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雪莉抑郁症发病率(你还敢说自己理解崔雪莉的抑郁症么)

�本文为作者原创,不开放任何授权,请勿随意转载,感谢您的关注�。


崔雪莉抑郁症发病率(你还敢说自己理解崔雪莉的抑郁症么)(1)

这两天,崔雪莉自杀身亡的消息,又把我从不久之前充满爱国斗志的状态打回原形。

至今还记得《明星大侦探》以“无忧客栈”为场景,讲述“微笑抑郁症”的那期主题。

崔雪莉抑郁症发病率(你还敢说自己理解崔雪莉的抑郁症么)(2)

它探讨的是:

为什么那些抑郁症的人,平时看起来一切很完美,而自杀的时候很突然。

实际却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如果抑郁症能像感冒被一眼那么容易被看穿,全球也不会每年都有超过100万人自杀了。单我国国内而言,每年就有近30万人,是西方国家的2~3倍!

看过一部名为《有毒蜂蜜》的电影,唯美的爱情终结于男主的抑郁症,最后留下女主悲痛欲绝。

崔雪莉抑郁症发病率(你还敢说自己理解崔雪莉的抑郁症么)(3)

抑郁是看不见的鬼魅,和感冒一样会传染,传播的代价是“以命换命”—— 某个生命的终结,取而代之的,是最爱TA的人们陷入余生无尽伤痛的炼狱。每一次想起,都是心头滴血的狠毒灼烤。

网上出了不少所谓的自我治疗方式。

比如 —— 看医生、找朋友倾诉、听放松心情的音乐,看积极乐观的书……………

都纯粹是胡扯好嘛!

抑郁症最大的表现就是对一切都没有兴趣!

即使有兴趣,也懒得用智商和情商去了解。

在迟钝和愚昧的大众眼里就变成了“矫情”,或者叫“作”。

由此可见,所谓的感同身受,就是个笑话。从来就没有感同身受,除非经历相等的切肤之痛。即便同为抑郁症患者,致郁的关键因素不尽相同,故而,各人的悲伤也不一定能产生共鸣。

这大概……就是鲁迅笔下所言的“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抑郁症患者最大的“罪”:思想不够迟钝,为人不够市侩。

——————————————

如同此时此刻的我一样。

作为一个刚入职高端美容院的菜鸟,本该努力学习那些美容的知识,像对待高考那样勤奋背诵技能知识,尽快掌握做好为客户服务的准备。

而我却冒着被领导批评的风险,把自己关在空闲的房间里,用手机语音写着关于“抑郁症”的头条文章,做着与职业毫不相关的事。

一个是不得不做,一个是最爱却不能做。

做不得不做的事,并不是为了挑战or突显自己的能力有多强大,而是让自己伪装成看起来完全融入社会,似乎跟大众没有区别的样子。

而最想做和最爱的事,只因无法带来谋生和功成名就的利益,就被周遭人贬低为“不务正业、浪费时间”。

然而,却从来没有一个人想去理解背后的真相:

坚持自己热爱的事,才是真正能抵抗、甚至战胜抑郁症的灵药啊!

习惯隐忍和退让,换来的却是别人的自私,得寸进尺和无尽的疲惫感。

习惯善良的我们,有错吗?

是我们错了,还是这世界本就没有公平?

所谓的公平,也许并不是指人生来平等,而是说一个人有多深的欲念,就要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这件事。

那摆脱不掉抑郁症的人们呢?

只不过是想从地狱出逃,所以才奋力寻找天堂的纯真孩子罢了。

结果,只有少数人逃出生天;

其余的,日渐在亲人不解的责难、朋友异样的眼光、世俗的价值观和为生存而背离初心的选择中,消亡。


大众只会说这些人太傻太懦弱了,不努力和挺过去,怎能看到胜利在望?

因为某些人随随便便一句话,患者们就得多承受几十年内心的煎熬?

嗯………自认足够聪明是吧?

从TA们患病伊始到生命终结这段不算短暂的恶化过程里,为什么不曾察觉和救助?对TA们患病时期的种种异常言行,一味谴责和疏远呢?

抑郁症患者,远比普通人活得更聪慧和通透。

太过通透了,“物极必反,慧极必伤”。

康康下表,细数这些患抑郁症的名人们,你们是否会惊讶呢?

爱伦·坡:代表作《黑猫》、《过早埋葬》、《红死病的假面具》等;

安妮·赖斯:代表作《夜访吸血鬼》等;

马克·吐温: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百万英镑》、《竞选州长》等;

林肯:米国前任总统。

F.S.菲茨杰拉德: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

罗温·艾金森:代表作《憨豆先生》及相关电影;

J·K·罗琳:代表作《哈利·波特》系列;

斯蒂芬·金:代表作《闪灵》、《魔女嘉莉》等。

虽然没有用自杀向世界告别,但其中一部分人的离世,或多或少都源自抑郁症的长期困扰。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文学巨擘,以及颠覆和推进文化艺术发展做出贡献的思想者。

难以想象吧?

能写出不朽经典的“作家”群体,竟会成为抑郁症最喜爱的“猎物”。

而那些书迷和影迷们耳熟能详的作品,皆是在痛苦与绝望中盛放不败的猩红罂粟。

更令人叹惋的是,有更多的无法靠自己挺过抑郁症对精神的侵蚀,而选择突然离世的杰出人士。

崔雪莉抑郁症发病率(你还敢说自己理解崔雪莉的抑郁症么)(4)

1:王国维、老舍、傅雷夫妇、三毛、海子、顾城、杨朔、吴晗等;

崔雪莉抑郁症发病率(你还敢说自己理解崔雪莉的抑郁症么)(5)

2、梵高、莫泊桑、叶塞宁一家、茨威格夫妻、安妮·赛克斯孙、海明威、伍尔夫等;

崔雪莉抑郁症发病率(你还敢说自己理解崔雪莉的抑郁症么)(6)

3、芥川龙之介、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太宰治等;

崔雪莉抑郁症发病率(你还敢说自己理解崔雪莉的抑郁症么)(7)

4、陈琳、张国荣、翁美玲、阮玲玉、安东尼·波登、崔真实及家人、乔任梁等。

尽管长篇大论,可是患上“抑郁症”到底是什么感觉呢?

懂的人满脸悲伤,不懂的人一脸茫然。

果然,有些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皆是错。

所以,如果你真的能“感同身受”,那么我猜……你也经历过灵魂被强行烙印的痛楚,对么?

你有故事,也不需要药物治疗,需要的只是:

一杯咖啡和……

一个静心聆听你说故事的人。


崔雪莉抑郁症发病率(你还敢说自己理解崔雪莉的抑郁症么)(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