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咳嗽的正确处理方法(宝宝感冒咳嗽不要慌)

4个半月的坦克,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感冒,但因为月龄还很小,我坚持给他物理治疗+护理,5天之后,感冒痊愈。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护理小月龄宝宝感冒的经验,希望对各位妈妈有帮助。

发病的症状:

从发现症状的前一天开始,坦克白天哭闹就比较多(平时坦克是个基本不哭闹的宝宝),虽然那时候还没有症状显现出来,但实际上身体已经开始有反应了,之后很快就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的症状,呼吸的时候喉咙有呼噜呼噜的声音,这些都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表现。

宝宝感冒咳嗽的正确处理方法(宝宝感冒咳嗽不要慌)(1)

流鼻涕是最初的症状

虽然症状来得很急很快,但程度并不严重,这也是我坚定不用药的前提。可以物理治疗的症状表现:不发热、咳嗽不剧烈、吃奶睡眠情况比较好、呼吸平顺、精神状态良好。

如果孩子出现哭闹剧烈、哺乳或睡眠时吸气有喉鸣声(也有宝妈形容类似小驴儿叫)、高热、喘息、精神萎靡等症状,还是及早就医比较好。

用毛巾的热气缓解鼻塞带来的不适感

2、如果鼻涕粘稠,可用生理盐水滳鼻,或海盐水喷鼻剂喷鼻;及时清理鼻腔分泌物,可用纸搓成条状清理(最好不要用棉签),或试用吸鼻器清理。

宝宝感冒咳嗽的正确处理方法(宝宝感冒咳嗽不要慌)(2)

用盐水滴鼻一天最好不要超过三次

宝宝感冒咳嗽的正确处理方法(宝宝感冒咳嗽不要慌)(3)

清理鼻腔时一定要动作亲柔

咳嗽有痰:坦克咳嗽不多,但每次咳嗽必有痰。许多妈妈们一听孩子咳嗽就很着急,总想止咳,但实际上咳嗽是身体的一个保护性反射,比如坦克这种呼吸道发生感染,炎症反应或分泌物刺激呼吸道是可以引发咳嗽的,同时,咳嗽有助于清理呼吸道,对病情恢复还有帮助。

喉咙有痰多通过咳嗽反射,小宝宝可以经吞咽或呕吐排痰。宝宝月龄小,感冒后削弱呼吸道正常清除机制,感染易下行累及细支气管,如出现咳嗽、喘息情况,大部分症状轻微也可以自愈,咳嗽症状有时可以持续2-3周。

1、在此前提下,可以让宝宝多喝奶或者温开水(6个月以下不建议喝水),帮助稀释痰液有利于排出。

2、做一个不加药的雾化,这是坦克姥姥想出来的小妙招。雾化主要是适用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药物后,药物可以直接在呼吸道发挥作用。不加药的雾化既能增加呼吸道内水分,又能缓解宝宝鼻腔分泌物过多地状况。

可以在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内(比如浴室)多放些水蒸气,用一个电热水壶,打开上面的盖子,让水一直沸腾,几分钟就可以让蒸汽充满整个浴室。宝宝可在浴室内多待一段时间,湿化呼吸道,这种方法对于缓解宝宝的不适症状很有效。坦克这样做了三天,每天三次,咳嗽有痰的症状基本消失了。

宝宝感冒咳嗽的正确处理方法(宝宝感冒咳嗽不要慌)(4)

在蒸汽室不要超过半小时

但要注意的是,从充满蒸汽的浴室出来之前,要将宝宝头部和身体的汗擦干净,保证其他室内温度与浴室无明显温差。

其他注意事项:

1、注意监测宝宝体温,安静时的呼吸频率,宝宝咳嗽及鼻塞时要仔细、间断地进行哺乳。有时鼻腔呼吸不畅,小宝宝吃奶时会堵住用口呼吸,这时就很容易导致呛奶,咳喘症状易突然加重。

2、哺乳后多抱起拍嗝,防止返呛,特别不要饱腹后,抬高下肢换尿片。

宝宝感冒咳嗽的正确处理方法(宝宝感冒咳嗽不要慌)(5)

鼻塞时很容易呛奶

3、如果家人同时有感冒症状,要勤洗手,避免密切接触宝宝,减少宝宝病原体接触量。这点很重要,因为坦克感冒就是我传染的。所以尤其是妈妈感冒后,一定要戴着口罩再接触宝宝,不要冲宝宝呼吸,不要近距离接触宝宝口鼻!

4. 家中多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注意厨房油烟的排出,家长更不可在室内抽烟,以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为什么轻度感冒不建议用药?

普通感冒的自然病程多7-10天,会有3-5天症状明显期,但大部分都可以自愈。

小宝宝更不建议常规服用感冒药,因为许多感冒药只是起到减少鼻腔充血作用,缓解症状,并不能缩短病程,还有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容易伴随胃肠症状。

另外,不要擅自给小宝宝用一些民间偏方,目前没有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偏方安全有效。

但是,如果宝宝出现发热,对症护理后仍然咳嗽频繁、影响睡眠,出现呼吸急促、费力(监测宝宝体温正常安静时呼吸频率,一呼一吸算一次,每分钟40次以内正常,呼吸费力可表现鼻翼扇动,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吸气时凹陷,口周发青)、喘憋或精神状态不好,奶量减到原来一半以上,需要及时就医,结合医生查体判断,必要时首选雾化治疗,酌情补液、氧疗对症。

宝宝感冒咳嗽的正确处理方法(宝宝感冒咳嗽不要慌)(6)

如果出现高热要及时看医生

经过5天的护理,坦克的感冒已经痊愈,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更多的爸爸妈妈,也希望每个宝宝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