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魍魉到底什么意思呢(都是些什么东西)

在哲学领域,有这样一个说法,即哲学就是学死中国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说过类似的话:人生最大问题,其实并不在生的问题,而实是死的问题死对于人类来说,实在是天上地下古往今来第一大事,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魑魅魍魉到底什么意思呢?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魑魅魍魉到底什么意思呢(都是些什么东西)

魑魅魍魉到底什么意思呢

在哲学领域,有这样一个说法,即哲学就是学死。中国近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说过类似的话:人生最大问题,其实并不在生的问题,而实是死的问题。死对于人类来说,实在是天上地下古往今来第一大事。

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古国,中国先人对于“死”的问题,当然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在一代代人的不断探索和完善中,一个“死”的世界被完整的建立起来。

其中涉及到的一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人死之后成为了什么,或者说人死之后还会不会存在,如果存在,会以什么形式而存在?

中国古人给出的答案是,人死之后依然会存在,会以“鬼”的形式而存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说:人所归为鬼

许慎认为人死后会变成鬼,并且把这个过程叫做“归”。这其实反映的是中国哲学中的一种天人循环的思想。人的死亡其实是整个世界循环的一个过程,是天地自然运行的一种必然。

当然古人对于鬼的解释不止一种,《礼记·祭法》:庶人庶士无庙,死为鬼。就是说没有宗族,举目无亲的人,死后没有后人祭祀,就会变成鬼魂野鬼。这反映的是周朝礼制建立以来所形成的宗族理念。

《论衡·订鬼》:鬼者,老物之精也。这种说法认为,一些经年日久,年岁过长的生物成精,是为鬼。

虽然中国古代典籍对鬼有很多种解释,但最为大众所接受,也是人民所广为认同的一种说法,鬼是人死后所化,“阴精阳气,聚而成物,神之伸也。魂游魄降,散而为变,鬼之归也。”

在古时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人这种生物,是由“阴精”和“阳气”两部分构成的,即魂魄和肉体。如果两者分离,肉体就会变成死物,魂魄就会化成鬼。由此,也催生出了中国丰富的“鬼”文化。

而在中国鬼文化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成语,魑魅魍魉

根据中国民间传说,魑魅魍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黄帝和蚩尤的决战。黄帝和蚩尤为了战胜对方,各自都请来了许多奇人异士,仙魔精怪。魑魅和魍魉就是蚩尤一方搬来的救兵。

魑魅和魍魉一个长得像屎壳郎,一个长得像蜘蛛,后来被黄帝用鹿角伪装成的龙角制服。

后来魑魅魍魉逐渐成为妖魔鬼怪的代表,《左传·宣公三年》记载:魑魅魍魉,莫能逢之。就是说,一个国家如果遭遇了魑魅魍魉,说明这个国家政治败坏。可见,在人们的观念里,魑魅魍魉是不好的事物。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各类传说的增加,关于魑魅魍魉的说法也越来越多。许慎《说文解字》:魑,鬼也,从鬼,从离。而离在古文中,有山神兽的意思。与魑同音的另一个,螭,意为像龙但是没有角的怪物。所以魑逐渐成为一类鬼神的总称。

在《说文解字》中,魅指的则是老精物。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魅是“百年老鸮”。号称“诗鬼”的唐代诗人李贺,在《神弦曲》有一句: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

鸮,类似于斑鸠,古人认为它是一种祸鸟,人遇到的话就会发生祸事。

《淮南子·览冥训》:其行蹎蹎,其视暝暝,侗然皆得其和,莫知所由生,浮游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可见,魅拥有魅惑的能力,能够使人的神魂产生迷乱。

关于魍魉的说法更多,《说文解字》认为魍魉是山川之精物。《淮南子·览冥训》:浮游,不知所求;魍魉,不知所往。意思是说魍魉来去出入无踪无际,难以察觉,有魅惑的特点。《孔子家语·辩特》:木石之怪夔魍魉。认为魍魉是木石变成的怪物。

而晋朝干宝《搜神记》中记载的魍魉则大有来头:昔颛顼氏有三子,死而为疫鬼:一居江水,为疟鬼;一居若水,为魍魉鬼;一居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鬼。

也就是说,魍魉是三皇五帝之一颛顼三个儿子中的一个,死后居住在若水,被称作魍魉鬼。

此外,上古时期战场上使用的两轮车被叫做“魉”,因此战场上的士兵身死后,成为漂泊不定的游魂,也被称作魉。

总体上来看,魑是指山神兽等力气大的鬼神;魅是指年岁过长且具有魅惑能力的精怪;魍是指没有实体,较为虚幻的鬼怪;魉是指战死沙场的鬼。

中国古代鬼文化所反映的其实是古人对生命的一种思考,体现了古人对未知事物的一种敬畏观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