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团结内容有哪些(这些民族团结知识)

我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

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

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

一种思想整合力量

一种追求

它对凝聚人心

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

关于民族团结内容有哪些(这些民族团结知识)(1)

让我们和小编一起来

学习民族团结小知识吧~

21.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什么?

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22.要坚持团结稳疆,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在各民族中要牢固树立哪“三个意识”?

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团结依靠各族群众,使每个民族、每个公民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

23.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什么?

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24.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和最管用的分别是什么?

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

25.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什么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

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

26.加强民族团结,“两个要不得”的内容是什么?

加强民族团结,要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要不得,狭隘民族主义也要不得,它们都是民族团结的大敌。

27.什么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

28.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什么?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9.什么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30.民族地区好干部要做到“三个特别”是什么?

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

31.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什么?

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2.加强民族团结要坚决反对“两个主义”,“两个主义”分别是什么?

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

33.各民族“三和”是指什么?

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34.各民族“三交”是指什么?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35.如何理解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相互嵌入”就是各民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36.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37.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是什么?

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各民族群众为主体,通过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综合举措,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造性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实践过程。

38.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遵循社会团结规律,坚持正面引导;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39.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更加深入人心,各族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更加坚定;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广泛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凝聚力不断增强;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能力显著提高,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40.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总目标是什么?

总目标: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理念: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

总要求: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

根本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根本途径: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