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烈日下的坚守(高温作业下的建筑女工人)

建筑工人烈日下的坚守(高温作业下的建筑女工人)(1)

工地上的陈雷 陈娟英 摄

中新网嘉兴8月23日电(胡丰盛 李典)“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8月份的浙江嘉兴,酷暑炎炎,但建筑工地上的工人们却依旧未停下建设的脚步。暑气炙烤的钢筋水泥之上,不仅是男人们的人生“战场”,亦使卖力扛起养家重担的“她们”成为了一道风景。

建筑工人烈日下的坚守(高温作业下的建筑女工人)(2)

工作中的陈雷 陈娟英 摄

挽起长发,隐去温柔,戴上橡胶手套和安全头盔,她们,摇身一变,成了建筑工地上的女工人。体力虽比不上男性,但身背家庭重任,她们还是把自己慢慢“炼”成了一个“铁人”。

建筑工人烈日下的坚守(高温作业下的建筑女工人)(3)

工作中的陈雷 陈娟英 摄

不远处,来自安徽蚌埠怀远县的陈雷一趟趟扛起钢筋,将它们归置在一旁的角落。常年随着丈夫马永聪一起走南闯北,搬钢筋、卸水泥、拉木板……陈雷已经习惯了让很多人“瞠目结舌”的工作量。

建筑工人烈日下的坚守(高温作业下的建筑女工人)(4)

刘华芳和丈夫接孩子来工地过暑假 陈娟英 摄

“为了孩子的学费,为了一个好生活,再辛苦,我也会坚持。”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陈雷拿起水杯,咕咚咕咚喝下了半瓶。她说,建筑工地这份工作辛苦归辛苦,但“挣得比其他地方多”。能吃苦,是对这些女工人唯一的要求。

建筑工人烈日下的坚守(高温作业下的建筑女工人)(5)

刘华芳对孩子的学习很上心 陈娟英 摄

38℃的高温下,汗水和灰尘或许让这些女工人们不再“美丽”。但镜头捕捉到的那些目光,或坚定、或自信、或朴实、或专注,无一不流露着对美好生活的殷殷期望。她们,虽身为城市的过客,却用手托起了城市的明天。这些,已足够动人。

建筑工人烈日下的坚守(高温作业下的建筑女工人)(6)

建筑工地上的陈雷 陈娟英 摄

日出而作,日暮而归,一天的辛苦劳作后,女工人们卸掉“铁人”外壳,开始转换成另外的身份。

一下班,一心惦念着孩子的刘华芳来不及歇上片刻,急着往工棚赶。“俩孩子在家等着我吃饭哩!”趁着暑假,她和丈夫李立一起接来了留守在湖北老家的孩子。

建筑工人烈日下的坚守(高温作业下的建筑女工人)(7)

建筑工地上的陈雷 陈娟英 摄

支起小小的折叠饭桌,摆上从外面买的两份米饭和几个小菜,一家四口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此时的刘华芳已经忘记了白天高温作业的辛苦,沉浸在家人团聚的喜悦中。

建筑工人烈日下的坚守(高温作业下的建筑女工人)(8)

建筑工地的女工人们 陈娟英 摄

在刘华芳心里,回归母亲身份,是她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平时我们在外打工,很少见到孩子。现在他们放假了,就把他们接过来玩几天。”她和丈夫还商量着,等到哪天没活儿,带着两个孩子去市区里转转。

建筑工人烈日下的坚守(高温作业下的建筑女工人)(9)

建筑工地的女工人 陈娟英 摄

他们10岁的女儿和8岁的儿子都在老家上小学。对于他们的学习,刘华芳相当上心。“你们在家要多看书,不能老是玩手机。”一晚上,刘华芳这样唠叨了好几次,她说,自己吃了没文化的苦,不想让孩子也走这样的路。乖巧的姐弟俩依偎在分离许久的母亲身旁,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孩子嬉笑打闹间,夜色变得浓重起来。一格格窗户陆陆续续熄了灯光,疲惫的女工人们沉沉睡去,工棚也恢复起白天的冷清。几点星光闪烁,映照着工棚外铸满钢筋水泥的建筑工地,那里,正托起女工人们关于未来的美梦。(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