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十大经典语录(黄庭坚很著名的佳作)

每一个人的能力都非常有限,不可能成为各个方面的专家即使穷极毕生,只是钻研一个方向,依然有不懂和理解错误的地方,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黄庭坚十大经典语录?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黄庭坚十大经典语录(黄庭坚很著名的佳作)

黄庭坚十大经典语录

每一个人的能力都非常有限,不可能成为各个方面的专家。即使穷极毕生,只是钻研一个方向,依然有不懂和理解错误的地方。

所以遇到别人的缺点和失误,不应该幸灾乐祸,甚至嘲笑挖苦。殊不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就连学富五车的眉山才子苏轼,都曾将王安石的诗句理解错误,何况我等凡夫俗子。

北宋才子黄庭坚就曾认为,自己才能有限,却要追求无穷之意,于是写诗作文时便难以精工锤炼,因此有必要进行夺 胎换骨。通俗地说,就是在不改变诗意的情况下,用新鲜的词句,创造出全新的诗境,从而令人感觉焕然一新。

其实黄庭坚关于诗歌创作的理论还有很多,下面介绍黄庭坚很著名的佳作,见解高深,语妙天下,更值得收藏和细读。

《答洪驹父书》(精选)

北宋:黄庭坚

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始终关键,有开有阖。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

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这是黄庭坚写给外甥洪刍的一封信,洪刍(字驹父,南昌人),与兄洪朋、弟洪炎、洪羽并有オ名,人称“四洪”。山谷在文中对外甥进行了敦敦教诲,并较为集中地阐述了自己的诗歌创作理论。

作者开篇寒暄了几句,然后就夸奖对方的诗歌逐渐趋于老练稳重,自己读了几遍,就觉得爱不释手。然后又指出其中的一些缺点,主要是缺少古人的诗文创作规矩,可以再熟读司马迁和韩愈的一些文章。

谈到这里,作者就开始展开说明。他认为大凡想写好一篇文章,必须有主旨和意趣,还要始终抓住关键,有开有阖。山谷又举例说明:好比一些大江大河,虽然容纳溪流,汪洋千里,但最终还是要从发源地流入大海。

黄庭坚还指出,杜甫写诗、韩愈作文,没有一个字没有来历。大概由于后人书读得少,所以他们认为韩、杜自己创作了这些词语罢了。

作者熟读诗书,遍阅典籍,还情不自禁地夸赞古代善于写文章的人,真能够陶冶万物,即使把一些陈旧言辞,用于自己的文章,却像拥有一粒灵丹,立刻就能将一块铁石,点化成黄金。

作者批评这位洪才子读书少,缺少古人绳墨,需要把多读书、学习前人法度,作为学诗的入门。山谷还指出,“自 作语最难”,要“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这些经典话语,都成为江西诗派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于作品的思想内容,黄庭坚要求,“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他认为固守绳墨与不守绳墨,实际上有一个发展和变化过程。刻守绳墨是作诗的入门,不守绳墨是作诗的极致。而由有法到无法,无往而非法,是作者在创作上经过刻苦努カ、长期追求,而达到的一种非凡的艺术境界。

这里再着重谈论一下“点铁成金”,它本来源于神话故事,神仙用手指一点,就可以变废为宝。黄庭坚借用一下,却赋予其全新的意义,与化腐朽为神奇意思接近。

诗人强调不可盲目崇古,但也不该将老祖宗的东西全部抛弃。高明的诗人善于从中提取精华,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感悟,创造出全新的意境,并给人以神奇的体验。

比如,同样是描写梅花,王安石的《梅花》平易内敛,耐人咀嚼;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充满凄苦之意,也反映了放翁的窘迫处境。正因为这些诗词大家,都懂得意境的重要性,才让各自的作品都能流传千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