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纵横合纵伐秦场面(大秦帝国观感之五)

大秦帝国观感(5)

大秦帝国之纵横合纵伐秦场面(大秦帝国观感之五)(1)

苏秦是春秋战国时代一个彪炳千秋的人物,最辉煌时挂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最终结局是被五马分尸。苏秦在大秦帝国中也是浓墨重彩,用一人之力让强大的齐国差一点土崩瓦解,从此一蹶不振。

一、苏秦的历史记载——和很多成语有关

大秦帝国之纵横合纵伐秦场面(大秦帝国观感之五)(2)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苏秦与张仪同出自鬼谷子门下,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学成后,外出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联盟解散后,齐国攻打燕国,苏秦说齐归还燕国城池。后自燕至齐,从事反间活动,被齐国任为客卿,齐国众大夫因争宠派人刺杀,苏秦死前献策诛杀了刺客。与苏秦相关的成语有很多,【悬梁刺股】:其中刺股指苏秦事。《战国策》:“(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 【纵横捭阖】:“纵横捭阖”起于《鬼谷子》,但真正的发扬光大的是他的学生:苏秦和张仪。 【合纵连横】:其中合纵指苏秦事。《战国策·秦策》:苏秦游说六国联合抗秦。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前倨后恭】:《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有些人是用来路过的,有些人是用来成长的。感情往往有两种结局,一种是相濡以沫、白头到老,一种是两两相望、各自安好。

苏秦才华横溢,为什么不帮更强大的其它六国,而是扶持一个最弱小的燕国,历史上一直有争议。但是从大秦帝国原著和电视剧来看,主要原因是因为一个女子。这个女子是大周的公主姬狐,后来的燕太子妃、易后。原来苏秦在落魄时曾与孟嬴有一面之缘。可谓在是错误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尽管二人一见钟情,但是当时孟嬴已经许给了燕王,马上就要远嫁燕国。后来燕国被齐国打败,成为燕王后的孟嬴在战乱中受尽了折磨。苏秦是为了报这个仇,而从此立志离间齐国。

三、齐国衰落的根本原因——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大秦帝国之纵横合纵伐秦场面(大秦帝国观感之五)(3)

齐国当时是唯一可以与秦国相媲美的国家,用武力解决不了问题,苏秦就用了一个违反常理的计谋,让齐王疯狂。让六国合纵攻秦之时,秦国攻占宋国,从而成了众矢之的,六国转攻齐国。做事高调、派头大、猖狂.......这就离灭亡不远了!“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出自《老子》。古希腊悲剧作家欧底庇德斯的名言说:“神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也有人说“上帝欲其死亡,必先令其疯狂 ”出自莎士比亚的《麦克白》。 神要使一个人遭难,总是让他忘乎所以。《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诗经》上说:‘永远配合天命,自己求来众多的幸福。’《太甲》说:‘上天降下灾祸,还有办法可躲;自己造下罪孽,那就别想再活。’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四、苏秦之死——功利心太重不是好事

大秦帝国之纵横合纵伐秦场面(大秦帝国观感之五)(4)

苏秦最后落得个五马分尸的结局,这一点没有争议。电视剧里是齐王在国家即将分崩离析之时,发现了苏秦的阴谋,而在临死之前先处死了苏秦。而有史料记载,苏秦是被刺杀临死之前要求齐王对自己五马分尸,从而找出凶手。不管怎样,苏秦的结局是凄惨的。荀子:内不足使一民,外不足使距难,百姓不亲,诸侯不信;然而巧敏佞说,善取宠乎上,是态臣者也……故齐之苏秦,楚之州侯(令尹),秦之张仪,可谓态臣者也。在整个苏秦奋斗的过程中,他的内在动力是其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因此从这一点上也可以说苏秦也是个利欲熏心的凡夫俗子。苏秦策略的每一个重要,都是在赌,但是苏秦赌赢了。一个人越功利,越容易丧失自我;功利心太重的人,往往不容易得到幸福和信任。所以不要只顾着仰望别人精彩的人生,艳羡别人美丽的外貌。要相信,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你做过的所有努力都不会白费,它们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激发你无限的潜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