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里的小妖怪(怪物的午后与骷髅幻戏图)

识音律能辨万物之声

立于琴头

历史故事里的小妖怪(怪物的午后与骷髅幻戏图)(1)

前段时间,在机场发现了一本奇书。

是一个叫武田雅哉的日本人写的,叫《构造另一个宇宙——中国人的传统时空思维》。作者是一个喜欢“怪异文化”的人。

这本书开篇讲了中国南朝诗人吴均《续齐谐记》中的一个故事:说在阳羡(今江苏宜兴旧称),有一个当地男子用笼子装了两只鹅,在山中行走。路上碰到一个书生,说自己脚痛无法行走,请求在装鹅笼中栖息一程。

说完书生就钻进鹅笼,“笼子没变大,书生也没变小,两只鹅也平稳端坐其中”。此人就背着他们继续走,而后,书生出来要请他喝酒,从口里拿出铜箱和佳肴...旅途结束后,书生送给他一个铜盘,就离开了。

1.宇宙蛋与“昆仑”

书从最原始的宇宙起源讲起:

关于盘古把混沌劈开,清、轻的物质上升,浊、重的物质下降。这就是中国最古老的盖天说;

浑天说则主张,宇宙浑圆如鸡蛋,大地飘浮其中如蛋黄,让大地飘浮的物质就是水;

宣夜说,则为开放宇宙论。“宣夜”,即“彻夜观测天文”之意。

历史故事里的小妖怪(怪物的午后与骷髅幻戏图)(2)

这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提到了“作为宇宙论的庭院学”,讲到了《红楼梦》里贾宝玉巡游大观园,流连于那些叫“有凤来仪”、“曲径通幽”的各个建筑里,其实是“模仿神创造宇宙的行为”。

在庭院学上,圆形的门,被称为“园洞门”。

它显然有更加宇宙观的含义。

2.怪物的午后

中国最古老的妖怪志,是汉代成书的《山海经》。其中有四句:“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山海经》这不古代怪物图鉴中所列举的异形动植物,不只是对人造成无邪以及会袭击旅人的坏家伙,往往还是被人类吃掉的怪物。《山海经》还清楚记载了吃什么怪物会有什么效果。”

“《山海经》第一卷《南山经》说,吃了外形如狸的野兽,就不会心生嫉妒;吃了鱼身蛇尾的怪物,不但皮肤不会溃烂,还能治痤疮...这明明是一本怪物志,为什么写得像食物志呢?”

历史故事里的小妖怪(怪物的午后与骷髅幻戏图)(3)

我想起来前段时间在豆瓣看到的一个帖子:

囚牛 龙蛇交配,生性温和,听觉灵敏,识音律能辨万物之声,立于琴头

睚眦 龙豹交配,生性好杀,刚烈勇猛,镇压邪祟

嘲风 龙猫交配, 生性冒险 ,喜登高望远,中国十大神兽之一

蒲牢 龙蛟交配,喜鸣叫嘶吼,声如钟磬,匍于洪钟之顶

狻猊(suān ní)龙麒麟配,身如雄狮,威严貌丑 ,喜香火伴佛清秀

霸下 龙龟交配,行动迟缓 喜驮巨石

......

也不知道是何出处,觉得有意思就记下来了。

3.骷髅幻戏图

这本书除了奇谈,还有一些对于中国古时怪异志的挖掘,比如南宋画家李嵩的这幅《骷髅幻戏图》。

画中左边是一位少女和一个孩童,右边则是一个妇人抱着孩子和一具骷髅,能看出来,这具骷髅正引诱着那个孩子过来,而少女试图阻止他。

这幅图的文献据作者所说并不多,一般都说画中隐含了一些老庄和佛教的学说。

历史故事里的小妖怪(怪物的午后与骷髅幻戏图)(4)

作者在后面写的评述也很有意思:“这幅画中静谧的空间,正是连接《聊斋志异》里的世界的空间,也是飘移在现实世界和另一世界的阴阳之境。画中空间所描绘的人物,全都见不到恐怖可怕的表情。在绘画的世界里,中国人几乎不画恐怖的表情。在并非不合常理的阴阳之境,由笑嘻嘻的孩童和少女所构成的静止时间,对我来说非常恐怖。”

这样的视角看起来很有意思,大概日本人不了解,恐怖的最高境界大概就是没有任何表情,平铺直叙之下的深壑才有其意味深长的回音。

文 明星辰

图 来自《构造另一个宇宙》插图

其中有部分内容引自上述这本书

-感谢阅读-

关于吹手

收集世界上的

怪人 边缘人 异形者

这些歪歪扭扭的苹果比较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