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濮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总结(图说春秋56城濮之战2)

城濮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总结(图说春秋56城濮之战2)(1)

城濮之战2/3<632 B.C.>

前篇链接:图说春秋(54)大战前夜

图说春秋(55)城濮之战1/3

城濮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总结(图说春秋56城濮之战2)(2)

上篇中说到,晋国为了统一战线,拉拢齐国、秦国的支持,运用了先轸的计策。齐、秦两国接受宋国贿赂,找楚人谈判。

楚成王此时年岁应该很大,老谋深算,政治经验丰富。齐、秦斡旋之后,他就退回到了楚国的申邑(在今河南南阳市)。晋、齐、楚三国一旦联手对付楚国,事情就没那么好玩了,这么多年的积累可能会一朝覆没。

大丈夫能屈能伸。

于是,楚成王在申邑发布命令:申公叔侯撤离谷邑(在今山东东阿县),令尹成得臣(又称“令尹子玉”)解除对宋国的围困。

城濮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总结(图说春秋56城濮之战2)(3)

▲晋、楚形势示意

楚王清楚成得臣的性格,还特意派人嘱咐他,说:“不要去和晋国交战,晋侯重耳流亡十九年,才成为国君,历经常人难有之艰辛,也必有常人不及之阅历。上天让他最终拥有晋国,表明他得到上天的眷顾。《军志》上说‘允当则归’、‘知难而退’、‘有德不可敌’,都是要我们适可而止。”

成得臣虽然勇武,但是刚愎自用。他认为晋军不过是乌合之众,下定决心要和晋国决一死战。

他派侄子斗越椒去回复楚王,说:“我想和晋国一战,并不是为了一定有功劳,只是想堵住国内奸佞小人的嘴。”原来,去年楚国国内曾有人说过,成得臣不过是个庸才,超过300辆战车就不能有效指挥了。

楚成王听了这般回复大怒,但又无可奈何,毕竟若敖一族在楚国势力太大。若敖一族就是包括斗氏和成氏的人,都在楚国担任要职。

城濮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总结(图说春秋56城濮之战2)(4)

▲若敖世系

硬拉是拉不回来的,楚王只能少给他点兵,希望令尹自己能够知难而退。楚国的正规军分为“东广”和“西广”两大部分。楚成王只把西广和楚国东宫的禁卫军调拨给成得臣。东宫也就是太子的宫殿。

若敖一族还有自己的私属部队“若敖六卒”,有战车180乘。加上楚王拨给自己的西广、东宫军队,再加上陈国、蔡国的军队,成得臣觉得对付晋国足够了。

开仗之前,必要的外交手段还是要有的。成得臣派出一位使者到了陶丘,对晋文公提了一个难以接受的条件:“请恢复卫侯的地位,释放曹君,撤出曹国。我也会解除对宋国的围困。”

城濮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总结(图说春秋56城濮之战2)(5)

▲图源:网络

晋文公还没说话,狐偃大怒,说:“子玉实在无礼(成得臣字子玉),身为臣子得到恢复曹、卫两样好处,而我国国君仅得到恢复宋国一项好处。不能答应。”

先轸则说:“如果回复,就必须得答应他们的要求。楚人一句话挽救三个国家,如果我们不答应,就等于晋国灭亡了三个国家。这样我们就理亏了。”

接着,先轸再次展现了自己卓越的战略天赋。

他说:“不如我们私下去跟曹、卫沟通,先期答应恢复他们的国家,以离间他们和楚国的关系。再扣押这个使者,用来激怒成得臣。之后再走一步看一步。”

晋文公同意了,于是私下对曹、卫作出承诺。两国很高兴,马上派人去和楚国断交。

这下彻底激怒了成得臣。

成得臣下令,楚军从宋国向北,直取晋军驻扎的陶丘。

楚人刚到,晋军就撤出陶丘,也向北方转移。

城濮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总结(图说春秋56城濮之战2)(6)

晋军将士多有不满:“我方由国君领兵,对方只是楚国的臣子,国君逃避臣子是耻辱的。更何况楚人长途奔袭,已经疲乏,为什么要后退?”

狐偃解释说:“国君流亡时,如果没有楚人施惠,就不会有今天。当初国君向楚王许诺,一旦两国交兵,当退避三舍以报恩。”

古代行军一天大约30里,而后扎营住宿,称为“舍”。三舍约为90里,这就是“退避三舍”典故的由来。名义上报恩,其实也是骄兵之计,并且加长了楚军补给线。

四月初一,晋军退到城濮(在今山东鄄城县)。

确如先轸所料,楚人的顽固惹恼了齐、秦。齐国派大夫国归父、崔夭来助战,秦穆公派自己的儿子小子憖(yìn)助战。

宋国的围困解除了,宋成公也迂回过来,和晋人汇合。

城濮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总结(图说春秋56城濮之战2)(7)

▲图源:《东周列国故事选.城濮之战》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陈光镒.绘

楚人已经赶上来,背靠丘陵险要之地扎营,与晋军对峙。

大战在即,晋文公有些胆怯了。

楚军此时有西广、东宫、若敖氏六卒,再加上陈国、蔡国的军队。

晋军有中、上、下三军,共战车700乘,推算大约接近4万人,再加上齐、秦、宋少量部队助战。

个人推测双方总兵力应该不超过十万人,两方兵力基本匹敌。

城濮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总结(图说春秋56城濮之战2)(8)

当夜,晋文公做了个梦,他梦见和楚王搏斗,楚王把自己压倒,并且俯身吃自己的脑子。

惊醒之后,忙找来大夫们解梦。

狐偃说:“这是吉兆,梦中你仰面朝天,预示着被上天垂青。而楚王俯身朝地,预示着将向我军伏罪。”

狐偃这种解释明显是忽悠,是为让晋文公安心,并不能服众。于是狐偃还说:

城濮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总结(图说春秋56城濮之战2)(9)

狐偃说:“下决心打吧!能战胜的话,必然在诸侯中称霸。”

“就算打不赢,我们撤回晋国,有黄河、太行山为屏障,楚人也不能将我们奈何。”

狐偃这话,让晋文公重拾信心。

成得臣派斗勃向晋国请战。

城濮之战楚国失败的原因总结(图说春秋56城濮之战2)(10)

斗勃说:“请让我们的士卒与贵国士卒搏戏,国君您站在车上凭栏观赏,得臣也能陪您一起看看。”

晋文公让栾枝应答:“我国国君听到您的命令了。楚国的恩惠,我们不敢忘记,因此退避三舍相报。”

“但我军如此退让还是没有得到贵国撤兵的命令,烦劳您回去对贵国几位统帅说:‘整饬你们的车马,忠于你们的职守,明天一早交兵见仗。’”

为了简洁易读,本篇对引用史籍的人物对话有删减。另外,一些对话内容仅概括了大意,非逐字逐句翻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