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顾客就是上帝(从同志到)

“顾客就是上帝”,是如何火起来的?从“同志”到“上帝”,称呼变了,顾客真的就是上帝吗?

为什么顾客就是上帝(从同志到)(1)

有句俗话,叫“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意思是,没有农业,社会就不稳定;没有工业,国家就不富足;没有商业,人民的经济生活就不活跃。

国家要兴旺,社会要繁荣,工、农、商的发展,缺一不可。商业活动在国人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中国商人,遵循诚信经营,讲究和气生财,确实富裕了不少人。历史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顾客就是上帝”的经营理念(口号)又大火了一把。

“顾客就是上帝”这个口号之所以会在国内大火,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为什么顾客就是上帝(从同志到)(2)

年龄稍长的朋友都知道,在顾客变身“上帝”之前,商业活动的参与者,一律都是被称为“同志”的。那时,由于消灭了私有制经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所有的服务行业都是公营,吃大锅饭,加之物质极度匮乏的实情,就给了服务行业从业者以高高在上的资本与勇气。

在那个时代,营业员对顾客大多是爱理不理,所有的服务行业几乎都是一张冷脸。东西就那么多,话语权在我们手上,你爱卖不卖,纯粹的买方市场。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市场放开了,经营者向公众开放,谁都不能一家独大。为了抓住客户,各种营销手段开始被普遍使用,比如我们所熟悉的“微笑服务”。而“顾客就是上帝”的口号,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其实,“顾客就是上帝”并不是中国商人的发明,而是源自十九世纪一个美国商人的经营理念。

为什么顾客就是上帝(从同志到)(3)

那个美国商人,就是出生于1834年的马歇尔·菲尔德。美国内战期间,马歇尔·菲尔德创立了自己的公司——马歇尔百货公司。与其他百货公司不同的是,马歇尔·菲尔德发明了一套独特的销售理念,就是把顾客置于工作中心的服务思路。

这种思路在现在看来,是理所当然,但是,在19世纪那个现代服务业还不甚发达的时代,这种营销手段自然大获成功,甚至被服务业所接纳成为一种新的准则。

因此,马歇尔·菲尔德提出了自己的顾客观,那就是“顾客永远是对的”。

同时,为了让顾客有着非常舒适的购物体验,马歇尔百货公司还将零售业当时所奉行的顾客自慎,即商品一旦出售概不负责的原则,改为无条件退货。并且,他们还在商店设置凳子等便民设施,让那些在购货时犹豫不决的顾客坐一坐,并建立了休息区,供过于疲劳或者兴奋的顾客稍事休息以便有精力继续采购。这就是现代超市的雏形。

为什么顾客就是上帝(从同志到)(4)

美国内战期间创立的马歇尔百货公司,如今遍布全美有700多家门店,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富。参考学者估测,根据通货膨胀进行调整,他的财富峰值相当于今天的661亿美元。

“顾客永远是对的”又是如何演变成今天国人所熟悉的“顾客就是上帝”的呢?这点与从事服务业的商人无关,而是与一个日本歌手有关——它最早出自日本歌手三波春夫之口。

三波春夫1923年7月出生于日本新泻县三岛郡越路町,红白歌会上的浪曲名人、东京奥运会主题歌《东京五轮音头》的演唱者、34岁出道的大器晚成者。与长谷川一夫、美空云雀并列日本演艺界三大栋梁人之一。

为什么顾客就是上帝(从同志到)(5)

“顾客就是上帝”就是三波春夫于1961年的时候提出的。三波春夫的原话如果直接翻译,应该译作“顾客就是神”。三波春夫此言一出,即惹来争议,媒体将这句话列为“暴发户的拜金主义”的典型。为此三波春夫曾多次解释,说自己这句话的意思是指自己对观众唱歌的时候,就好像是在对神明祈祷一般。

这样的说辞,也被国内的一些相声演员常常挂在嘴边,那就是“观众是衣食父母”说。所以,演出中,人们经常会说出“向我的衣食父母致敬”这样的台词。

三波春夫的“顾客就是神”,不管本意如何,这句话迅速被服务业追捧成为口号,而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中国式意译,“顾客就是上帝”这个说法就产生了。

“上帝”也好,“同志”也罢,名称虽然变了,但是,顾客的身份却永远没变。所以,有些“上帝”会说,自己并没有真正成为上帝,自己的这个上帝当得有点委屈。

口号虽然跟上了,但是有些商家其实并没有真正学会尊重消费者,这套话语的转变仍然缺少尊重。一味地喊“上帝就是对的”恰恰体现了一种“有钱的就是大爷”的拜金风潮。

为什么顾客就是上帝(从同志到)(6)

当然,随着口号的提出,也还真有人把自己当“大爷”的。比如有个名叫赵显娥的韩国女子,就在飞机上扮演了一回上帝。

2014年12月9日,赵显娥乘坐从纽约肯尼迪机场飞往仁川的大韩航空班机,在飞机驶向跑道还未起飞时,赵显娥发现空乘人员给她提供的坚果,没有按规定放在盘子里,而是装在袋子里。她高声喊叫并要求机长将飞机掉头开回登机口,且让该乘务工作负责人下机。”

通常情况下,面对这种唯我独尊、无理取闹的乘客,机务人员都会加以宽慰与安抚,绝不会听之任之,耽误其他乘客的行程。然而这一次,飞机果真返航降落了,无条件地服从了“上帝”赵显娥的无理要求。

赵显娥的无理要求之所以能被满足,并不仅仅因为她是“上帝”,更重要的是,她还有另外一个特殊身份——她是韩国物流企业韩进集团会长、大韩航空会长兼行政总裁赵亮镐的女儿,她本人亦是大韩航空的副社长。

为什么顾客就是上帝(从同志到)(7)

没承想,赵显娥此举引发众怒,很快被“啪啪打脸”。两个月后,赵显娥被韩国法院以违反航路变更及妨碍业务等罪嫌,判处以一年有期徒刑。

服务业对一些过火的举动表现出一种大度、宽容是职业守则与道德修养,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帝们”的过火举动就当然具有合理性。

服务业出售的只是服务,而不是个人的尊严。虽然每个人的职业千差万别,但人与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上帝”并不比服务人员更高贵。

尊重是相互的,任何交易的前提,都要遵循法律和人格上相互尊重的这一准则。所以,做个理性的“上帝”,才是素质与修养的完美体现。

为什么顾客就是上帝(从同志到)(8)

“顾客就是上帝”是一种挺好的服务理念,但这更应该体现在追求服务质量的完美,而非仅仅是低眉顺眼的迁就。

“上帝”们也需要有“人人平等'观念,即便真拿自己当“上帝”也要做一个有素质的“上帝”,大家都有平和、尊重他人的心态,才能营造出“天堂”的和谐。

(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