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从口入这句老话太对了(手生冻包儿脚开bīn口)

“小寒大寒,烧火不燃”,时令进入一年中最寒冷季节,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病从口入这句老话太对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病从口入这句老话太对了(手生冻包儿脚开bīn口)

病从口入这句老话太对了

“小寒大寒,烧火不燃”,时令进入一年中最寒冷季节。

“手生冻包儿脚开bīn口”是汉语“互文”表述法,跟“秦时明月汉时关”“男进女出”一样,不能“单边”理解,要“互文”理解:男男女女进进出出。手脚生“冻包儿”、开“bīn口”(以下用“冰口”代替),是缺吃少穿年代常有的事。不光手脚,耳朵也长冻包儿。今日除天生体质者外,冻包儿少见,冰口还有。

哦,不咳还好,哦,我一咳啊,哎哟,扯起我的肚囊皮(肚皮。“囊”宜作“䑋”)都痛咯,还有我的磕膝头儿(膝盖)、臁儿杆(亦叫“臁巴肚子,腿肚”)、螺丝拐(踝骨)、倒拐子(肘)、肋巴骨(肋骨)都好痛哦,那个医生你雀(瞧)一下哇,到你们跟前莫得两天,我的手指姆儿,还有脚趾姆儿,都生冻包儿咯,尤其是那个啷指姆儿([身小]指拇儿,小指母)啊,嗷哟,好袄(痛)哦,你雀儿啊。(四川方言小品“看病”)

括号内是笔者注释的生冻包儿,生冻疮是也,比较好懂;“开冰口”,就是手脚因冻开口子,也好懂,不过解释起来倒很不容易。“冰口”是“冰”引起的口子叫“冰口”吗?有人说是。何以见得?他们认为这个“bīn”即是“龟”(jūn),是“龟,音兵”或“读龟如冰”的。

“龟裂”不光是冰冻引起叫“bīn”,天干引起的田土开裂也叫“bīn”。下面引两段文字(因无法显示国际音标,用汉语拼音转换):

《蜀方言》卷上:“土裂曰坼。”纪国泰先生疏证:

蜀人谓“土裂”曰[bīn]。考[bīn]之字,当为“龟”(龟裂之龟,音[jūn])。[jūn]与[bīn],声之转也。蜀人单言[bīn]者,动词,谓“裂开”;名词“[bīn]口”,谓“裂缝”、“裂口”。例:(1)“接连几天大太阳,秧田(稻田)都[bīn]了。”(2)“秧田晒水,就是要晒起[bīn]口才要得。”

皴口 冰口[bīnkǒu]

皮肤或物体等因寒冷或干燥而产生的裂口。民国十五年《南川县志》卷六《土语》:“足跟裂曰皴口。土音讹皴为冰。”民国三十三年《长寿县志》卷四《人事部·方言》:“足跟裂曰皴口。皴读若冰。”又或记音作“迸”。清Adam Grainger《西蜀方言》:“脚上冻起迸口。”又“田开起了迸缝。”“迸”音 “PIN1”。民国二十一年《万源县志》卷五《礼俗·方言》:“手足冻裂曰皴,曰开冰口。”民国三十七年稿本《兴义县志》第十一章《社会》第一节《语言·汉语方言》:“皮裂曰开冰口。”今蜀方言仍谓坼裂为“龟,音兵”,或“读龟如冰”,裂口谓“[bīn]口”,亦曰“[bīn]缝。”(蒋宗福《四川方言词源》)

([bīn])又记音作“龟”。“龟”字不读jūn,而读bīn。《蜀语》:“龟音兵。《庄子》:‘不龟手之药。’《校注》:李氏云:‘龟音兵’,方音,与徐邈标音为近。”《庄子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陆德明释文:“徐举伦反。”“举伦反”与读bīn的“兵”相近。(杨小平《南充方言词语考释》。按:《<蜀语校注>》,黄仁寿、刘家和着,巴蜀书社,1990)

看来“读龟如冰”是四川人相沿的说法。问题是,皴[cēn]不知如何才能读如“龟”([jūn]),“龟”又如何能读如“兵[bīn]”?除非是所谓“训读”!

算哒,“另谋出路吧”。

一、[bīn]口之[bīn]会不会是“冰(冫仌)”字?

按:《广韵·蒸韵》:“冫,冰冻也。”“冫,《说文》本作仌。”笔陵切。根据《玉篇·冫部》:“冬寒水结也”的解释,“冫”是“冻合、冻结、冻凝”的意思。这有书证:

“焦溪涸,旸谷凝,火井灭,温泉冰。”张铣注:“涸、凝、冰,皆水冻也。”(《文选˙谢惠连<雪赋>》)

《说文˙仌部》:“仌也。象水冰之形”(大徐本:象水凝之形)段玉裁注:“初凝曰仌,仌壮曰冻。”

但我们看:

清徐灏注笺:“水凝成仌,有坼文,故象其坼裂之形。”

饶炯部首订:“仌者,水寒所结,象坼分旁出,文有三角之形。”

冻,裂也。(《小学搜佚˙埤苍》)

从徐、饶说,“仌”有“坼文”可能才是“仌”之所以象形,也就是说“冰(仌),冰冻也;冻,裂也”可以成立,“[bīn]缝”不是“冰的缝”而直接就是“冰开缝儿”。也确实也有“冻裂”、“冰裂”等词。“手足冻裂”即“手足龟裂”,冻之“裂也”义可以成立。土木工程学上有“冻裂作用”(冰劈作用/冰楔作用),指“地表水进入土岩层裂缝冻成脉冰,体积增大,向缝壁施加压力,使之破碎,或扩大裂隙。在松软土层内可使缝壁受挤压生成小弯曲。此种作用称‘冻裂’”。

本来,“冰(仌),冰冻也;冻,裂也”之类辗转相训,是训诂学上的大忌,但如果按照笔者的“声衍韵失”汉语音义演变理论,可以找到如下演变序列:

仌-冸-

冸,《集韵·换韵》:“冸,冰释,通作泮。”

张守珪北伐,次滦河,属冻冸,欲济无梁。(《新唐书·忠义传·贾循》)

泮:《玉篇·水部》:“泮,散也,破也。”

“则七国之军,瓦解冰泮”张铣注:“泮,破也。”(《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普半切。

那个“别”之别体作“重‘八’”的字,《说文·八部》:“分也,从重八。八,别也”跟“八,别也”(《说文·八部》),从语言的角度(非文字的角度),这两个字跟“仌-冸(泮)”完全可以组成序列:仌冸八-八。

因此,[bīn]口之[bīn]很可能就是“仌”字。

二、“缝”(扶用切)、[bīn]应同源

缝:《说文·纟部》:“以针紩衣也。”符容切。

川渝称缝紩为“zài”:zài扣字。“zài”即“紩”的方言音。“缝”(符容切)的是“缝”(扶用切):

《广韵·用韵》:“衣缝。”《集韵·用韵》:“衣会也。”

“会”谓“会和之处”,即“际”。以此类推,“[bīn]”(秧田都[bīn]了)的是“[bīn]口”,只不过没有“变调成词”,读原调。因此,“缝”(扶用切)与“[bīn]”应同源。

三、“[bīn]口”的组系

“缝”(去声)与“崩、迸”等等位。其下可以是:

分:《说文·刀部》:“别也。”《慧琳音义》卷四十八引《玄应音义》“分析”注:“破也。”

“其动疡涌分溃痈肿”王冰注:“裂也。”(《素问·五常政大论》)

按:川渝称掰开、掰断叫“bān”,俗作“搬”,当是“分”字古读遗存(文、元合韵),参“扮颁攽”等今读可以推知。

攽:《说文·攴部》:“分也。”《广雅·释诂二》“攽,减也”王念孙疏证:“攽者,分之减也。”《说文·攴部》朱骏声通训定声:“假借为分。”王筠句读:“广雅作‘。’”卜巾切,平真帮。谆部。

(分刂):《广雅·释诂一》“分也”王念孙疏证:“(分刂)、攽、颁声近义同。”《集韵》悲巾切,平真帮。

“分”、“攽”、“(分刂)”的“卜巾切”([bīn]),与“邠”(地名同“豳”)、“玢”、“砏”、“贫”等可以类例。还有诸如“八、别”之类,不再一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