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张飞粗中有细)

张 飞粗中有细 有勇有谋,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张飞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张飞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张飞粗中有细)

张飞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张 飞

粗中有细 有勇有谋

刘 畅

张飞,字益德(一作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谥曰桓侯。有一句歇后语流传至今: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说的就是张飞为人既勇猛胆大又心思细腻,智勇双全。

张飞像

勇武过人 万人之敌

张飞勇武过人,不少人将其与关羽并称“万人之敌”。如,陈寿:“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程昱:“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郭嘉:“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下荆州,率精兵追击刘备,其中就包含了号称天下骁锐的虎豹骑。刘备的军队以及民众有十余万人,再加上粮食、行李辎重繁多,行军十分迟缓。行至长坂坡(位于今湖北当阳)时,被曹军虎豹骑追上,刘备军虽拥大众,但披甲者少,很快便被击溃。刘备不得不抛妻弃子,仅率赵云、张飞、诸葛亮等数十骑逃走。随后,刘备命张飞断后。据《三国志•张飞传》记载:“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正是张飞的勇猛,镇住了曹军骁锐的虎豹骑,从而为刘备等人赢得了逃亡时间,刘备势力集团才得以幸免于难。

描写张飞的诗《猛将》中写道:“温侯也需惧三分”,温侯指的是吕布,他向来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世人心目中,连他也需要畏惧三分,可见张飞的勇猛非同一般。

深谋远虑 心思细腻

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受益州牧刘璋之邀,入西川帮忙抵御张鲁,张飞与关羽、赵云、诸葛亮等人共守荆州。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与刘璋决裂,准备攻占益州,张飞、诸葛亮、赵云等领荆州兵前去增援。从荆州进入益州,长江就是最近便的交通大动脉。张飞等人沿江西上,很快就到达益州东部最重要的军事要塞江州(今重庆市)。江州当时为巴郡首府,严颜为巴郡太守。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下令张飞进攻江州,当时刘璋的主力兵团正全力保卫益州的中心城市成都,江州虽是要塞,防守却较为薄弱,张飞很快攻下城池,后劝降严颜。

《三国志•张飞传》载,严颜被俘后,飞怒目咬牙大叱曰:“大将到此,何为不降,而敢拒敌?”严颜全无惧色,回叱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飞大怒,喝左右斩来。严颜喝曰:“贼匹夫!砍头便砍,何怒也?”张飞见严颜声音雄壮,面不改色,乃回嗔作喜,下阶喝退左右,亲解其缚,取衣衣之,扶在正中高坐,低头便拜曰:“适来言语冒渎,幸勿见责。吾素知老将军乃豪杰之士也。”严颜感其恩义,乃降。

《华阳国志》载,严颜为江州临江县(今重庆市忠县)人,在临江,民众质朴耿直且崇尚武术,严、甘、文、杨、杜为大姓。因此,严颜作为临江五大家族之首的后人,身上必有临江人该有的特点,一旦归降便会忠心耿耿,同时,争取到他的归降,对于争取当地士家大族的支持,从而攻取益州,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张飞先下令斩严颜后下令释放他,对严颜的态度有紧有松,整个过程充分彰显了严颜不屈不挠的气节,严颜虽降,但也保住了在众人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严颜归降后,《三国志•张飞传》记述:“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张飞有了严颜的辅助,一路顺利抵达了成都,义释严颜收到的政治效果非同一般。

面对严颜的顶撞、讥讽,张飞却一消心中怒火将其释放,并宽容待之,最终取得他的支持,从而顺利抵达成都。足以见得张飞并不仅是一介勇夫,还是一个心胸宽广、赏识人才的君子,他也有心思细腻、深谋远虑的一面。

现成都浆洗街以东、北接黉门后街、南接桓新巷,有一条以张飞谥号而命名的小巷,名曰:桓侯巷。小巷虽然较为偏僻,但街名却承载着人们对张飞的敬重与崇拜,以及三国文化对成都人生活的深远影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