令六韵七言)(9)

喜欢的朋友点击下方,即可购买《苏轼词传》《辛弃疾词传》《李清照词传》《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