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境界之3个层次(为什么难以理解书法中)

相信很多人在初学书法的时候,在网上、在身边的朋友中听说到、看到过有关书法欣赏和技法方面的知识,但别以为这样就能懂书法,真正懂书法的人是发自内心的主动的悟到书法的真谛。

首先,中锋用笔一定是大家初学时听过最多的一个此,虽然心中知道中锋的重要性,但扪心自问,你真的是发自内心的认为中锋这么重要吗?

中锋行笔的好处是能够写出厚实饱满的笔画,但真正理解其内涵的人,却能感受到笔毫与纸的摩擦,笔锋在纸上的微妙变化,最重要的是能体会到笔墨渗入到纸上的力感!而且只用中锋用笔能完美展现笔锋变化的丰富性。这是一种亲身经历的感觉,别人说一万次,不如自己领会一次。

书法境界之3个层次(为什么难以理解书法中)(1)

中锋行笔

失去了才知珍惜,得到了才觉不易。

从小依偎在父母身边的我们,不知道孝敬父母,也不懂父母的爱,等到长大了,离开父母一段时间后,才恍然大悟。同样,在人生的奋斗的历程中,没有坚持到最后成功的人,永远会认为那些励志鸡汤是有毒的,而这样的人生往往是碌碌无为的,而一旦你成功了,便也会成为那些侃侃而谈的成功励志演说家,因为这种亲身经历的感觉非常难能可贵。没有成为马云这样级别的人物,你永远体会不到他说的一句话:“钱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赚的”,人生的境界与格局不同,你对事物的理解就会天差地别。

书法境界之3个层次(为什么难以理解书法中)(2)

书法之精髓亦如此。

苏轼的《寒食帖》是在穷困潦倒之时的佳作,但其中透露出的无奈与凄凉之情是很多人没有办法理解的。虽然我们在品读《寒食帖》前需要了解其创作背景和作者时代,但这仅仅只能帮助我们拉近与其欣赏的距离,却不能真正理解其艺术魅力,没有经历如苏轼那样的坎坷遭遇,没有深厚的笔墨功夫,没有对书法艺术的正确理解,你是很难理解其为何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即使现在把《寒食帖》所有的笔法、章法等艺术技巧都通说一遍,并且你也能记住,但是领悟其真谛,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练习,而可叹世上很少有人能领悟到,正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伯牙破琴绝弦等故事所折射出来的道理一样,真正可以走进欣赏优秀书法作品世界里的人是不多的。这才是书法的正真魅力所在,也是古网今来无数文人学士倾心翰墨的缘故。

书法境界之3个层次(为什么难以理解书法中)(3)

苏轼

小编学过无数的笔法要领、结构姿态、章法布局等技巧,可仍理解不了《兰亭序》、《祭侄文稿》、《寒食帖》等名作,身边的老师名家无论怎么夸夸其谈、说什么高深莫测,我仍然像小孩一样强硬地往自己的脑子里灌输这些“知识”,并且跟别人解释的时候也是装作不懂装懂的样子去解读其奥秘。

书法中“形而下”的东西是容易教的,也容易去理解,因为他是眼睛和手能感觉到的,对技法和笔法的刻意锤炼的人都是在追求这种“形而下”的东西,而书法中“形而上”的东西是没有办法去教的,需要自己去领悟思考,并且只能用心灵去感受。

书法境界之3个层次(为什么难以理解书法中)(4)

董其昌

正如董其昌书法中透露出的朦胧缥缈的感觉、傅山书法中表现的狂野奔放的激情等都是“形而上”的东西,你能真正理解吗?

然而理解书法中“形而上”的美需要“形而下”的沉淀。很多人其实很反感某些人对书法技法的强行解说,他们对其中的笔墨精妙之处不以为然,认为书写者本身是没有考虑那么多的,这种观点不无道理,可是,不这么去理解剖析,你又怎能走进书法的世界,又能怎能提高自己的书艺?

书法境界之3个层次(为什么难以理解书法中)(5)

傅山

另外,书法中常听到“字外功夫”,意即学书者不仅要练习笔墨功夫,更要博览群书,通今识古,你的学识和修养都会体现在书法当中,这种对书法的理解仍然是“形而上”的认识,所以,大众对书法的欣赏缺乏准确的评判,只因他们的“字外功夫”不高,无法理解“形而上”的美感。

因此,书法的魅力不是你看懂、听懂了,就学会了,也不是你看了几篇文章、听了几次讲座就理解了,更多的领悟需要自己去实践、去经历、去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