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名将岳飞精忠报国(岳飞新传精忠报国)

今天又宅坐一天,把四百页的《岳飞新传》看完了。还是有很深的感触:

十大名将岳飞精忠报国(岳飞新传精忠报国)(1)

岳飞是武将,但传承儒家思想,最终别具一格发展的军事理论。

“凡出兵必以广上德为先,歼其渠魁,释其馀党,不妄戮一人”。仁善的岳飞,让家家户户挂岳飞像感恩膜拜。

“佳兵不祥”古训最终变为岳飞延伸发展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丰富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全军为上,自是兵家所贵”的理论。(积德行善同时也有军人战争的恩威并施)

历史和人类确实是惊人的相似,所以我们要读史。

宋的昏庸无能老百姓困顿罹苦的命运得不到解脱时,转给求向精神寄托而变得无知愚昧的一面就显露无遗。(钟相的宗教迷信民间传说就说明了)。

这让我联想起国外某外哲人说过的,大概是除非保持个人头脑的极度清醒,否则从众病态就主导人的意识了。一一大概好像这样表述的。

先进文化下民族意识觉醒的力量不可估量。

所以还是要整体社会文明的进步才能抵抗没落的倒退。

金受到宋人自下而上顽强不屈的抵抗。

北方多年被统治但民族心不灭。

女真在发达的崇尚文明的南宋强行推行剃发刻字奴隶制等,不容的民族耻辱、摧残文化信仰反而激起更大反抗。

“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雌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p216这段话让我印象好深。

书里有些诗很值得人好好读一读。

一则是岳飞的亲笔

《小重山》“昨夜寒蛰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笼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我一遍遍地读,体会那种心境,觉得不亚于人尽皆知的《满江红》。p277

还有“满地黄花堆积,如今有谁堪摘”这一后来人纪念岳飞的诗。以及“武昌门外千株柳,不见杨花扑面飞”等诗,p291读来让人伤心又悲愤。

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好像释怀不了。

所以,干脆就去理解下残酷冰冷的“君臣之理”(岳飞临死之前狱卒的一段话)“君臣不可疑,疑则为乱,故君疑臣则诛,臣疑君则反。若臣疑君而不反,复为君疑而诛之;若君疑于臣而不诛,则复疑于君而必反......)p280

岳飞之死是千古奇冤。

但感觉从经典的“湖湘战役”来看,我觉得岳飞这么有勇有谋,非辛苦作战,而是用智慧的谋略大败杨么。

我想,如果岳飞把心思和智慧放在朝野之上,放在政治角逐上,而非辛苦地收复国土战争中,也许岳飞不会枉死,反而会飞黄腾达。

所以还是性格品格和取决于的理想抱负不一样,一心为国为民,而非蝇营狗苟的私人上。所以,该佩服岳飞,该千古纪念岳飞。

包括岳飞掌握大军时形成独特的“岳家军”精神,主将品格差异,管教不同,形成的军队素质和战斗力也不一样。

p189这让我想起了华为精神。一个企业的精神和文化也是这样缔造出来的。不用讲什么管理,团队的灵魂精神支柱就是最好的榜样。

书里零零散散的内容无法一一细述,简述而已:

1.张所、宗泽之死太令人惋惜,失败是注定从一个个能人志士的消损开始的。

2.一场规模不大的战争、一下坑杀八千余人。我觉得真的太残忍了。让我想起了“一将功成万骨枯”

3.看宋高宗下发给岳飞的手诣原文,我真是也是看得气愤。p114朝廷对李成的政策,不公平政策制度,从深层次讲确实对岳飞这类良将的人格侮辱。带队最怕“不公”二字。

4.宋受金的铁蹄践踏国土,皇陵被撅,祖坟被挖。张焘一句“万世不可忘此贼”豪迈又悲愤。突然对张焘有些崇拜。

5.岳飞的第四次北伐战争太精彩了。郾城大战,以寡敌众,殊死血战,看得我激动万分p24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