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发生过的两大瘟疫(欧洲中世纪2500万人死亡的大瘟疫)

新世纪以来,人类在瘟疫面前,不仅可以通过严密的防控方案,避免大面积传播,而且有着科学有效的救治措施,部分国家对瘟疫进行了行之有效的管控,可以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

不过,在医学尚不发达,理念也不先进的700多年前,人类却并没有这样的幸运。一种名为“黑死病”的瘟疫,在当时的欧洲大陆疯狂肆虐了6年,先后夺走了近2500万人的生命。这一数字相当于当时整个欧洲总人口的1/3。

中世纪发生过的两大瘟疫(欧洲中世纪2500万人死亡的大瘟疫)(1)

描绘中世纪黑死病爆发后的画作

中世纪的欧洲,除了王公贵族的宫殿和庄园之外,所有的城市都可以用肮脏不堪来形容。由于基本没有卫生意识,所以城市也基本没有排污系统,居民的生活垃圾与排泄物就直接倒在门前的路上,这无疑是老鼠与各类寄生虫、细菌肆意繁殖滋生的绝佳温床。就这样,当时的欧洲成为了瘟疫爆发的绝佳场所。

中世纪发生过的两大瘟疫(欧洲中世纪2500万人死亡的大瘟疫)(2)

描绘欧洲中世纪街头的画作

1347年,黑海旁边的卡法城被蒙古大军围攻,这些从中亚来到欧洲的蒙古士兵本就染上了新型瘟疫,于是蒙古军队就将染病而死的士兵尸体扔进城内,尸体上的瘟疫通过老鼠很快扩散,这些老鼠四处流窜,登上了准备驶向地中海的商船。商船首先来到了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虽然已经有船员死亡,但由于对瘟疫缺乏认知,所以水手与货物都被允许上岸,不久之后,城里瘟疫弥漫。病人们先开始发烧,然后淋巴结肿大并剧烈的咳嗽,随后皮下开始出现黑斑,手指脚趾坏死,最终在痛苦中死去。这个过程长的一星期,短的连一天都不到。由于病人后期皮肤变黑,黑色实际上也象征忧郁、哀伤与恐惧,所以这种瘟疫被当时的人称为黑死病。由于君士坦丁堡是欧亚大陆的门户,贸易非常繁荣,黑死病就沿着贸易线路快速扩散。

中世纪发生过的两大瘟疫(欧洲中世纪2500万人死亡的大瘟疫)(3)

君士坦丁堡城墙遗址

当年9月,地中海西西里港口迎来了满载货物的商船,这是港口城市最令人兴奋的时刻。在当时,如果能从凶险的远航中归来,就意味着巨大的财富。可是这一次,船上不仅有香料和染料,还有即将夺去无数人类生命的黑死病。黑死病随着船员与船上的老鼠迅速扩散,11月经水路蹦到北部的热那亚和法国地中海港口城市马赛,1348年1月攻破威尼斯和比萨,1348年3月一鼓作气占领了居于意大利中心位置的工商、文化重镇佛罗伦萨。当时的著名作家薄伽丘在著作《十日谈》中写道:佛罗伦萨突然一下子成了人间地狱:行人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倒地而亡;待在家里的人孤独地死去,在尸臭被人闻到前,无人知晓;每天、每小时大批尸体被运到城外;奶牛在城里的大街上乱逛,却看不到人的踪影……黑死病在这些城市秣马厉兵、集中力量,通过陆路、水路,辐射到欧洲的四面八方:

中世纪发生过的两大瘟疫(欧洲中世纪2500万人死亡的大瘟疫)(4)

黑死病扩散路线图

从意大利北部经布伦纳山口到蒂罗尔、克恩腾、施泰尔马克到维也纳;在法国,以马赛为起点,横扫了从普罗旺斯到诺曼底的整个国家,巴黎在1348年8月“陷落”。1348年夏,黑死病找到了进攻英国的突破口——多塞特郡的港口,8月攻克伦敦,次年征服整个英国;1349年初,黑死病从法国的东北部越过莱茵河,5月到巴塞尔、8月法兰克福、11月科隆,1350年抵达汉堡、不来梅、但泽……一座又一座的城市沦陷,成为了一座又一座的死城。黑死病之所以蔓延得如此之快,主要与当时人们的认知极度落后有关。黑死病爆发初期,人们认为这是上帝对人间罪孽的惩罚,只有更加虔诚的祈祷与忏悔才能摆脱瘟疫。人们结伴游行并鞭打自己,企图通过自我体罚的方式减轻人间的罪孽而得到宽恕。随着黑死病的蔓延,人们发现与尸体接触最多的教会人员反而病死的概率最高,于是教会的权威大打折扣。人们束手无策,寄希望于当时著名的放血疗法。放血疗法的理论依据来自古希腊医学之父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体液失衡,恢复平衡的方法有放血、呕吐、拉稀等等。病生得越重,血就放得越多。但这种疗法不仅没有任何帮助,还会使得患者失血过多免疫力大降,甚至引发伤口感染加重病情。满地的污血还更加速了黑死病的传播。当时的医生认为黑死病是由空气传播的,如果不洗澡,那么身上的污垢就会隔绝空气,从而预防黑死病。于是,很多人开始不洗澡,甚至为了让自己的污垢更多,用排泄物洗澡。然而,这更加速了黑死病的传播。

中世纪发生过的两大瘟疫(欧洲中世纪2500万人死亡的大瘟疫)(5)

描绘放血疗法的画作

黑死病的远征又转向北欧与东欧,1353年来到俄罗斯,并结束了它这次触目惊心、血腥之极的征程。6年的时间,欧洲绝大部分地区都损失惨重,即便是偏僻的乡下,也因为大量逃离疫区的流民而没能躲过,只有少数国家和城市幸免于难。而且黑死病并没有完全消失,在之后的数百年内,人类还是遭遇了数次大规模的黑死病。

中世纪发生过的两大瘟疫(欧洲中世纪2500万人死亡的大瘟疫)(6)

中世纪描绘黑死病的画作

直到1894年,耶尔森通过解剖发现了鼠疫杆菌,人们才意识到鼠疫才是黑死病的真面目。随后,经跳蚤叮咬传播、直接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等老鼠、跳蚤、人之间的传播链也终于真相大白。

中世纪发生过的两大瘟疫(欧洲中世纪2500万人死亡的大瘟疫)(7)

鼠疫传播链

1910年,鼠疫由中东铁路经满洲里传入哈尔滨,随后席卷整个东北。当时的清政府任命了一位年仅31岁的人为全权总医官,到东北领导防疫工作。他不避艰险,深入调查研究,并采取了多种科学并有效的防治措施,不到4个月就扑灭了这场震惊中外的鼠疫大流行。清政府授予了他陆军蓝翎军衔及医科进士。他在当时也被国内外誉为防疫科学的权威。1935年他被提名为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候选人,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他的名字,叫做伍连德。

中世纪发生过的两大瘟疫(欧洲中世纪2500万人死亡的大瘟疫)(8)

伍连德

他在1959年出版的自传《鼠疫斗士》的序言中写道:“我曾将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建立,直到国民党统治崩溃,往事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新中国政府的成立,使这个伟大的国家永远幸福繁荣……”1960年1月21日,伍连德逝世,享年82岁。这位无双国士的名字,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