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谈成功的三大特点(如何找到2023年信心的那根引线)

顶端新闻首席记者 杨桂芳

遇见2023,找到信心的引线有哪些?2022年12月30日晚,预见2023·吴晓波年终秀开播,顶端新闻作为合作媒体进行全程直播。

在直播中,吴晓波给出了八条引线。

第一条:双核时代,各自爬山。

吴晓波谈成功的三大特点(如何找到2023年信心的那根引线)(1)

中美经济、企业、产业等的对比,在当下受到关注。吴晓波认为,双核时代是一个共生共荣共进的时代,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公司特别中国的互联网平台公司,正在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

要重新思考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在新型基础设施建构方面,每家公司都在非常努力地进行创新和投入。希望在2023年,相关政府部门、舆论界、学界,能够重新定义和理解互联网平台公司,意识到在中国当前以及未来10年、20年,它们在中国产业经济中所具有的创新价值以及将会承担许多的创新责任。

第二条:智能工厂,雨后春笋。

从一块钢板到洗衣机,需要多长时间?海尔洗衣机工厂给出的答案是38分钟。

一家重型装备企业需要多少科技人员?给出的答案是在2022年底研发工程师有12251人,一线蓝领企业是14576人。未来到2025年,研发工程将达到3万人,而蓝领工人数据会大幅降低至3千人。

一家年产360万张床垫的工厂需要多少人?慕斯寝具工厂给出的答案是50人。

空调工厂除了生产模具,还能不能制造生产模具的机床?4年前格力空调工厂的机床有90%国外引进,2022年这个工厂的机床70%完成了国产化替代。

吴晓波认为,中国智能工厂未来将雨后春笋,并具有四个特点:举国效应带来规模化创新、生产智能推动生产线革命、制造深化切入核心零部件、科技储备形成多点化创新。

第三条:能源战场,换道超越。

在2022年的产业经济中,新能源产业,几乎是唯一的产业亮点。无论是风电、光伏、储能,还是新能源汽车发展,都出现了亮眼增幅。

在2021年的时候,中国乘用车销量是美国、日本、印度、韩国的总和还要多。进入2022年,全球每卖出10辆新能源汽车中国占6辆,中国每卖出10辆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占3辆。比亚迪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销量第一,中国市场高端新能源汽车极氪的销量是宝马、奔驰、奥迪的总和。

吴晓波认为,2021年的时候在汽车行业,中国还是只是弯道超越,进入2022年,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实现了换道超越,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属于中国企业。

吴晓波谈成功的三大特点(如何找到2023年信心的那根引线)(2)

第四条:中国的隐形冠军,会超过德国。

赫尔曼·西蒙发现,支撑德国成为外贸大国的,不是大型企业,反而是隐形冠军企业。

未来2-3年内,中国的隐形冠军会超过德国吗?吴晓波提到自己和赫尔曼·西蒙的一次对话,但西蒙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在吴晓波看来,中国制造业金字塔已经形成:42家灯塔工厂(全球114家,该评选由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评出),89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6万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4万多家地市级专精特新企业,400个产业集群基地,600万计的中小工厂。这些,构筑了中国经济的底盘。

中国隐形冠军具有什么特征?吴晓波认为它们有四个特点:中国创业者的草根时代已经结束,而今创业者素质大幅提升,有96.8%创业者具有大专以上学历,40%以上创业者为研究生学历;另外,产业集群抱团发力,有48%的企业集中在20个制造业产业带中;除此之外,还有应用驱动国产替代,资本赋能加速孵化两个特征。

吴晓波谈成功的三大特点(如何找到2023年信心的那根引线)(3)

第五条:长期主义,率先复苏。

吴晓波认为,中国产业的投机主义消失,进入2023年以后,中国商业世界将永久属于长期主义者。长期主义者有三个法宝:专注一个赛道、二是专注技术,三是专注审美。

比如“中国高尔夫服饰第一股”比音勒芬,在20年波澜不惊的增长曲线中,懂得坚持是核心要义。京东也是一个专注长期主义的企业,京东的“三毛五理论”、“十节甘蔗理论”,成就了平台和家电品牌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六条:数字人大战直播间。

当下,人们对数字人已经不再觉得特别稀奇,因为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不少数字人。但实际上从2021年8月黄仁勋发布会的数字人“黄仁勋”引发“真假黄仁勋”刷屏社交网站,到而今数字人开始不断出现,这之间只经过了不到16个月时间,尤其是数字人制作的价格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从当时的惊人数字,到而今几乎千元可得。

吴晓波认为,进入2023年,每家公司都可能需要一个数字人。

第七条:M型社会,悄然来临。

何为M型社会?日本就经历过这样的阶段。

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家、经济评论家大前研一评价这个阶段为:社会正逐渐形成一种双峰结构,高收入和低收入阶层各居两端,并且距离拉大,中产阶层向下沉沦,如同M型一般。

中国会不会滑向M型社会?吴晓波认为,M型社会形成需要少子老年化、高储蓄率、长期货币增发和阶层板结四个特征。对于中产和新中产来说,进入2023年,优化资产结构是大家的第一任务。

第八条:树根经济,信心中国。

一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民营企业有362家,占比超过72%;中国新经济500强中有422家民营企业,占比84.4%;在A股上市公司中民营企业有3168家,占比达到63%。

从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广东、山东等东南五省一市来看,民营经济占当地GDP的比重都超过了50%。

吴晓波认为,我们已不再是“草根”时代。进入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正成为下半场中国的“树根经济”。民企强则中国强,民营经济有信心,中国经济就有信心。

吴晓波谈成功的三大特点(如何找到2023年信心的那根引线)(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