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深度解析(道可道非常道)

东方既白 著

最近在前面的文章解释说:所谓“无为”,就是“对无用为,循道而行”,就是在事物发生之初的作为的概念时,总有人打破砂锅问到底似的问:“既然“无为”,就是事物发生之初的作为,那事物发生之初是什么样子的呢?无吗?那无又是什么呢?”当然前面在说到关于“道”的任何议题时,也会有人上来就问,“道”到底是什么的问题,看来这确实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大家可能最“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那“道”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大家又都说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呢?今天俺就尝试着用举例子摆事实的方式给大家解读一下,若有哪些不对或者不妥当的地方,也希望方正之大家不吝赐教,谢谢。

道可道非常道深度解析(道可道非常道)(1)

“道可道,非常道”,“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言归正传,那事物发生之初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答案就是无亦非无,空亦非空的那个“混沌无极”的状态,就是老子所说的那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个妙境,所以老子在《道德经》开篇就开宗明义的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因此,在看网友的相关评论和回答一些网友的问题时,只要是其他只言片语什么都没说,一上来就问“什么是道”的人,基本上就是没有悟道的人,因为一旦到了悟道的状态他就不会再问这个不该问的问题了。

那事物发生之初到底是什么样子呢?相信通过前面笼统的解说,大部分人可能还是不太理解,那我就举一些历史上跟“无为”或者“道”有关的例子,让大家来慢慢地悟,细细的品,看看能不能“意会”到其中奥妙。第一个例子就是《黄帝内经》说“上医治未病”的事情,具体的细节我就不再一一描述了,我只提几个比较“顺理成章”的逻辑性问题,来让大家慢慢悟一下,细细品一下,点到为止,既然《黄帝内经》说“上医治未病”,那这个“未病”,到底是有病还是没病呢?有病是什么病呢?没病又为什么多此一举要治呢?因而它应该是一种“发而未发,现而未现”的混合态,也可以说是一种“非有非无,亦有亦无,非非有非非无,非亦有非亦无”的“混沌无极”态。

道可道非常道深度解析(道可道非常道)(2)

上医治未病,无为而治

再比如《孙子兵法》所说的“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那这个所谓的“战争”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有的话是什么战争?在哪里征战呢?没有的话为什么多此一举要治呢?因而它应该是一种“发而未发,现而未现”的混合态,也可以说是一种“非有非无,亦有亦无,非非有非非无,非亦有非亦无”的“混沌无极”态。

道可道非常道深度解析(道可道非常道)(3)

上兵伐谋,无为而治

但这样说,可能还是比较笼统,比较抽象,因为都是提了一些逻辑性的问题,那我们就继续举2个这方面的例子。一个是《庄子·达生》篇中所讲的一个“呆若木鸡”的故事,其原文大概是这样描述的: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道可道非常道深度解析(道可道非常道)(4)

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由此可知,“呆若木鸡”这个词,在庄子的哲学思想中,有其特定的含义,庄子所说的“呆若木鸡”,其原意是形容一个人镇静自若,态度稳重,和“发呆”没有一点关系,和“大智若愚”倒是比较贴近。其实,“望之似木鸡”,才是斗鸡中的最高境界。然而现在,“呆若木鸡”就只剩下字面意思了,只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完全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贬义词,硬生生地将一个含义深刻的成语给玩坏了。

其实这里的呆,既不是傻气,也不是骄气与盛气,而是把精神全部收敛,专心致志地应对一切。真正的高手,都是无招胜有招、以静制动的,而还没动手就开始嗷嗷叫的,其实是在虚张声势,自己为自己壮胆而已。真正的高手,都是无招胜有招、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而还没动手就开始嗷嗷叫的,其实是在虚张声势,自己为自己壮胆而已。道家哲学中有一种很厉害的辩证法,老子认为事物是矛盾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你聪明,但是聪明到极点就是笨,你看起来很笨,但是笨到极点,就是聪明。这就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道理,更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最典型案例。

道可道非常道深度解析(道可道非常道)(5)

大智若愚,呆若木鸡,无为而治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亦可以从不同角度和立场来解读和诠释庄子关于“呆若木鸡”的故事。比如从齐宣王的角度和立场,如何看待和评价这只“木鸡”的水平和能力?从纪渻子的角度和立场,如何看待和评价这只“木鸡”的水平和能力?从“异鸡”的角度和立场,如何看待和评价这只“木鸡”的水平和能力?甚至从“木鸡”本身的角度和立场,是如何看待和评价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甚至于从不同智慧水平和观察能力的观众里面,亦能得到千差万别的结论出来,而其中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和疑窦丛生的地方,就是实力尚可(不然主人也不会挑它出来应战)的“异鸡”,为什么会对一个看似什么都没做的“木鸡”不寒而栗呢?打个照面就望风而逃,它到底看到了什么?它在怕什么?这才是解开整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因此,下面我们就不妨再来看一个更具说服力的例子。这个例子是什么呢?相信聪明的人已经猜到了,没错,这个例子就是《三国演义》中“空城计”,说起历史上实现“无为而治”经典案例形象,除了庄子的“呆若木鸡”外,知名度最高的应该就是诸葛孔明的“空城计”了,只要一提到诸葛亮,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他的得意之作“空城计”,虽然这可能只是根据《三十六计》的相关内容演义出来的一个故事。为什么这个例子更具说服力呢?一则庄子的“呆若木鸡”已被后人玩坏,完全变成一个贬义词,二则庄子只讲了故事的梗概,没讲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内容,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复制性,而《三国演义》的诸葛孔明则是实打实的具体演义,一招一式,一颦一笑皆内涵丰富,因此,当然更被人津津乐道,争相传诵。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95回,是这样演义“空城计”的:“‘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道可道非常道深度解析(道可道非常道)(6)

上兵伐谋,空城计,不战而屈人之兵

翻译成现在的白话文话,意思就是: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但历史上,首先提到诸葛亮使用空城计的是南北朝一个叫做郭冲的人,后被罗贯中改编到小说里。然而《空城计》的兵法策略,却是实实在在的智慧结晶,是实打实的“无为而治”的兵法战略,出自于《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二计,意思是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它是根据我国古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因此,总体上来说“空城计”,就是一种心理战。指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实者实之,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此事虽是小说家演义,其实,中国历史上,真的出现过几个用“空城计”的出色战例。

比如,唐朝的张守圭就用了“空城计”的策略,“不战而屈人之兵”,智退强敌。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仅凭三则电讯就能吓退了准备偷袭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企图摧毁共产党的最高统帅机关的十万国军,成功上演了“空城计”。又比如我们的彭大将军也曾在胡宗南纠集大军向西安古城疯狂反扑,形成四面合围之势的关键时刻上演了一出“空城计”,谈笑风生之间即解了重围。

因此,虽然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大家也都是认同“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说法,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从一些历史的案例或者现实的案例中去窥探它那“若隐若现”的“身影”的,当然也可以像王阳明先生那样更进一步类比现实中的事物,以加深影响和说服力。熟悉王阳明心学的人都知道,其心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而其中“心即理”的说法就很能说明“道”所具有的一些“特性”,所谓“心即理”,就是“心即万物之理”的意思,“心即万物之理”,说白了就是“心即道”的意思。

道可道非常道深度解析(道可道非常道)(7)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因此,阳明先生才进一步阐述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就是他闻名天下的“心学四决”,更是他所追求的人生至高境界,至高到什么程度呢?“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王阳明的“心”可以不动,如果他的心不动,他的心就如一面空明的镜子,别人的“妄动”就会清晰地映照在这面镜子上,而其致命的缺陷就会被王阳明一览无余。结果,王阳明可以随时抓住敌人的漏洞,从而可“随机而动”,不仅可先发制人也可后以制人。而这个“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至境,是不是和“呆若木鸡”当时的临战状态似曾相识,是不是跟当时在城楼上“焚香抚琴”的诸葛亮合而为一。

因此,如果非要用一种实际的事物来形容“道”是什么的话,我个人比较赞同王阳明先生关于“心即理”的说法,如果您有什么其他的、更加贴切的说法,或者其他的、更加接近的类比方式,也请留言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共同进益,谢谢。

上一篇:“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再论“道与术”的综合辩证关系

作者 | 东方既白

十年学“易”一朝悟“道”,首创《以易解老,以老解百家》文化研究新体系。

致力于以周敦颐的《太极图》为基础,系统性揭秘《道德经》所蕴含的

整体思想及其架构体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