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小结节二类怎样消掉(一文总结甲状腺危象的识别和急救)

甲亢病情突然加重,出现严重危及患者健康和生命的状态,被称作甲状腺危象,临床虽不常见,但病死率很高。

甲状腺小结节二类怎样消掉(一文总结甲状腺危象的识别和急救)(1)

多数甲状腺危象的发生有一定诱发因素,主要是应激刺激如急性感染、精神刺激、外伤手术、急性心肌(或其他内脏)梗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一旦发生,医生及早正确识别和处理,能大大改善患者预后。

1

什么征兆预示危象发生

1. 患者持续性失眠和显著体重减轻是较早期的征兆之一;

2. 生命体征变化:体温>39°C,脉搏>120次/分,呼吸急促,脉压差增大且不稳定;

3. 原有甲亢症状加重,如严重乏力伴有高度兴奋、烦躁、多汗、呕吐、腹泻等;

甲状腺小结节二类怎样消掉(一文总结甲状腺危象的识别和急救)(2)

4. 血清T3、FT3较T4、FT4、TSH增高明显;

5. 治疗过程中骤停肾上腺皮质激素;

6. 合并症的症状突然加重,如阵发性房颤频繁发作等;

7. 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血症等。

2

如何进行对症处理

1. 高热的处理

高热是甲状腺危象的特征表现,是与重症甲亢的重要鉴别点。患者常体温>39℃,皮肤潮红,大汗淋漓,要及时进行降温处理,将体温控制在37℃左右,以免加重脑耗氧量。

进行物理降温如冰帽、冰袋、酒精擦浴等,必要时用降温毯、退热药,避免使用乙酰水杨酸类药物,因其可使游离T3和T4水平升高,严重者对其实施人工冬眠疗法效果更好。

密切观察患者体温下降情况,防止体温骤降而发生虚脱。

2. 脱水的处理

患者会因高热、呕吐、腹泻等造成体液大量丢失,引起血容量不足,因此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溶液是治疗甲状腺危象的重要措施。

迅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留置通道,一条输入冬眠合剂,用微泵泵入,24h维持,其他输液通道输入大剂量激素和补液。每日补充液体量应在3000~6000mL,心衰时要控制输液速度与总量,必要时根据中心静脉压。

甲状腺危象患者大多伴有心功能不全,滴速不宜太快,以免加重心脏负荷。

甲状腺小结节二类怎样消掉(一文总结甲状腺危象的识别和急救)(3)

3. 电解质平衡失调的处理

因患者恶心、腹泻、呕吐极其严重,造成体液大量丢失,可引起血容量不足、电解质紊乱等,补液过程中常出现低血钾和低血钠等。

补钾可依据缺钾的轻重给予口服或静脉点滴,点滴速度不宜过快,浓度不宜太大,1小时输入氯化钾不超过 1g,补钾时要注意患者的尿量,严格把握见尿补钾原则。

有的患者发生低血镁及低血磷,也应注意纠正。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及瞳孔等变化,定期抽血查电解质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注意皮肤、黏膜弹性及尿量变化。

4. 缺氧的处理

对患者进行鼻导管或面罩给氧,6~8L/min,减轻组织缺氧。舌后坠时及时用舌钳拉出,可放置口咽通气管,必要时进行气管切开。

严重肺部感染者应用呼吸机改善肺功能,防止呼吸衰竭,并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烦躁、抽搐时可用镇静剂。

3

常用什么对因治疗

1. 首选大剂量的抗甲状腺药物,如丙基硫氧嘧啶每日600~1200mg,或他巴唑60~100mg,分4~6次口服或胃管鼻饲,以抑制甲状腺素合成;

2. 上述药物应用1小时后即以无机碘如静滴碘化钠1~3g/天或复方碘溶液30滴口服,以后每6小时一次,以抑制甲状腺素释放。

须注意,一旦病情控制,尽早减量,否则危象控制后甲亢却难以控制;

3. 应用β受体阻滞剂以抑制甲状腺素作用于周围组织的甲状腺受体,从而迅速消除症状。如静注心得安2~10mg,见效后改为每4~8小时口服40~80mg,也可用利血平1~2g/次,每6~8小时肌肉注射一次;

甲状腺小结节二类怎样消掉(一文总结甲状腺危象的识别和急救)(4)

4. 积极去除诱因、抗感染、镇静(如安定、异丙嗪)、降温(物理或药物降温)、吸氧、补充足量液体、纠正电解质紊乱、补充营养(葡萄糖及维生素),有条件可试用换血法或透析法以迅速消除血中过多的甲状腺激素;

5. 对高热或伴有休克的患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可较快控制病情。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免疫,抑制甲状腺对碘的摄取,加速碘从肾脏清除,抑制下丘脑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的合成和释放,减低垂体对TRH的反应,从而抑制甲状腺的功能。

一般氢化可的松200~300mg,也可用相当量的强的松、地塞米松等。待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至停用。

4

急救时还应注意什么

1. 避免新的精神刺激;

2. 不随意停用抗甲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

3. 出现合并症时给予相应处理;

4. 心得安对哮喘者应禁用。糖尿病患者慎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利血平时注意观察血压,病情好转后注意防止直立性低血压。

甲状腺小结节二类怎样消掉(一文总结甲状腺危象的识别和急救)(5)

甲状腺危象多在治疗后1~2天内好转,1周内恢复。治疗最初3天是抢救的关键时期,危象恢复后,碘剂及皮质醇可逐渐减药、停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