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考如何准备(请问应该怎么安排每个月的学习内容呢)

没什么毛病,该有的也都有。我当时备考差不多准备了四个月左右,最后行测77.6申论80上岸了税务局。说说我的备考过程,给你补充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吧。

1. 书籍资料

行测的教材有中公的大红本、华图的模块宝典和粉笔的行测的思维。大体都是介绍行测五个模块的题型知识点和例题讲解,配些对应的练习题。我买的是华图模块宝典,主要是量大管够,通过教材的学习,先对行测和申论有个认知和基础。

第一次国考如何准备(请问应该怎么安排每个月的学习内容呢)(1)

看教材并不是大概看看知道行测考啥就完事儿了。在看的过程中,还要对每个模块进行梳理,做一个框架笔记。做到在滤过一遍书之后,大脑能记忆起每个模块知识点的架构和常用做题方法。其中行测的常识可以暂且放下,不用花时间在这个上面。

2. 网课

过了一遍教材之后,系统地对各模块的复习才算真正的开始。

网课还是首推阿甘上岸说,行测正确率想达到80%以上,阿甘的解题技巧必须搭着刷题完全掌握。

看这个课的目的是把老师讲的方法给练熟学会。啥时候能达到看题的空判断出用哪个方式代入就算学到极致了。同样是做题,同样的时间,人家做了二十道题的时间,你才做了十道题,就算你把这十道题全做对,意义也不大了。像资料这块,把阿甘的关键词和估算学明白之后,几十秒一道题不是问题。把每个模块都掌握到位,行测保底就能有个70分了。

第一次国考如何准备(请问应该怎么安排每个月的学习内容呢)(2)

3. 专项练习、真题练习

不管考国考还是省考,国考省考的真题都要买,不要买模拟题。在看网课的时候,可以配搭着模块练习题。最好是买和教材配套的练习题,我刷的是华图考前必做1000题。

第一次国考如何准备(请问应该怎么安排每个月的学习内容呢)(3)

通过做练习题对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实质性的检验,看哪里做题比较费劲正确率比较低,就进行哪个模块的专项训练。直到这个模块有提升,再进行下一个模块。

真题也要利用起来了,同步整理真题错题和模块的盲区。判断自己的擅长部分和薄弱部分,然后对薄弱部分进行知识点的巩固和专项练习。做题注意注意把控时间,很多人都对练习的时间不以为意,认为又不是考试没必要这么紧张。这是不对的,等考试的时候就知道时间有多紧了,那时候就只有后悔了呀。

4. 粉笔app、人民日报app

这些线上的学习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粉笔app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刷题,也可以参加线上模考大赛。平时要积累申论素材的话可以去人民日报app看看,有电子报纸和很多优秀文章可以学习。

{整体备考时间安排}

对于复习时间,我建议是三个月以上,这样会复习的比较扎实一些。如果时间很紧的话,可以直接刷题,总结错题和解题方法。根据自身的复习时间适当调整各阶段时间分配,具体时间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1. 大体过一遍教材(15天)

这一步主要针对第一次准备公考没有基础的人。开始前先完完整整做一套真题,然后对这套真题总结一下,看看疑惑的地方,找到自己偏爱的地方或是比较擅长的部分。

2. 听网课视频,做专项训练(45天)

选择好网课后,跟着视频来学习。根据网课的模块划分,做好时间比例分配。可以按资料分析、判断推理>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常识的比重安排。听课的笔记一定要记好,听完课之后结合笔记讲义消化知识。

在每学习一个模块之后,一定要做配套的模块练习。并对模块练习中的典型题、错题和盲区进行总结整理,将总结的方法、公式整理到错题本上。

3. 全真模拟,总结错题配专项训练(15天)

已经对行测进行完知识点学习和刷题总结,用三天时间进行几套真题的卡点模拟,然后对这几次真题模拟的情况总结分析,发现自己薄弱的地方进行再一次的知识点回顾,学习一遍后再进行专项练习。

第一次国考如何准备(请问应该怎么安排每个月的学习内容呢)(4)

4. 阶段总结(5天)

接下来是对基础阶段和刷题阶段的复盘式总结阶段。这时候可以抛开以往的笔记,采用回忆的方式,将所有模块的知识从头到尾认真串联。形成做题的思维逻辑导图,将解题思路幻化为自己的做题步骤,加速做题效率。坚持每天练习,及时总结错题,避免题目设置的陷阱,做到对题目得心应手。

5. 最后冲刺(10天)

最后的冲刺阶段每天全真模拟一套真题,行测和申论都要做。做完真题要总结分析,结合错题集和笔记,对典型的、常出错、常忽略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巩固。考试前一定要每天都做,保持题感把握住最后的提分时间。

怎么确定行测做题顺序

1. 难度方面:最好从简到难。刚开始上手做题,如果上来就是比较难的,很容易产生畏惧的心理。

2. 喜好方面:看看有没有自己特别喜欢的模块,偏好优先进行作答。在刷题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擅长和薄弱的部分,擅长部分要保证正确率的情况下提升速度,做到正确率和时间共同保证。

根据自己的喜好、速度作为顺序,可以让自己有个放松的开端。比如我就很喜欢做资料分析题,做卷子时我会先翻到后面的资料分析,做完再翻回来。

3. 也可以除去数量,按照试卷的顺序,全部做完后涂答题卡,最后还有时间的话就做数量关系模块。这个顺序也是大部分人做的顺序,中规中矩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备考建议

1. 摆正心态。从第一遍看教材,再听网课,再到做题。这个过程是煎熬的,有时候很容易坚持不下去。每个考试其实都是枯燥、艰辛的,都要经历一步一走一坑这个过程。备考期间必然有压力,但一定要保持一个稳定自信的心态,脚踏实地的学习,坚持到最后。

2. 刷题一定要总结。在备考前期可能会又有人直接泡进刷题里面去,刷题刷的给自己都感动了,但并没有掌握住做题方法。这就要求在做题时一定要对做过的题进行总结归纳,掌握住每个题型的解题逻辑和解题技巧。

第一次国考如何准备(请问应该怎么安排每个月的学习内容呢)(5)

3. 忽略薄弱部分和常识模块。这是在行测复习中常常犯的错误。通过刷题的正确率和速度,可以发现自己喜欢哪个模块擅长哪个模块,对哪个地方比较弱不开窍。这时候一定不要忽略薄弱的地方,不要拖着等到后面再说,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我的数量模块超级超级弱,弱到15道题能错13个。当时备考时也没有把它放在后面,而是放在中期。一点一点看书听课做题,一题一题的练。最后考试没全对,也拿到了大部分的分。

4. 网上别人的备考计划可以参考,但不一定要照搬。每个人学习进度不一样,不要把自己束缚起来。其实把各个模块基础过一遍,心中就有清晰的方向了。该查缺补漏哪个模块,每个人的学习情况是不一样的,对各个模块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

5. 日常积累很重要。常识这个模块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通过日常做题的积累来提升。平时在生活中多多关注时事热点,包括每天的新闻联播,国家领导人讲话。

推荐喜马拉雅公考面试找暖姐,讲的有专门的申论材料。听了还要记在心中,不要听过就忘了,对面试的积累也有帮助哟。从决定考试的那天就去关注这些东西,每天积累一点点。

面试

最后是面试,其实就是申论考试的语言表达形式。考的不仅是答题思路,还有口头表达和临场心理素质。

口头表达和心理素质短期内很难提高,这和过去的经历和性格有关系。那种特别能说的人就不用说了,不用练也可以,只需要背背回答模板和回答技巧。像我一紧张嘴就瓢,人一多就紧张不能自然对话的人,还是老老实实练习吧。

练习口语就像练习英语一样,就像问你叫什么名字,不用思考就能回答。要练习到这种程度才算流利,表达才不会对面试造成太多影响。偶尔嘴瓢和磕巴没事的,每个人都会碰到。不可能有谁像演讲家一样流利,有也是极少数吧,大家的面试程度都差不多。

面试形式有很多种,可以先了解了解上一年是怎么面试的,根据不同的形式具体练习。

结构化面试就多练练审题这方面的能力,保证快速准确抓住题目想要问什么。无领导小组的面试就多练练表达概括能力,做到说自己观点的时候要流利,概括别人的观点的时候也要流利。总之一句话,面试多练习,自己练和找伙伴练都可以。

第一次国考如何准备(请问应该怎么安排每个月的学习内容呢)(6)

在复习准备过程中,要把各个类型的题在脑中形成思维定势和记忆。一碰到那种类型的题,不用多想就能说出来一二三,等到真正面试的时候自信的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就可以了。不要想太多,冲冲冲就完事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