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会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原创你的感同身受)

情绪要点一: 你无法直接控制情绪

怎么会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原创你的感同身受)(1)

情绪的裂变到底有多厉害?

当一位朋友失业、失恋找你哭诉诉苦时,受到对方情绪感染的你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安慰她,最后俩人抱头痛哭,你为了她的遭遇而产生情绪共情,甚至触发了自己的往事,便开始不由自主的回忆,感慨。事后,对方吐槽完,信心满满准备迎接新生活,可你还在情绪的漩涡中,久久不能平静。

怎么会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原创你的感同身受)(2)

从这个故事来看,对方很轻松的将自己的情绪带给了你,而你也接收的恰如其分,甚至比她还伤心,这就是情绪共情,它注重彼此之间感受和情绪的共振。

可仔细想想,除了情绪上与对方产生共情以外,却没有解决目前的困境。

耶鲁大学教授保罗·布鲁姆在《摆脱共情》一书中告诉我们,共情实际分为两种:情绪共情和认知共情。

情绪共情就是对他人“感同身受”,而认知共情,是指在没有任何情绪传染的情况下,理解他人脑中想法的能力。

认知共情的侧重点在于规避负面情绪的传染,通过理性,理解他人的处境,并能够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对方当时需要的不是陪哭,而是一个可以冷静地帮她分析问题,解决她目前困境的办法的人。比如,了解她事后还有什么顾虑,又或者需要怎么补救。

而不是在她伤心的时候,强迫自己像对方一样悲痛欲绝。

认知共情能力强的人,能明白对方此时最需要、最渴望什么,做什么对对方更好。与情绪共情不同,认知共情是思他人之虑,而非仅仅感他人之受。

情绪要点二: 情绪共情并不能帮你解决问题

怎么会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原创你的感同身受)(3)

情绪共情就像一盏聚光灯,带有偏见且目光短浅,有时会让人只顾眼下,做出一些现在看来好处多多,却不一定能够长久受益的事情。

因为聚光灯只会照亮它所指向的地方,可黯淡的黑夜里除了一束光以外,还有无尽的黑暗,这是共情的局限性。

它会让你认为1 比100 还重要。

情绪要点三: 最容易忽视的一点, 共情也能被人利用

怎么会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原创你的感同身受)(4)

任何能力都是一把双刃剑,既能救人,也能伤人。

因为情绪共情,有多少人因为舆论的压力而遭受网络暴力?

情绪在人群之间相互传染,无暇顾及事情的真相,最后演变成一场暴力,无辜的受害者成为了网络暴力的牺牲品。

我们的情绪中带有愤怒、开心、悲伤,但似乎都缺乏了那么一丝丝的理智。

情绪共情真的能给人带来被关心、被理解的感觉么?

其实不然。

作家伊莱恩·斯卡指出:“情绪共情依赖于每个人都持续不断地自发且慷慨地 ‘想象’ 他人的处境。”

也就是说,一切有可能都是我们想象出来的——我们以为对方很痛苦,以为对方想不开,以为对方…… 更是以为自己可以理解对方,且有能力改变现状。

这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我们因为情绪共情而自我感动,带给别人的或许是加倍的折磨。

如何避免掉入他人情绪的陷阱?

怎么会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原创你的感同身受)(5)

其一,去个人化。

我们无法一时之间提高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分量,但我们可以减弱自己的偏见。

百度公司的李彦宏发表意见的时候,任何人都可以打断并提出自己的质疑。

很多时候,李彦宏的意见都被自己的员工所否定。但这一举动却丝毫不影响他在百度的权威,反而符合他一直倡导的“百度不仅是李彦宏的,更是每一个百度人的理念。”

李彦宏之所以愿意这样做,不把自己摆在最中心的位置,就是为了能够站在与员工平等的位置上,当其他同事提出意见的时候,能够体会到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们的诉求。

只有消除上下级之间的鸿沟,才能更好的提升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做事效率。

其二,考虑对方的考虑,而非仅仅感受对方的感受。

无论是情绪共情还是认知共情,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理解的基础上帮助他人。

既然发心是善良的,就要在帮助前去思考对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遇到问题时,首先要判断的是自己的情绪是不是已经被带跑了?是否仅感受到对方的愤怒或者悲伤?如果是,这就属于“感受别人的感受”,这会让对方不仅感受不到暖意,同时,自己也会心力交瘁,更是帮不上什么忙。

世上有两种共情:一种是面对他人不幸时,心灵焦灼带来的痛苦。

而另一种才是货真价实的同情,即不感情用事、态度明确、充满理智,踏踏实实的去寻找解决办法的共情,才是真正要去追求的。

愿生性善良的你,能够保持清醒,不被情绪共情所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