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治疗的新观点 专家就肝炎相关问题答疑

新华社厦门7月28日电(记者颜之宏)“面色蜡黄是不是就是肝炎?”“如果没有症状,肝炎需要治疗吗?”“慢性乙肝是否真的会转变为肝癌?”我国的肝炎患者规模庞大,对于肝炎,不少人都有认知误区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为了查证这些关于肝炎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厦门市中医院肝胆胰外科专家尹震宇教授,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慢性肝炎治疗的新观点 专家就肝炎相关问题答疑?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慢性肝炎治疗的新观点 专家就肝炎相关问题答疑

慢性肝炎治疗的新观点 专家就肝炎相关问题答疑

新华社厦门7月28日电(记者颜之宏)“面色蜡黄是不是就是肝炎?”“如果没有症状,肝炎需要治疗吗?”“慢性乙肝是否真的会转变为肝癌?”我国的肝炎患者规模庞大,对于肝炎,不少人都有认知误区。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为了查证这些关于肝炎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厦门市中医院肝胆胰外科专家尹震宇教授。

“面色蜡黄是肝炎的典型症状,但面色蜡黄未必就一定是肝炎。”尹震宇说,引起面色蜡黄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既包括肝炎,也包括贫血、营养不良等问题。当持续出现面色蜡黄的情况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找病因。

还有一些人认为,如果肝炎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就没必要治疗。对于这种说法,尹震宇表示,肝脏的代偿能力很强,有时候虽然肝脏损伤严重,甚至已经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但仍可能表现为“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当症状明显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还有一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感染乙肝病毒后,可表现为不发病,但其自身又不能清除病毒,病毒仍可在肝脏内复制,这就产生了将病毒传染给他人的风险。

那么,当患者罹患慢性乙肝后,是否真的就只有转变为“肝癌患者”这一条路呢?尹震宇说,慢性乙肝患者在自然条件下转变为肝癌的可能性还是较低的,只要患者配合医生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就能够将肝癌的风险降到最低。

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肝脏呢?尹震宇提醒,保护肝脏,要远离五方面的风险因素——一是肥胖,少吃油腻食物,避免难以分解的脂肪在肝脏中堆积,导致脂肪肝,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二是熬夜,长期熬夜会破坏肝脏的代偿功能,对肝脏的损伤极大;三是酗酒,大量饮酒时摄入的酒精给肝脏增加了排毒负担,如果肝脏不能及时解毒,就会出现病变,导致酒精肝、肝硬化、肝癌等;四是抑郁,中医认为,肝主怒,喜条达,主疏泄,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抑郁状态,肝气得不到宣泄,就会对肝脏造成危害;五是药物,绝大多数药物都要经过肝脏来代谢解毒,所以药物会加重肝脏负担,继而引发药物性肝损害,严重的可能引起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来源: 新华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