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为什么不像贾母(王夫人挨骂不冤枉)

王夫人为什么不像贾母(王夫人挨骂不冤枉)(1)

  题:王夫人挨骂不冤枉,她确实不孝不悌,辜负了贾母的良苦用心!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一顽石,曾记幻相并篆文,月旨石见《石头记》!

  荣即华兮华即荣,木石前盟西堂主,胭脂染就《红楼梦》!

  声能两歌手两牍,两鉴风月两生花!以诗传史石上墨,谁识画眉昭风流?

  女儿未嫁将未降,末世忠义明闺阁!先时名号通灵玉,来时姓氏原是秦。

  源为二玉演二宝,慷慨隽逸作姽婳,荣源宁演隐甄氏,《胠箧》《南华》续《庄子》!

  ——《石头记》序

王夫人为什么不像贾母(王夫人挨骂不冤枉)(2)

  《红楼梦》故事里,贾母唯一一次当众训斥王夫人,是因为贾赦看上鸳鸯,邢夫人亲自说媒,鸳鸯跑到贾母跟前告状。

  贾母听了,气的浑身乱战,口内只说:“我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他们还要来算计!”因见王夫人在旁,便向王夫人道:“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

  看官听说,此时此刻,王夫人、薛姨妈、李纨、凤姐儿、宝钗等姊妹都在贾母跟前,但是,贾赦和贾政不可能在场,邢夫人也不在场,贾母发怒,不可能骂自己的孙媳妇们,更不可能骂自己的孙女们,当然只能跟王夫人这个内当家的发话,老人家迁怒之言必应如此。

  人人都觉得王夫人冤枉,但是,人人都不敢劝,因为都与王夫人沾亲带故,只有女孩们有权插上一嘴,于是,三姑娘贾探春出来仗义执言了。

王夫人为什么不像贾母(王夫人挨骂不冤枉)(3)

  探春有心的人,想王夫人虽有委曲,如何敢辩;薛姨妈也是亲姊妹,自然也不好辩的;宝钗也不便为姨母辩;李纨、凤姐、宝玉一概不敢辩;这正用着女孩儿之时,迎春老实,惜春小,因此窗外听了一听,便走进来陪笑向贾母道:“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子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

  行文至此,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呢?林黛玉呢?王夫人蒙冤挨骂,林黛玉比贾探春更有资格出面,她为啥不吭声?

  《红楼梦》故事里,刘姥姥出丑的时候,唯有薛宝钗失声,而王夫人出丑的时候,唯有林黛玉失踪了,这并非巧合,而是作者有意为之。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薛宝钗分明在场,作者却独独落下,故意不写她的反应,是因为吃下老母猪的人,正是薛宝钗。

王夫人为什么不像贾母(王夫人挨骂不冤枉)(4)

  《红楼梦》故事里,林黛玉与薛宝钗不同,薛姨妈和薛宝钗是王夫人的娘家人,王夫人是林黛玉的舅母,贾家是贾敏和林黛玉的娘家,林黛玉这个时候其实是不用避嫌的。

  《红楼梦》故事里,贾探春还是王夫人的女儿呢,若说迎春、探春、惜春此时方便站出来替王夫人发声,林黛玉更方便站出来,替舅母说句公道话,何况林黛玉的嘴皮子一向厉害,脑子也转得快,她为啥不肯仗义执言呢?

  与刘姥姥和薛宝钗的故事同理,林黛玉之所以此时不出现,正是因为林黛玉就是王夫人,邢夫人说嫁金鸳鸯,得对照着王夫人怒逐勇晴雯看。

  说到这里,有些人肯定懵了,但是,西子林黛玉才是荣国府的真正主人,原型崇祯帝朱由检,贾宝玉便是传国玉玺,上一代则为王政邢赦,老祖宗为朱明之史,荣国公为源头,贾元春为贞起下元之元,贾珠为朱王。没错,王夫人便是帝王崇祯,和林黛玉同一个原型。

  既然贾政和王夫人代表崇祯之王政,那么,邢夫人和贾赦代表的自然是崇祯之邢赦,是刑罚与战争的代表。

王夫人为什么不像贾母(王夫人挨骂不冤枉)(5)

  鸳鸯是谁呢?姜子之前也说过,鸳鸯和晴雯都是贾母最为依仗的丫鬟,贾母是王夫人的上一任内当家,贾母是崇祯的哥哥天启帝朱由校,所以,鸳鸯和晴雯其实是魏忠贤。

  换句话说,邢夫人亲自找鸳鸯说媒,意味着刑罚找上鸳鸯,隐射崇祯铲除魏忠贤,王夫人赶走晴雯,也是同一个历史公案的再现。

  姜子说过,贾母和王夫人并无冲突,王夫人的权利是贾母给的,他们只是选择的辅助对象不同,贾母选择了阉党,王夫人选择了东林党,这就是王夫人内定袭人,晴雯撕扇,隐射《桃花扇》故事。贾母和王夫人眼光的区别,只看两代内当家的一番对话即可。

  贾母听了,点头道:“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王夫人:“若说沉重知大礼,莫若袭人第一。虽说贤妻美妾,然也要性情和顺举止沉重的更好些。”

  看官听说,贾母让王夫人留下晴雯给贾宝玉(朱家政权)重用,结果王夫人却自作主张,可谓是不孝不悌,这就对上石兄开篇的感慨了。

王夫人为什么不像贾母(王夫人挨骂不冤枉)(6)

  何非梦幻,何不通灵?作者托言,原当有自。受气清浊,本无男女之别。实愧则有余、悔则无益之大无可奈何之日也。当此时则自欲将已往所赖上赖天恩、下承祖德,锦衣纨绔之时、饫甘餍美之日,背父母教育之恩、负师兄规训之德,已至今日一事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记,以告普天下人。

  没错,贾母的这番话,并不是暗地里敲打王夫人,不要干涉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婚事,而是崇祯死前有负兄长规训之德的后悔之心。

  顺便说一句,秦可卿也是崇祯的分身,玉带林中挂便是更衣,金簪雪里埋便是遗簪,写的是崇祯上吊的情景。十二钗就是个王字,朱楼旧梦,不过是舆图换稿的帝王之事,明白了这一点,贾母和贾宝玉及众人对待秦可卿的态度,也就好理解了。秦可卿之罪,是亡国之罪,不是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红楼梦》程高本、《脂砚斋全评石头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