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富贵不能淫全篇(孟子详释252尽心下14民为贵)

14.14民为贵14.14[原文],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孟子富贵不能淫全篇?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孟子富贵不能淫全篇(孟子详释252尽心下14民为贵)

孟子富贵不能淫全篇

14.14民为贵

14.14[原文]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①。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②。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③。”

14.14[通释]

孟子说:“民众是最重要的,土地神谷神比民众次要,国君与他们相比最不重要。所以得到了民众的认同就成了天子,得到了天子认同成了诸侯,得到了诸侯认同成了大夫。诸侯危害了国家就改立诸侯;供祭祀用的牲畜已经长成,供祭祀的谷物已经整治洁净,也按时祭祀,这样还干旱水涝,那就改立土地神谷神。”

14.14[注释]

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众最重要的,土地神谷神比民众次要,国君与他们相比最轻。社稷,土地神和谷神。次之,比民众次要。之,代词,指代民众。

②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所以得到了民众的认同就成了天子,得到了天子认同成了诸侯,得到了诸侯认同成了大夫。得乎,得到了,得到了……的认同。丘民,众民,民众。丘,众人聚居的地方。

③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诸侯危害了国家就改立诸侯;供祭祀用的牲畜已经长成,供祭祀的谷物已经整治洁净,也按时祭祀,这样还出现干旱洪涝灾害,那就改立土地神谷神。危,危害,使……受到危害。变置,改立。牺牲,为祭祀饲养的纯色全体牲畜。既,已经。洁,作动词,清洗干净。粢盛,音zī chéng,为祭祀准备的将要盛在祭器内的谷物。旱干水溢,作动词,发生旱灾水灾。旱干,干旱。水溢,涨水,发大水,即洪涝之灾。

14.14[解读与点评]

孟子是首位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观点的人。虽然《尚书》也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说,春秋时师旷也以此观点告诫过晋君,但将“社稷次之,君为轻”直接说出来,能提出“民贵君轻”这样的观点,在认识上是极大的进步。当然,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孟子不可能跳出神灵崇拜,只能将“旱干水溢”之类自然灾害归咎于土地神五谷神。

孟子意识到,一方面,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民众是不可更换,所以民众最为重要;另一方面,“民”是一个集合概念,实际是“丘民”,它作为一个集合的整体才是“贵”的,所以“得乎丘民而为天子”。从“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看,这里的“君”已经不单单指诸侯国君了,天子这个最大的君也包括在内。

在“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这一系列具有传递关系的逻辑链中,“丘民”才是本。请注意,“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在天子的权力能达于诸侯的情况下才成立,而孟子之时,周天子早已名存实亡。

“变置诸侯”是怎样一种情况?此诸侯君挪挪位,换个同姓同宗族的人上来。

“变置社稷”是怎样一种情况?“社稷”本指土神和谷神,社是提供安全的生存空间的神,稷是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的神,土地谷物二者是国家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社稷”成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也是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的对象,于是“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社稷”在本章还是一个不十分明确的概念,说它指的是土神谷神也可,说它指的是国家也可。大概因不便直说,孟子有意用“变置社稷”说事。“社稷”怎么变置?那土神谷神都有明确所指,是先人确定的,难道能改土神谷神?显然要变置的是国家政权乃至天子。变置国家政权变置天子,就是改姓换人,也就是改朝换代。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可直释为“供祭祀用的牲畜已经长成,供祭祀的谷物已经整治洁净”,表示祭祀用的牲和谷物已经准备妥当;也可直释为“祭祀用的牲畜已经通过了牲祭过程,祭祀的洁净谷物已经盛放在器皿中摆放在台面上”,表示用牲和谷物合规格的祭祀已经进行了。按后文“祭祀以时”来看,我选择了第一种解释:“供祭祀用的牲畜已经长成,供祭祀的谷物已经整治洁净。”

本章产生成语“民为贵”“民贵君轻”“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旱干水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