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穿刺一般做几次(做一次肾穿刺能管几年)

经常有一些肾友问我:

“做一次肾穿刺能管几年?”

似乎是认为,肾穿刺像是打疫苗,有一个“有效期”?

但是肾穿刺还真没有一个固定的有效期。因为它不是治疗手段,而是检验手段。

治疗和检验不一样:治疗药物在体内作用多长时间,是人的意愿可以掌控的;但是这病不会按照人的意愿来:可能刚检查完病理,就出现新月体、肾功能恶化,那么“有效期”就无限短;也可能终生都安然无恙,“有效期”无限长。

所以有时候,医生会让过去已经做过肾穿刺的肾友,再做一次肾穿刺,甚至间隔时间没两年又要穿,这让患者叫苦不迭。

毕竟肾穿刺属于2级手术,有一定风险,还有相关费用。多数人一针都不想挨,何况是多针,当初受那份罪的时候,肯定没想到未来会重复体验。

肾穿刺一般做几次(做一次肾穿刺能管几年)(1)

那么,重复肾穿刺有必要吗?

有没有必要,得看穿了之后有没有用。

我们挨个情况来看:

1.微小病变患者,再行穿刺有没有用?

微小病变患者,用激素起效较快。如果当某一天,病情发生变化,患者用激素不管用了,尿蛋白降不下来了,可能医生会安排再次肾穿。

那么,微小病变再次肾穿有没有用?

微小病变出现激素抵抗,最可能的是演变成了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或者最开始就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误诊成了微小病变(二者都是足细胞病,病理有些相似)。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用激素效果不好,这也符合尿蛋白降不下来的临床表现。那么再行肾穿,确诊了它之后,怎么办呢?

指南建议: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用激素治疗。

有没有觉得指南这条建议很熟悉?对,就是原来微小病变的疗法。

2.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再行穿刺有没有用?

无论是由微小病变发展而来,还是原本就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最终都汇集到了这个问题: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用激素无效怎么办?

指南写到: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用激素再治无效者预后差,相当于初始无效者。

并没有给出建议。咱也别怪编写指南的专家不给建议,因为加大激素剂量、加长激素疗程、加用免疫抑制剂,都没有发现显效证据。

3.膜性肾病,再行穿刺有没有用?

膜性肾病,这种病是一个比较迟钝的慢性子,没太大变化,初始是膜性、以后基本也都是膜性。其难点在于初始治疗,而不是后续突然有什么变化,很少被告知再行肾穿刺。

如果膜性肾病治疗无效,指南并没有像复发患者那样建议延长疗程。而是建议参加临床试验,只是目前并没有显效率更高的膜性肾病药物试验。

4.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病),再行肾穿刺有没有用?

IgA肾病的尿蛋白,轻者用降压药,必要时用激素。如果比较严重,有大量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则用激素 免疫抑制剂。

有少数时候,IgA肾病会出现急性进展,短期内发生肾功能恶化、肌酐迅速上升、大量蛋白尿。这个时候,需要排查进展因素。如果找不到进展因素,患者可能会被告知肾穿。

此时最可能的是肾脏出现了大量新月体,形成了新月体肾炎,指南建议,采取激素 免疫抑制剂治疗。

指南的这条建议有没有很熟悉?对,就是IgA肾病的大量蛋白尿疗法。这条建议虽然是重复的,但是有用,可以挽救新月体肾炎患者的肾功能,和上述的“预后差”、“无建议”有本质不同。

肾穿刺一般做几次(做一次肾穿刺能管几年)(2)

总之,重复肾穿刺有2种情况:一是尿蛋白高,二是血肌酐高。

1.尿蛋白高

当被尿蛋白困扰时,无论重复多少次肾穿刺确定病理类型,患者结局一般也没多大差别。

中医药的诊治不受病理类型影响,无论是原位免疫复合物的病理,还是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病理,都不影响中医药诊治,此时用中医药的效果更好。

那么蛋白尿患者重复肾穿刺有什么用?

收获是,确定了一种难治性的肾病类型,引起业内重视,呼吁加强该方向的科研攻关。只有积累了足够多的数据,才能凸显出其紧迫性,使国家的政策和研究经费向这里倾斜,对大环境是有利的。

2.血肌酐高

如果是肾功能出现了迅速恶化:一般可以找到进展因素:感染、高血压、脱水、肾毒性药物、继发性因素等等,多数不用再行肾穿;少数情况下,找不到肾功能进展因素,建议积极考虑重复肾穿刺,以挽救肾功能。

肾友们若还有肾脏病问题,可点击→肾出问题了,找“肾科石医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