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处机历史真实事迹(丘处机还是邱处机)

康熙版《黄县志·卷一·山水》:“马岭,东南十五里,俗名马岭。”关于“”字,一般的字典上查不到,民国《牟平县志·方言》:“,邱陵曰塂,亦曰。塂、俱音讲。,土字。”也就是说,“塂”与“”是同义的,而“塂”是字典上可以查到的,也是可以用输入法打出来的,所以为方便计,建议用“塂”字代替“”。

丘处机历史真实事迹(丘处机还是邱处机)(1)

耩字是错的,一个协会能把自己的名都写错了,只能呵呵了

“塂”是黄县话常见的一种叫法,“台儿塂”“西塂”之类的地名在黄县随处可见。黄县有句熟语叫“山塂薄地”,“山”指山地,“塂”指丘陵,这两种地貌加起来占了黄县面积的一半左右,缺水少土,耕种不易。马岭塂位于文基镇(现归入兰高镇)地界,是黄县境内最大的一块塂地,南到文姜、大张家,北抵太平庄一带,唐家埠、辇王、岭上孙家、塂下高家、东迟家、沟孙家、前霍家、后霍家……大约二三十个村庄把马岭塂围了一圈。整个马岭塂南北长有十几里,东西宽有五六里,四周都是一马平川的泊地,如此大的一块塂地突兀而起,也不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马岭塂上土层深厚,又没有工厂污染,非常适于耕作,桑葚儿、小米、蔬菜、土鸡等都是有名的特产。黄县集市上经常听到有人吆喝“马岭塂嘞XX”进行售卖。境内也有人呼其为“马蔺塂”,当属讹音,康熙、乾隆、同治三朝的《黄县志》均以“马岭”名之。更有人附会说因塂上盛产马蔺而得名,越发以讹传讹了。

老黄县都知道一句俗语,“走到马岭塂,想起二队儿”,这里面有个典故。马岭塂北面有个村子叫“黄家庄”,黄姓在村子里是坐地户,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村子里黄姓竟然一家都没有了,这黄家庄叫得就有些名不符实。抗日战争期间,欧头孙家修建了一个炮楼,里面有一个老鬼子,领着一小队伪军,这些日伪军闲极无聊就下乡四处扫荡。黄家庄村西有条小河,每次走到这里,日伪军的骡马就四蹄生根,嘶鸣不已,打死也不往前走一步。因为这个缘故,抗战八年,日伪军竟未踏足黄家庄一步,所以解放后村子就改名为“太平庄”。但是北马镇也有个村子叫“太平庄”,两个村子的名字混在一起,经常是该寄到这个太平庄的信件却送到了那个太平庄,后来文基的太平庄就改名叫“东太平庄”,简称“东太平”。话说早年间,有一次发大水,那时也没有什么水利设施,无法疏导洪水,人只好往高的地方跑。东太平跟前守着马岭塂,一村人就往塂上跑,等到了才有人惊呼一声:“坏喽!二队儿哪去喽?”“二队儿”应该是个小孩儿(大人自己会跑),大家着急躲洪水,把孩儿撇炕上喽。从此就有了句俗语“走到马岭塂,想起二队儿来喽”,意思就是“晚儿三秋喽”。还有一种说法,说是马岭塂西面一个村子的闺娘嫁到岭东面一个村子,或者是东面村子的闺娘嫁到西面村子,反正两个村子让马岭塂给隔开了,这个闺娘是个“颟样人”,“颟样”是黄县话特有的词儿,这里“样”轻声减音,“iang”读作“ing”,“白杨”“模样”“风凉”“大娘”都是这样读的。普通话里有“颟顸”一词,意为糊涂而又马虎,颟样包含了这个意思,但又有所发展,颟样人达不到黄县人说的“痴”的程度,但也不是精细人,脑子里就像有盆糨糊,生活在一个混沌的世界里,与一般人不是一个频道,不太晓事理,精神头不足,反应也比较慢,比较迟钝。再加上“生完孩子笨三年”,这种颟样的状况更是雪上加霜,有一次回娘家,走到马岭塂了,才想起忘儿抱“二队儿”——孩子还在炕上睡觉呢。这和上海美术电影厂五十年代拍的木偶电影《胖嫂回娘家》里的胖嫂有得一拼。类似的女性形象在北方有很多故事流传,黄县的这句俗语所反映的只是其中之一。

这两个故事里,“二队儿”一定要带个儿尾,“二队儿”是个人名,“二队”就成生产队了。有人附会这则俗语与李世民征东时带在身边的一队二队有关,实属荒诞无稽,《唐书·本纪》:“贞观十九年二月,伐高丽,皇太子监国于定州。四月,誓师于幽州。五月,次辽泽。六月,大败高丽于安市城东。九月,班师。十月,次营州,皇太子迎谒于临渝关,刻石纪功于汉武台。十一月,飨军于幽州。”可见李世民往返俱未经过黄县。民俗研究中动不动就扯上唐王李世民东征、王母娘娘的洗头盆洗脚盆之类的,实在是有点降低自己的格调。

民国《牟平县志》云“邱陵曰塂”,此处“邱”即“丘”,用“邱”是为避孔圣人的讳。“丘”指因地势而自然形成的土山(人工筑起的高丘称为“京”),《说文》:“丘,土地之高也,非人所为也。”《尔雅·释丘》:“非人为之丘。”郭璞注:“地自然生。”邢昺疏引李巡云:“谓非人力所为,自然生者。”《广雅·释丘》:“小陵曰丘。”王念孙疏证:“《周官·大司徒》注云‘土高曰丘,大阜曰陵’,是丘小于陵也。”曲阜附近有尼丘山,孔子的父母“祷于尼丘得孔子”,故名之为“丘”。“邱”为“丘”加右阝(表城邑),作地名用字,《说文·邑部》:“邱,地名。从邑,丘声。”作为姓氏,“邱”姓大一早是写作“丘”的,丘姓源于姜姓,《通志·氏族略三》:“丘氏,姜姓。太公封于齐而都营丘,其支庶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姓。”金代为避圣讳(有说始于汉代,避讳一事,是中国文化的痼疾,且历代而下,愈演愈烈),丘姓改为“邱”,但执行的并不严格。俞樾《茶香室续钞》卷三引叶名沣《桥西杂记》云:“雍正三年上谕:先师孔子圣讳,理应回避……嗣后除四书五经外,凡遇此字,并加阝为邱,地名亦不改易,但加阝旁,读作期音,庶乎允协。”清代加强思想钳制,很多文字狱因犯讳而兴。直到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之后,部分邱姓才改回来,但仍有一部分保持邱姓,这就造成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家同一个老祖宗,却既有姓丘也有姓邱的。民国《牟平县志》出版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此时距离清帝退位已有二十四年时间,距离卢沟桥事变也只有一年时间,志书里仍把“丘陵”写作“邱陵”,足可见文化的惰性与保守性。这在文化学上称为“文化迟滞”,意指一个文化领域的改变或创新,需要其他文化领域进行调整,因调整而延误的时间,即“文化迟滞”。

补记二:金庸《射雕英雄传》里全真七子之一、杨康的师傅丘处机,号长春子,为登州栖霞人。成吉思汗召见于雪山,尊为神仙,爵“大宗师”,总领道教。《辞海》(第6版)也写作“丘处机”,同时注明“亦作‘邱处机’”。网上有篇似以栖霞史志编辑人员口吻写的请示报告,很有意思:

现今社会上对邱处机之姓写法不一,有的写“丘”,有的写“邱”。地方志编写要求规范和统一,经认真考虑和研究,认为应统一写法,一律用“邱”,理由如下:

1、“丘”为原姓,后被改为“邱”。历史上,“丘”改“邱”共三次,第一次是西汉时期,当时废除百家,独尊儒术,为避孔“丘”讳,朝廷颁诏改“丘”为“邱”。但《元史》作者疏于儒家传统与习俗,仍用“丘”字,有人据此延续至今。第二次是金明昌三年(1192)修曲阜孔庙时,命臣庶回避孔“丘”之名,其域内“丘”姓改为“邱”姓。第三次是雍正三年(1725),这次影响最大、范围最广,雍正帝诏令“丘”改为“邱”姓。

2、北京白云观(中国道教协会驻地)内邱处机灵堂即为“邱祖殿”。

3、栖霞市太虚宫亦是“邱祖殿”,而非“丘祖殿”。

4、栖霞市境内有“邱”姓而无“丘”姓。

5、清代光绪五年《栖霞县志》中亦写作“邱处机”。

为发展栖霞旅游事业,适应新形势要求,规范姓氏用法,《栖霞市志》(1985~2002)已将“丘处机”改为“邱处机”,此建议以请示的形式上报市政府研究, 2010年5月26日,市政府给予批复,同意改“丘处机”为“邱处机”。

事情若是果真如此,就闹大笑话了:封建时代为避圣讳,“丘”改为“邱”;推翻封建统治后,“邱”改回了“丘”;到了二十一世纪,又把“丘”改为“邱”。

丘处机历史真实事迹(丘处机还是邱处机)(2)

丘处机历史真实事迹(丘处机还是邱处机)(3)

这是根本不懂文化脉络的荒唐之举,本末倒置了。我问过栖霞的朋友,他说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比较混乱,现在统一确定为“丘处机”,则是又经过一波拨乱反正了。我上网查了一下,不管是当地传说故事,还是太虚宫旅游景点,确是都写作“丘处机”。这换牌匾跟变脸似的,得花不少钱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