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武则天墓都发现了哪些秘密(武则天墓谜题揭开)

在千百年的历史沿革中,古代帝王的墓地早已大量挖掘出土,关于皇家陵墓的神秘气息被慢慢揭开。

挖掘武则天墓都发现了哪些秘密(武则天墓谜题揭开)(1)

武则天 一代女皇

然而,却有这么一位皇帝与众不同,她既是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唯一的女皇帝,也是陵墓被保存最好的帝王,她被埋葬的乾陵中,至今仍有800吨珍宝深藏地下,等待着被发掘。然而,却鲜有盗墓贼前去骚扰,陵墓仍保持着主体的完整。

挖掘武则天墓都发现了哪些秘密(武则天墓谜题揭开)(2)

乾陵地宫

那么,武则天的陵墓到底为何如此独特?她为何要修建这样一座与众不同的乾陵?在乾陵之中,还有哪些至今未被揭开的谜题?

唯一的女皇

14岁那年,武则天因为“容止美”被唐太宗李世民征召入宫,封为五品才人。不过,入宫后唐太宗就把她给忘了,十二年间她一直保持着才人的身份,从未得到宠幸。

挖掘武则天墓都发现了哪些秘密(武则天墓谜题揭开)(3)

武则天 一代女皇

不仅如此,贞观初年,太白金星屡次在夜空中出现,宫廷内传出了“女主昌”的说法,民间也开始流传“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唐太宗听到这些话之后,对姓武的人十分警惕,也将怒火撒到武则天身上。

不过,后来唐太宗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太子李治逐渐产生了感情,几年后唐太宗便驾崩,虽然武则天循例在长安感业寺当上了尼姑,但她在此期间一直与李治保持着联系。次年唐太宗的忌辰中,两人终于难耐思念之情,李治也顺势将她纳入后宫之中。

重回皇宫的武则天,再也不是当年任人欺辱的小才人,于是便有了“废王立武”一事。

此后数十年中,她一直将权术玩弄于指尖,在宫中的势力越来越大,在丈夫唐高宗李治驾崩后,她利用“二圣临朝”等过渡手段,最终完成了破天荒之举。

天授元年,也就是她67岁那年,武则天称帝,并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为“神都”。

挖掘武则天墓都发现了哪些秘密(武则天墓谜题揭开)(4)

唐高宗 李治

作为千古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政治手腕无疑是极强的,她不仅打击门阀,使皇权大幅集中,还整顿吏治使政治更加清明。

不仅如此,武则天执政时期还十分善于用兵,在与周边各国的局部战争中,拿下了大多数胜利,在位15年间,帝国维持了长期的和平与统一。

不过,如今看来,在武则天的成就之中,乾陵仍是最值得称道的一个。

占地20万亩的墓地

在唐高宗驾崩的前一年,武则天便任命吏部尚书韦待价负责乾陵的工程。在修建时,唐朝正处于国力强盛的时期,万国来朝并非一句空话,唐朝的国库充实、人力充裕,十分适合修建大型陵墓。

挖掘武则天墓都发现了哪些秘密(武则天墓谜题揭开)(5)

唐朝盛世

于是韦待价在武则天的授意下,打算设计一处陵园,也就是后来的乾陵。

乾陵在修建初期,大量参考了唐太宗昭陵的形制,依山而建,十分有气势。

不仅如此,乾陵的修建还创造性地仿照长安城的格局修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还设有青龙、朱雀、玄武和白虎四个正门,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千米,总面积高达20万余亩。

虽然工程浩大,但武则天集全国之力,不到一年时间便将乾陵修建完成,此时恰逢唐高宗驾崩,武则天便将他安葬在这里。

挖掘武则天墓都发现了哪些秘密(武则天墓谜题揭开)(6)

乾陵地宫

后来武则天还下令,自己死后也要葬在乾陵,要知道,古代皇帝、皇后从不合葬,而武则天这一敢开天下先的举动,不仅是独树一帜的,其实也体现了她对唐高宗的确很有感情。

乾陵不仅从外面看起来十分宏大精致,里面的珍宝更是数不胜数。据记载,武则天在驾崩之前曾下达旨意,要将皇宫内三分之一的宝物全部陪葬。

按照她习惯,在墓葬中布置得和生前的宫殿一模一样,还得以防潮、防腐材料覆盖,以便她在墓中仍享受着帝王的待遇。

根据如今的考古发现,武则天墓经过千年的风霜,仍有800吨珍宝埋藏其中,不过,对于考古专家来说,珍宝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则是乾陵中极具神秘色彩的两种建筑——无字碑和无头石像群。

被掩盖的秘密

说起无字碑,大家或许都有所耳闻,然而,对于无字碑的由来,却一直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定论。

有人说,这是武则天好大喜功的表现,她认为自己的功绩远非其他帝王可以企及,用任何文字都难以表达,便拒绝在碑上刻字。

挖掘武则天墓都发现了哪些秘密(武则天墓谜题揭开)(7)

无字碑

也有人说,武则天在称帝的过程中,手段十分狠辣,不仅害死了唐氏众人,还对自己的子嗣下手,她死前自知罪孽深重,害怕遭到众人的唾弃,于是便没有刻字。

如今,更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则是,武则天心里清楚,自己功过相抵,作为唯一的女帝皇,很难直接评价,不妨将功过是非全部交给后人来评定,于是才立下了这座“无字碑”。

不过,虽然无字碑初始一片空白,但在明清时期,大量文人墨客在此题字,甚至还有契丹文写成的《郎君行记》,详细记载了大金皇帝出访的故事,如今看来,这恐怕是无字碑最大的文化价值。

挖掘武则天墓都发现了哪些秘密(武则天墓谜题揭开)(8)

郎君行记

与无字碑迥然不同的是,无头石像群一开始是有头的,武则天修建它们,主要是为了彰显大唐盛世、万国来朝的景象。

因为在唐高宗下葬的时候,有很多少数民族官员、邻国王子和节度使等前来拜祭,见到他们卑躬屈膝的样子,武则天更加感受到了自己的威势。

挖掘武则天墓都发现了哪些秘密(武则天墓谜题揭开)(9)

无头石像

于是下令按照真人大小和仪态修筑了61座石雕,并刻上国别、官职和姓名,称之为“蕃像”。

然而,到了明朝时期,一名外国使节来到乾陵游玩,发现祖宗的雕像竟然给唐朝皇帝守陵,顿时觉得有辱国格,于是他思前想后,最终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他先是每天晚上偷偷溜到石像群附近,发出奇怪的声音,紧接着便跑到庄稼地里,大肆践踏庄稼。第二天一早,在附近农民都很诧异自家作物被毁时,他煽风点火地说,正是这些石像干的好事,它们一到晚上便会成精,破坏庄稼只是个开始,搞不好还会害人。

挖掘武则天墓都发现了哪些秘密(武则天墓谜题揭开)(10)

无头石像

起初,农民将信将疑,这名外国使节又故技重施了几次,终于震慑住了他们,这些农民一气之下,举起火把便冲进了石像群中,对石像肆意毁坏,在外国使节的煽动下,他们还拿出了石斧,逐个斩掉石像的脑袋,这才罢休。

而当年武则天引以为傲的“蕃像”,到底有着怎样的面庞,至今还是一个悬案。

屡次受挫的盗墓贼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能看出来,武则天墓中不仅有着大量珍宝,还保存着极为重要的文物,而这也让古往今来的盗墓者觊觎不已,不过,他们的企图却总是没能得逞。

唐朝末年黄巢之乱爆发时,黄巢便打算盗掘乾陵中的宝藏,他动用了四十万大军,日夜不停地开挖,最终却只挖出一条40米长的大沟,怎么也找不到墓道口,只能作罢,如今那条大沟仍然保留在乾陵上,被称为“黄巢沟”。

挖掘武则天墓都发现了哪些秘密(武则天墓谜题揭开)(11)

黄巢

这条沟也说明了,即便让四十万人参与盗墓也只能无功而返,足见乾陵构造之精巧。

所以,后来虽然偶尔有人跃跃欲试,但最终都知难而退,直到近代以来,人们才重新对乾陵产生兴趣。

民国初期,一个叫作孙连仲的国民党将领便看上了乾陵,他亲自率领一队兵马,打着军事演习的幌子,炸开了墓门旁边的岩石。

可是等他再度动手的时候,诡异的事情却发生了,狂风暴雨从天而降,大量泥土被冲刷,他的军队没办法再前进半步,炸开的岩石也分崩离析,还砸死了几个军人,就这样,孙连仲也悻悻离去,再也没有打乾陵的主意。

挖掘武则天墓都发现了哪些秘密(武则天墓谜题揭开)(12)

孙连仲

1958年,陕西当地的几个农民在放炮炸石的时候,也无意中炸开了墓口,他们很快便将情况汇报给当地政府。

此后不久,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协会”,对乾陵的开掘事项做出了重要指示,在有条不紊地安排下,乾陵的入口被逐渐打开。

正当人们以为可以一窥乾陵全貌的时候,国务院却突然下达命令,中止了这一次发掘。

原来,周总理听到武则天墓被发现后也十分重视,他在详细研究后认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

挖掘武则天墓都发现了哪些秘密(武则天墓谜题揭开)(13)

周恩来 人民的好总理

言下之意,乾陵的开掘得停下来了。

周总理做出这样的批示其实很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一来,我国尚处于建国初期,应当集中力量在工业生产上;二来,乾陵是唐十八陵中唯一未被盗掘的陵墓,理应好好保护起来。

于是国务院再度下发通知,要求“全国帝王陵墓先不要挖”,乾陵的开掘工作正式停止,就这样,如今乾陵仍完好地保存在西安,成了当地的一张名片,中外游客都可以自由前去游览,千古唯一女帝的故事也传颂到了世界各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