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

皇城古技 燕京八绝

沉稳大气的金漆镶嵌、雕漆

惊艳时光的景泰蓝、花丝

鬼斧神工的玉雕、牙雕

精致华贵的京绣、宫毯

濒临失传的华夏绝技如何传承

皇家之贵器今天走向民间

八绝工艺怎样相互融合

​宝贵的文化财富何以活态传承

王鲁湘带您访问八绝工坊

《文化大观园特献》《燕京八绝》系列

第三集《景泰蓝》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1)

在北京的南二环外,景泰桥往南,有一个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大院,院里有一座20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格的小楼,这里就是北京市珐琅厂。楼里有几个不大的“生产车间”,人们紧张地忙碌着。唯一不同的是,这里没有的工厂轰鸣声,而是十分的安静。很多人并不知道,就是这个普通的房间,几十年来,诞生过无数的国礼珍品,被称为“中国景泰蓝第一家”。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2)

王鲁湘:我经常路过这个南二环,有一个景泰桥对吧?心里头老是想,这个是不是和景泰蓝有关。但是从来没有往这里头走过。今天来到这里头,看到我们北京珐琅厂就在这个景泰路上头,而且这条路的命名其实是因为先有了这个珐琅厂,然后才有这个路和包括桥的这个命名。我觉得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北京城市的共同记忆。那么北京的这种景泰蓝,这样一种掐丝的珐琅工艺,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衣福成:景泰蓝公认的就是600余年的历史。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3)

王鲁湘:景泰我们知道是明代的一个年号是吧?是景泰年。那么蓝是一种颜色,蓝色是吧?那么这种景泰蓝是特指做珐琅的一种蓝的颜色吗?

衣福成:宫廷里头,你看故宫里头是以那种淡蓝的为主,不是那种深蓝。

王鲁湘:不是深蓝。

衣福成:对,基本上你看宫廷都是那种,但是呢它的身上,产品,器形上也有其他颜色,不光是蓝。所以呢,我们现在的统称呢,景泰蓝的釉料就是蓝料。蓝料里头分红白蓝黑等等等等,所以它应该是一个比较综合一点的,不是泛泛的就指蓝颜色。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4)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自从传入中国之后,它的精美华贵,深得明清两代皇帝的喜欢,宫内设有“珐琅作”来制作御用掐丝珐琅。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掐丝珐琅、画珐琅这样的器物只供皇室专享。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5)

衣福成:咱们的故宫里头可能存有六七千件景泰蓝。展出的是极少极少的一部分,它呢统称就是皇家艺术。再有一个方面能够体现出这个东西呢,就是您看咱们国家里头,很多的出土文物是吧?很少能够看见有景泰蓝的陪葬。金银玉然后珍珠或者什么名贵都有。但是绝对没有景泰蓝。所以呢,还就是体现一个就是宫廷御用。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6)

从景泰蓝进入中国起,直到清朝末年,民间才陆续出现了景泰蓝作坊,他们以出口海外为主,生产的景泰蓝在欧美大受欢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景泰蓝受到时局的影响,整个行业岌岌可危。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7)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8)

到1949年时,北京整个景泰蓝行业只剩下60人,这项红极一时的手工艺已经处于濒临失传的的境地。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9)

钟连胜:建国之初这种工艺,真是已经奄奄一息了。所以应该说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些郭沫若,梁思成,林徽因先生,他们倡导抢救恢复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王鲁湘:这些那一代的大知识分子出面,是吧。

钟连胜:对,所以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在清华大学营建系,他们成立了一个工艺美术抢救小组,有几个年轻的老师,莫宗江,高庄,跟着林徽因先生,也是那会儿深入作坊去调研,鼓励那些艺人们,有的真是不行拉黄包车去了。

王鲁湘:他已经活不下去了,散了以后就去改别的,做别的事了,然后再召回来。

钟连胜:所以他们也是鼓励这些小作坊,从事恢复生产。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10)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11)

林徽因钟爱景泰蓝,她描绘景泰蓝有“古玉般温润、锦缎般富丽、宋瓷般自然活泼的特质”。她和梁思成一起在清华大学营建系成立了“工艺美术抢救小组”,从此与景泰蓝结缘。在当时,有一位20出头的小姑娘也加入了这个小组,她就是钱美华。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12)

在林徽因的指导下,美术组为景泰蓝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突破了以往单调的纹饰。林徽因还带着钱美华几人,设计了景泰蓝台灯、敦煌图案丝巾等,作为为赠送贵宾的礼品。郭沫若称“这是新中国第一份国礼”。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13)

王鲁湘:说到景泰蓝工艺的恢复,和它后来的这样一种辉煌,就一定要说到钱美华先生。当年的一个小姑娘,后来成了顶梁柱了。

钟连胜:她当时23岁,跟着林徽因先生。完了之后清华大学院系调整,钱大师就是1956年,进入到北京珐琅厂,她说我就喜欢景泰蓝。所以钱大师就进入基层,是我们1956年,北京珐琅厂公私合营之后,第一任的总工。

王鲁湘:她是属于美术院校科班的人,然后到了我们景泰蓝(厂)这边。

钟连胜:对,所以她钱大师真是,应该新中国成立之后,就是专业知识分子,专业工艺美术设计人员,从事传统工艺的应该是第一人。

林徽因曾对钱美华说“景泰蓝是国宝,不要在新中国失传。”为了这一句嘱托。清华大学毕业后,钱美华主动要求到刚成立不久的北京市珐琅厂工作。

初入工厂的钱美华,见识到了景泰蓝工艺的纷繁复杂。她把车间的每一道工序列出来制成了表。她还到故宫去临摹景泰蓝的图案,从而掌握了传统纹样的规律。

钟连盛:钱先生讲,沈从文先生当时他在故宫搞研究,所以也是给她介绍到故宫去,那个库房里面有很多堆的满满的,景泰蓝的各时期的艺术精品。所以你去可以去很好的临摹,学习。所以钱大师讲,那会儿夏天还好一点带点干粮,带点西红柿,带点水。有时候冬天也是,很冷,库房里边就更冷了。所以也是带点干粮。有时候临摹那个毛笔的笔头都冻上了,哈哈气,接着去临摹。很多的装饰的造型,很多传统非常精美的吉祥文化,吉祥艺术那些装饰图案。所以钱大师真是那会儿非常艰苦。所以也是,为她今后搞景泰蓝艺术创作形成她,前世景泰蓝的这种风格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14)

王鲁湘: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就是这个金杯奖,是吧?

钟连胜:对,1981年,那会儿还是轻工部呢,工艺美术。

王鲁湘:对,首届这个金杯奖的时候,咱们钱美华大师的作品,就获了金杯奖。

钟连胜:对对对。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评比,金杯奖,景泰蓝唯一一个是我们钱大师的这个“周器垒”,所以钱大师的作品,你看她当初学习的经历,那会儿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吉祥文化,她融会贯通。所以她的作品,基本都是比较吉祥图案的那种装饰,福字,寿,蝙蝠,寿字。双鱼,盘缠,所以福寿连年。加上这种红黄色调,非常的有喜庆,吉祥。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15)

上世纪50年代末,钱美华参与了人民大会堂北京厅的装饰设计工作,她设计的景泰蓝方盒、托盘等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周恩来总理看后非常满意,评价其作品“朴实大方”。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16)

衣福成:景泰蓝来讲呢,发展到今天,老艺术家们,我们的前辈们,功不可没。

王鲁湘:离不开他们当时候的那样一种,一定要让中华文化,发扬光大的那样一种理想,那种情操。

衣福成:等于钱美华是退休之后,评选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因为景泰蓝来讲,她绝对是第一人。是最早从事景泰蓝的。但是就那样的话,还经常的骑着车来厂子,设计一些东西,提供一些图案,而且呢岁数高龄了嘛,我们就是厂子让车送,那绝对不用。环保就是骑车。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17)

从1956年建厂至今,北京市珐琅厂已经过去了60多年的历史。时代在变,但是这里始终恪守着传统的制作工艺。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18)

一件景泰蓝的制作,要经历设计、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等数十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极为精细,通常一名工匠,只能掌握其中的一门工艺。而如今,随着对生产的调整,制胎、烧蓝等环节已经挪到离城区较远的地方,在北京市珐琅厂老厂区只保留了设计,以及最关键的掐丝和点蓝环节。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19)

王鲁湘:咱们景泰蓝的那个工艺,咱们看看这一条线,它分几道工序呢?

钟连胜:我们现在这是两个手工环节,掐丝跟点蓝,景泰蓝的制作中的两个工(序)。

王鲁湘:在这个车间里头?

钟连胜:对,我们现在这个技师在进行掐丝。就上边这些图案纹样,我们的技师,她用这个铜丝,也是细的扁铜丝,也是紫铜的。很细,这一根,这是猪皮膘给它膘到一块了,

照着图纸掰,那这很细的钢尖镊子,照着这个图纸不能走样,所有那些花,鸟,结构什么的,您看,好多细小的地方,都掰出来。

王鲁湘:照着这个图纸,严格的把它曲线给掰出来。

钟连胜:对,大小必须得一样。另外你像鸟兽,那人物得特传神,不能简单的窝一铁丝块,皱了吧唧的不行。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20)

景泰蓝掐丝结束后,就是关键的点蓝环节。景泰蓝业内有一句俗话,没有两件完全相同的景泰蓝作品,主要说的就是点蓝这道工序,技师会按照自己的理解赋予每件作品色彩,即使是一样的器物,颜色也会不尽相同。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21)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22)

钟连盛是北京珐琅厂总工艺师,也是景泰蓝技艺的非遗传承人。1978年钟连盛作为国家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代技校生,考进珐琅厂学习美术和景泰蓝设计,至今在厂里已经度过了40多年。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23)

钟连盛:当时因为进厂之后,所以那种印象,那会儿整个还是这行业这个发展,规模还都比较大的时候,发展正红火的时候。那会儿出口创汇(20世纪)七十年代。所以进厂都是真是楼道里边,车间里边,包括厂区院子里边都堆着大的铜胎。完了成批成批的半成品什么的。所以应该说还是工美行业发展最好的时候,进的企业。也通过三年不断学习吧,从设计上那些美术的基础知识,完了到专业设计,包括实习这些主要的工序。所以还是一直喜欢上了。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24)

钟连盛进厂后就跟随钱美华等几位大师,学习图案装饰设计。而这些老一辈员工的匠人之心,也激励着年轻的技师们。

钟连盛:她(钱美华)给我们讲,带领我们老一辈的那些大师们,全国各地去写生,包括到秦始皇兵马俑,不像现在那会儿资料多,包括我们那个兵马战车。我们说现在是我们三十多年镇馆之宝。所以当初他们去,真是现场去临摹。也不让你量尺寸,那会儿相机也很(少),拍照片也很难,很珍贵。所以现场临摹那些造型,大概齐估算它的这种尺寸,反复的来核算。回来之后一点一点的复原,捏泥形,到整个复原的图纸。所以很多的我们当初包括沈阳故宫,故宫里边他们那会儿我们现在留下来,钱大师他们高仿的那些作品,都是这么来的。

钟连盛初进厂的时候,正是珐琅厂最红火的岁月,那时候,传统手工艺品很受国际市场的欢迎,当时珐琅厂的年出口额,有时会高达1000多万美元。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25)

王鲁湘:据说这个当时候一对什么瓶子到这个香港还是到东南亚。

衣福成:到俄罗斯。

王鲁湘:到俄罗斯是吧,可以换回来六辆车。

衣福成:能换几辆车。

王鲁湘:换六辆车。这个很多的国家急需要购买的国外的一些先进的产品什么东西,用到外汇,我们这个就靠这个去换了。

衣福成:在众多的工艺品门类里,外贸出口还是以景泰蓝为主。跟现在一样。现在燕京八绝,四大名旦,牙雕、玉雕、雕漆、景泰蓝,在这当中景泰蓝当时出口创汇也是之首。所以呢我们基本景泰蓝占外贸出口量的三分之二,这么大的比例,三分之二基本都是这样。那会我们大卡车天天就是 不是三间房外贸仓库,就是马连道外贸仓库。就往那拉货,就往那送货,它来支撑这个出口。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26)

如今的北京珐琅厂已经不再满足只生产传统器型,开始不断拓宽着景泰蓝的应用领域。在2014年北京举办“APEC”峰会时,主会场集贤厅里,就加入了景泰蓝的室内设计。甚至景泰蓝还用在了室外喷泉,建筑物内的装饰墙、门把手等。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27)

衣福成:景泰蓝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怕火烧。不怕这个冷热。易于打理,又能够体现出丰富的色彩和这个图案效果。所以咱们,最早呢首都机场的专机楼,用景泰蓝做门口,门拉手,暖气罩等等。再一块就是APEC,雁栖湖APEC主会场集贤厅的景泰蓝斗拱。

王鲁湘:所以这实际上也是我们景泰蓝工艺给自己开辟的一个新的门类或者是一个新的市场。

衣福成:对,这个您说的很对。因为什么呢?咱们呢,珐琅厂作为国家首批非遗。第二个呢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这都是咱们的文化部命名的。怎么样来传承弘扬呢?你光指着说我就生产,我不管别的。那我觉得这个企业不会走长远了。首先呢,你的生产要有市场再一块呢就是开发一些实用品,什么手镯,项链,碗,碟,盘了是吧?牙签桶等等等等,茶叶罐等等等等这些东西,就是为百姓所服务的是吧?这样呢使得我们的景泰蓝制作技艺能够越做越宽。

景泰蓝气势恢宏(燕京八绝)(28)

编辑:王竹、Kyra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