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阅读训练计划(在家里也能上好的阅读课)

上周一位娃只有两岁的好朋友问我:

家庭阅读训练计划(在家里也能上好的阅读课)(1)

这文章讲的是一位家长控诉老师让家长教作业改作业,因此愤然退出家长群。

其实换个角度想,老师让我教让我改,那是看得起我,竟然认为这事儿我能胜任。初高中老师肯定就不会冒这个险,那么多科目,一千个家长有一千种教法,分分钟教歪带偏帮倒忙,拖升学率后腿。

那我到底要不要教?

这学期《语文知识能力与训练》里面有这么一道题:

家庭阅读训练计划(在家里也能上好的阅读课)(2)

家庭阅读训练计划(在家里也能上好的阅读课)(3)

这道题小翅不会,后面每一课的阅读题她都不会。会做的小朋友也不要自满,咱最低纲领是高考,最高纲领是日后出口成章、下笔有神哟。

既然不会做,老师到底有没有教怎么做?如果没有,以后会教吗?就算老师教了,她有没有听进去?即使她认真听了,能不能听懂?错了的题老师有讲评吗?

这些都不重要,案子也不必破了。反正如果我不教,她肯定就不会,短期后果是睡不了,长期后果是睡不着。

只好教了。

这种题当然是难不倒那些年被高考虐过的我们,但会做题跟会教二年级小朋友做题是两码事啊。

家庭阅读训练计划(在家里也能上好的阅读课)(4)

家庭阅读训练计划(在家里也能上好的阅读课)(5)

做阅读题的秘诀只有一个,就是“答案尽在文中”,也就是学会在文中找答案。英语阅读理解题同理,换了个语言外壳而已。

这短文中涉及几种技巧:

  1. 识别文章结构 (橙色)
  2. 对应题干,找关键词(红圈)
  3. 找描述细节,理解生词 (蓝色和绿色)

各位看看,二年级小孩要实现从0到1的突破,熟练运用这些技巧,是不是需要大量练习和个性化讲评?一个班几十个孩子,算了吧。老母亲&老父亲擦干眼泪以后,还不是要坚强一点自己上。

《知能》这目前还是比较简单的题目,来看看这一篇:

家庭阅读训练计划(在家里也能上好的阅读课)(6)

这是北大博雅阅读课二年级上里一篇写秋天的文章,比语文课本精彩多了。原因是语文课本是为义务教育而编的,面向社会各阶层的学生 。而作为拓展阅读的教材,必然要拔高一些。

好文章就是这样“布满考点”的。所谓考点,其实就是文章的精妙之处。之所以要考,其实是为了“提示”我们,这儿有好东西,快学了去,依葫芦画瓢用在写作上。

以这篇文章为例,编者问:描绘了几个场景?(大树和小河)。

再问:蝴蝶是什么意思?(“大树落叶了”)

再问:纱巾是什么?(从“纱巾”,到“浪花花”,再到“抱着白鹅摇”,是水波从小到大)

最后问:为什么“天高了,地宽了” (大树高,河儿宽)

编者没有提到的 “一抹金,一抹银”,我们可以再问问小朋友金色银色分别代表什么 (金色的大树,银色的小河)。

正所谓考点从文中来,答案从文中找。

全文围绕大树和小河处处呼应,读起来让人拍案叫绝。只要常常陪着小孩在这样的佳作中熏陶,积累,我想到了高年级就没什么好怕的了。既感受到了生活之美,也点燃了阅读的渴望。题海战术,大可不必。

家庭阅读训练计划(在家里也能上好的阅读课)(7)

这学期小翅学校布置的课外阅读包括《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然而阅读分为泛读和精读,引进的儿童读物显然更适合泛读。在家里,我们可以像上面那样精读,不需要细究,不需要分析,只需要像解谜语一样,美滋滋地欣赏一番就够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