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无证能跑吗(300块就能找人解决网约车资格审查)

2018年5月18日讯,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网上约车,约来的却不是平台APP显示的车型和车牌。当前网约车市场,司机、车辆甚至某些网约车平台没有运营资质的乱象频现,严重影响乘客安全和合法权益。各级主管部门连声“严管”,但没资质的网约车屡禁不绝。为何会造成如此现状?记者展开了调查。

网约车无证能跑吗(300块就能找人解决网约车资格审查)(1)

9535和54万

9535和54万,前者是上海市交通委日前公布的上海已获得网约车从业资格的人数,后者是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上海市综合交通运行年报》中显示的网约车日均客运乘次。这两个数据意味着,上海所有拥有资质的网约车从业者每天24小时不吃不喝不睡,每25分钟要接一单。

“我打的网约车,感觉至少三四成是‘马甲车’。”上海市民邓女士说。“马甲车”是指实际车牌号与平台上显示的车牌号不同的网约车,在要求网约车必须拥有本地车牌的上海等地,“马甲车”在网约车市场占有率很大。

处罚与违法所得的概率博弈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会长王丽梅表示,网约车、司机、平台三方是分开的,司机可以以个人名义向交通主管部门申请取得许可证,而传统出租车司机必须通过出租车公司申请证照。但是,即使是合格的司机和车辆,在没有资质的网约车平台上接单,依然属于违法运营。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交通执法部门主要通过日常执法或市民举报查处没资质的网约车车辆和驾驶员,效率较低。此外,没有资质的网约车从业人员和平台的违法成本过低也是其屡禁不绝的原因。

今年4月,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因查处多起平台上发生的违法经营行为,对滴滴出行和美团打车各罚款10万元。“10万元罚款对于资本雄厚的网约车平台企业来说根本不是事。”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副处长马斐说,针对屡教不改、多次违规的平台企业,希望从国家层面形成综合监管的机制,而且监管要有一定震慑作用。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认为,对于网约车违法、违规经营行为,需要线上、线下采取综合处置手段,不能简单罚款了之甚至以罚代管,否则就成了一种处罚与违法所得的概率博弈。

线上监管是关键

网约车无证能跑吗(300块就能找人解决网约车资格审查)(2)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城市交通管理处处长孟秋表示,截至目前,已有25个省份、206个城市出台了网约车实施细则,60个城市已公开征求意见。目前已有70余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在部分城市获得经营许可。截至今年2月底,各地共发放网约车车辆运输证14万多本,网约车驾驶员证23万多本。总的来看,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进展顺利。但仍存在非法经营、不公平竞争、乘客合法权益和安全受到侵害等诸多问题。

“不能发完许可证就算完事,还必须对被许可人的相关活动进行制度化的检查,监督其依法从事被许可事项的活动。”暨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文静说,线上监管才是规范网约车经营秩序的关键。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李燕霞表示,国家出台的网约车暂行条例规定明确,政府和平台公司要实现信息共享,但并未规定相关责任。实际上网约车平台不报送信息、报送信息不实的情形大量存在。如何实现平台企业与政府监管平台数据共享,是亟待破解的难题。

李燕霞说,目前集中推行的三种信息信用监管方式有违法事实公布、行政“黑名单”和失信联合惩戒。应当尽快建立健全网约车经营服务诚信监管机制,对网约车平台公司、驾驶员建立诚信记录,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实施联合惩戒,真正做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据新华社

来源:北京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