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两个阶段

1、简单商品经济阶段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1)

商品经济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2)

商品经济在奴隶社会有所发展,不占主导地位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3)

商品经济在封建社会有所发展,也不占主导地位

这一阶段的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个体劳动为基础。

2、发达商品经济阶段: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4)

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

此时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雇佣劳动为基础。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它的产生社会条件有两个:

一是存在社会分工

另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5)

以交换为目的的狩猎行为

商品的二因素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6)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的共性。

商品的实用价值是通过交换来满足别人的社会的需要的。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它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性表现:

  •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要获得商品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
  • 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7)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跟“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

商品生产者只有将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给商品购买者,才能取得价值。

统一性表现:

  • 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 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也就是无用之物,就没有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确认为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又分别反映劳动的不同属性,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量的规定两个方面。

  • 价值的质的规定:

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 价值的量的规定:

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价值量是由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

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

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复杂劳动有密切关系。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8)

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

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 一般价值形式
  • 货币形式

货币的五种基本职能:

  • 价值尺度
  • 流通手段
  • 储藏手段
  • 支付手段
  • 世界货币

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更加扩大和加深了。

二、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 价值规律贯穿与商品经济的全部过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

  • 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 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 阻碍技术的进步
  • 导致收入两级分化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9)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其次,私人劳动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及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最后,私人劳动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10)

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四、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11)

上述三个板块内容形成了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它的意义在于:

  • 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 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 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