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晒娃时需要注意什么(父母需知的晒娃的5大禁区)

父母在晒娃时需要注意什么(父母需知的晒娃的5大禁区)(1)

现在,很多宝爸宝妈都喜欢发个朋友圈、微博啥的来分享自己的生活,尤其经常晒自己家宝贝的照片。

比如孩子长了第一颗牙,孩子终于叫妈妈了,孩子学会自己走路了,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孩子坐在草地上粲然一笑等等,妈妈们都会兴奋地拿起手机拍下来,并且附上一些有趣的语句,隔三差五地发布到朋友圈上去。

父母在晒娃时需要注意什么(父母需知的晒娃的5大禁区)(2)

晒娃、分享幸福都是正能量、传递快乐的事情,本无可厚非。但是晒归晒,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暴露太多孩子的个人信息,否则会引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很多时候,家长会心存侥幸:“我的朋友圈里都是认识的”“大家都在晒,应该也没什么”。

前段时间,自媒体人为了让晒孩子的父母提高警惕,做了一个“实验”。

这个故事看后是不是感觉背后凉飕飕的?家长只是单纯地想分享自己的小幸福,却让心怀不轨的人获得照片、名字和学校地址来进行犯罪活动,将孩子掳走。

所以,家长不要以为孩子在学校就安全得万无一失,再在朋友圈、微博或是论坛晒娃时,请千万隐去学校名称、地址,或是标志性建筑,校服等

记得之前陆毅晒出了一张接女儿贝儿放学的照片引起热议,而有眼尖的网友,通过这张照片就判断出了贝儿就读于某国际学校。

父母在晒娃时需要注意什么(父母需知的晒娃的5大禁区)(3)

2

孩子的全名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可谓是煞费苦心。为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不遗余力地让孩子参加各种比赛。孩子们辛苦参加比赛的同时,家长也不闲着,在朋友圈拼命为孩子拉票。

有时候孩子取得了好成绩,家长高兴之余,也会把孩子的成绩单上传到朋友圈。

这种“晒”固然可以让父母脸上增光,让孩子得到他人的赞赏,但是也很容易埋下安全隐患。要知道,你根本无法确保浏览你朋友圈的都是真正的朋友,有的还充斥着陌生人,其中不乏别有用心的坏人。

如果有陌生人在路上叫你孩子的全名,你的孩子停下来了,很有可能让孩子陷入危险之中。

所以,涉及到孩子的名字时,家长一定要打马赛克!马赛克!马赛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孙俪曾经分享过儿子等等入园报名时的一段趣事。登记老师询问孙俪孩子的名字,孙俪答:“等等”。老师等了一会之后又一次开口询问,孙俪再答:“等等”,闹出了一番乌龙。

其实这也可以看出,一向注意保护孩子隐私的孙俪,在幼儿园中给孩子使用的是小名。

其实很多家庭给孩子取小名、英文名都有着一层保护孩子隐私的深意。

我们在公园、游乐场、幼儿园门口等人多复杂的地方时,称呼孩子都可以尽量使用小名

——————————————————————————————————

父母在晒娃时需要注意什么(父母需知的晒娃的5大禁区)(4)

3

孩子的固定行程

像“小美每天都是4点放学,我经常来不及去接,好担心啊”“每天吃完晚饭都会带着宝宝在楼下公园散步,自我感觉这是一个好习惯”,这种内容绝对不能发。

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留意的话,很有可能将孩子致于险境。

有一位奶奶每天晚上都带孙女去广场上跳舞。一次,她开始跳舞后,孙女就在旁边玩。一个陌生女子问孙女是不是叫某某某。

孙女没吭声,陌生女子又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你妈妈就在那边的超市,我正好碰到你了,我带你去找你妈妈好不好?正说着,奶奶的一个舞伴过来了,陌生女子赶紧走了。

这个女孩的妈妈,曾在朋友圈发过“女儿经常跟着奶奶跳广场舞”类似的状态。

所以,家长们晒朋友圈时,不要暴露孩子的行程、玩耍的地址等,以防引狼入室。

4

孩子不想公开的照片

这是一个很基本的原则,你的意志并不能代表孩子,不要以为孩子还小,就没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要以为是你的孩子,你就可以不询问他的意见就擅自把照片上传到网上。

作为父母,应尊重子女隐私,在将照片放上网前想清楚对他们将来可能会有的影响。

父母在晒娃时需要注意什么(父母需知的晒娃的5大禁区)(5)

这些网上的“踪迹”,由于孩子尚很年幼,无从明白这种做法,将来长大后,他们未必可以搜寻、收回或删除这些被别人上传的资料。

儿童与父母之间缺乏互相尊重对方的私隐,长大后会很容易产生摩擦。

5

孩子或家人的生日

我见过很多爸爸妈妈在孩子或家人生日的时候,把这个美好瞬间记录下来,分享到朋友圈或微博上。生日,本身是一个有意义的特殊数字,很多人常用它们作为网银、支付宝、微信或银行卡的密码。

你永远不知道都有什么人在浏览你的信息,图谋不轨的人获取生日后,会将其作为破解的字典库,一一套试。更有甚者会利用这一关键信息用来窃取你们的信息,并以你们的名义开账户。

——————————————————————————————————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商家活动,需要填写孩子姓名、邮寄地址、学校信息等的情况。此时,可以尽量给孩子使用化名,邮寄地址也可以尽量避免使用家庭地址,以使用爸爸妈妈的单位地址为先。

对于一些来源不明的网络测试,比如IQ、EQ测试等需要填写孩子个人信息以及学校信息的,也要格外警惕,尽量避免填写。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