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保稳定促发展(江苏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保稳定促发展(江苏苏州工业园区)(1)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路径上积极探索,以“红色管家”项目为抓手,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常态化、显性化、具象化,有效整合社区多方资源,充分激活内生动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不断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构建“三级联动”工作体系

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从“高站位、高质量、高平台”的发展视角出发,对“红色管家”项目进行整体规划。明确区级层面,由园区工委组织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党组织协助,抽调政治觉悟高、基层经验丰富的同志组建课题组,专职研发项目;街道层面,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的统筹协调作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指导项目推进;社区层面,明确社区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吸纳社区两委、党员骨干、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各方代表组建行动团队,推动项目落地实施。

园区工委组织部出台的《苏州工业园区关于开展“红色管家”项目的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各街道党工委以“红色管家”项目为抓手,强化共建共治共享,构建区域大党建格局。园区明确社区党组织为“红色管家”项目的责任主体,承担着组织动员党员、整合社区资源、解决居民群众诉求的主体职责。各街道党工委根据工作方案,建立了领导班子联系点制度,打通了“红色管家”项目与社区治理、城市管理等重点业务工作的界限和壁垒,使项目推进更好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苏州工业园区保稳定促发展(江苏苏州工业园区)(2)

社区搭建协商自治平台,召开“红色管家”专项会议。

园区工委组织部通过“红色管家”项目加强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将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居民自治组织、驻区单位等基层治理力量凝聚成党建共同体,在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指导成立党支部,将物业党员纳入社区党组织管理范围,加强对表现突出的一线物业员工的党员发展力度,以支部建设推动项目发展。

强化基层治理“主心骨”

园区工委组织部出台《“红色管家”项目负责人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内部选拔的方式明确一名政治素养高、工作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党员社工为所在社区“红色管家”项目负责人,在社区党组织书记的领导下,专职负责项目推进,包括组织动员党员、整合社区资源解决居民诉求,支持引导社区公益组织发展,培育社区正能量文化。目前园区已确定的55名项目负责人中,26人为所在社区党组织副书记。

园区工委组织部在项目推进中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建立“民意收集—响应处理—跟踪督促—评估评价”为路径的工作闭环,打通服务群众的“红色通道”,将“问题在基层发现,困难在基层解决,政策在基层落实,文化在基层生长”的要求落到实处。

东沙湖街道钟南花苑小区车位严重不足,物业和业委会也拿不出解决办法,停车难问题被搁置了好几年。通过推行“红色管家”项目,街道党工委与相关部门党组织进行沟通对接,经过大量的实地勘察,最终拿出了解决方案,解决了停车难问题,受到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园区工委组织部充分发挥“红色管家”项目平台作用,主动整合驻区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的资源和力量,共同为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服务。

苏州工业园区保稳定促发展(江苏苏州工业园区)(3)

园区“红色管家”项目联合园区教育党委启动“红管公益行——千名党员教师进社区”活动。

去年9月,园区“红色管家”项目联合园区教育党委启动“红管公益行——千名党员教师进社区”活动,当月共有17所中小学校的近200名教师走进57个社区,为居民解读教育政策,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开展学业规划指导,活动受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高质量满足“美好生活向往”

园区工委组织部主动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开发了“SIP红色管家”微信公众号(SIP为苏州工业园区英文缩写),居民需要咨询政务事项、反映社情民意、参与社区服务、寻求各类帮助,都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反映,红色管家项目负责人借助“红色通道”进行流转处理。平台运用大数据手段对居民共性需求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截至目前,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为25828名(其中注册居民15336名,注册党员3906名),收集居民诉求1860件,已办结1763件,其中政务类咨询占比36%,物业类诉求占比40%。

苏州工业园区保稳定促发展(江苏苏州工业园区)(4)

居民正在“扫一扫”关注“红色管家”。

园区工委组织部探索在“红色管家”项目中建立社区与物业联动机制,要求社区党组织对物业管理监管做到“补位、到位,但不越位”。社区党组织与小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签订项目三方协议,物业服务企业参与项目的情况与园区物管条线年度考核挂钩,既有利于督促物业提升服务水平,也便于社区党组织统筹资源支持物业开展工作。

湖西街道新加花园是园区最早一批商品住宅小区,建成时间已有20年,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带来的维护成本高和物业费收缴难等问题,导致小区物业管理和业主摩擦越来越多。小区实施“红色管家”项目后,通过定期问题反馈、问题解决良性循环机制,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物业管理老大难问题。

园区工委组织部通过“红色管家”项目做优人才服务,免除人才发展的后顾之忧,先后出台了人才组屋、长租公寓、优租房、专项奖励等政策组合拳,多渠道解决人才需求。

园区的菁华公寓是个优租房小区,居住的对象基本是来园区就业的年轻人。针对这一特点,菁华社区通过“红色管家”项目推出了青春交友会、青春音乐汇、青春公益惠等特色活动,搭建起青年人的交流平台。

园区工委组织部坚持“组织搭台,群众唱戏”,在项目推进中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积极搭建居民自主参与自治、自我价值实现的平台。

苏州工业园区保稳定促发展(江苏苏州工业园区)(5)

月亮湾社工委翰林缘花园打造“惠民小屋”,整合资源开展服务。

月亮湾社工委翰林缘花园比邻大学城,居民中有不少老教授老专家,苏大附一院退休医生陈锡林和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退休医生法锡安夫妇就是其中的代表。社工上门走访时,几位退休医生不约而同地提出来想利用专业特长为居民服务。社区党组织第一时间响应,拿出社区活动用房开办“惠民小屋”,由三位退休医生在每月15、25日下午开展问诊活动,社区还积极链接卫生服务站等辖区医疗机构资源,扩大服务成效。

稿件素材由苏州工业园区工委组织部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