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宣传教育(常德市疾控发布温馨提醒)

我市已进入误采误食野生蘑菇中毒高发期,主要集中在6~7月份发生尤其是致命的剧毒鹅膏菌,由含有鹅膏肽类毒素的鹅膏菌属、盔孢伞属的一些种类组成,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宣传教育?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宣传教育(常德市疾控发布温馨提醒)

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宣传教育

我市已进入误采误食野生蘑菇中毒高发期,主要集中在6~7月份发生。尤其是致命的剧毒鹅膏菌,由含有鹅膏肽类毒素的鹅膏菌属、盔孢伞属的一些种类组成。

在湖南,80%以上的中毒死亡是由鹅膏菌属中的种类所引起。剧毒鹅膏种类有: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淡红鹅膏、裂皮鹅膏,条盖盔孢菌,肉褐鳞环柄菇等。

致命鹅膏

中毒症状明显表现出四个阶段(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和内脏损害期):潜伏期(6-12小时),误食鹅膏菌后,一般发病较慢,6-12小时的潜伏期之后才出现中毒症状;急性胃肠炎期(6-48小时),潜伏期过后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痛、“霍乱型”腹泻等肠胃症状,这个时候的肝功能指标往往是正常的;假愈期(48-72小时),胃肠期过后,症状消失,近似康复,1-2天内无明显易见症状,容易给临床医生和患者造成一个康复的假象,但肝功能酶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胆红素开始上升,肾功能也开始恶化;内脏损害期(72-96小时),假愈期过后,患者重新出现腹痛、带血样腹泻等症状,病情迅速恶化,出现肝功能异常和黄疸,肝肿大,转氨酶急剧上升,严重的高达几千甚至几万,随着这些酶活性的急剧增加,肝肾功能恶化,凝血功能被严重扰乱,引起内出血,最后导致肝、肾、心、脑、肺等器官功能衰竭,5-16天病人死亡。

野生蘑菇由于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一直深受广大百姓喜爱,但因老百姓区分不清食用菌和毒蘑菇,每年因误采误食毒蘑菇导致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

6月下旬,我市桃源县一周内连发三起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7人中毒。其中两起是由剧毒鹅膏所致。经过常德湘雅医院12天精准救治,最严重的71岁女患者于7月5日好转出院。

7月5日,我市鼎城区石板滩又发生一起两家5人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为剧毒鹅膏所致。

常德疾控提醒:不采、不食野生蘑菇,中毒无特效药,误食剧毒蘑菇可致丧命。如果不小心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了,该怎么做?立即就医,同时保留野生蘑菇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误食野生蘑菇中毒后千万不能大意,一定要第一时间及时去医院检查和及时治疗,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凡是误食后潜伏期在6小时以上的,也就是说吃了蘑菇后6小时才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型症状的,一定要及时送至大医院(有蘑菇中毒救治经验)去治疗。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将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来源:常德疾控

来源: 常德市人民政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