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八旗历史影响(满清时候的八旗驻防制度不仅影响民生经济还给自己埋下大坑)

文/苏布谷 陆新之

旗人驻防各种矛盾在民间贯穿始终

尽管旗兵营建立起来才几年,但是周围的人安定下来则一共需要五六十年。而且圈占的地,地税还照收,这样无疑是增加了当地人的负担,所以造成不满也在所难免。直到康熙中叶,地税才得到豁免。这种“种族矛盾”,牵涉了几代人的利益,也自然造就了几代人的不公甚至仇恨。民族仇恨与矛盾不限于此,而是一直存在着,发生着,也焦灼着。

旗人从出生到死,都有俸禄养其终身。不仅因为其剥削者的身份而造成了民族的对立情绪,还有很多奇怪的生活习惯和传统,让满人和汉人之间的文化传统始终不能相容。

比如满人喜欢吃特殊的补品,秋冬要吃洋虫,这些虫子要用胡桃肉、桂圆、莲子等喂养,夏天要吃癞蛤蟆,严冬的时候每天都要吃几个活蝎子。

比如汉人供奉的多是观音菩萨、如来佛祖,但是满人从东北那疙瘩带来的传统是,供奉的大仙神位有狐狸、黄鼠狼之类,大部分旗人都信奉狐狸。

又如宗教,汉人信奉的是佛教、道教之类,迷恋一些来生或者长生不老的“信仰”和心理寄托,但是满人信的是萨满,汉人做法事一般是念经烧符,而满人就是跳大神了。当然,有趣的是,满人也会迷恋汉人的宗教,比如无论宫廷还是民间,从乾隆皇帝到普通人,都迷信和供奉“关二爷”。但是,全城甚至全国仍旧在“异族统治”的氛围里。

至于林则徐禁烟为什么不能成功,是因为八旗子弟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而鸦片烟又是极好的“享乐”的路径,这种乐趣就像现在很多忽然出了名的明星或者暴发户迷恋毒品一样,吸上一口就能过上赛神仙的生活,全国上下无所事事又有钱消费的人,自然会迷恋这种奢侈品。比如杭州将军瑞徵每天都是下午一两点才起床,他的大烟膏都是用人参煮的。至于此处人参是否真的有效,那就不知道了。

极大部分旗人贵族子弟的生活基本上都在消磨时间,而消磨的方式主要是抽烟、赌博、唱戏、养马、养鸟、斗蟋蟀。旗人对鸦片爱之如命,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兵丁走卒、老弱妇孺,大部分都抽鸦片,不抽的是极少数。一般都是从童年的时候就染上烟瘾,在他们看来,鸦片和吃盐喝茶一样是人生必须。

而满城的建立就是清朝的“拆迁”,折腾了上百年。

有意思的是,原本这些八旗驻防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军队管理,理论上应该选择关塞险境才好,但是他们却选择风景、交通最好的地界。以杭州为例,杭州的满城选择湖滨一带,当时的总督张存仁、巡抚萧启元都是汉人,他们选择湖滨地区,充满着桃花流水、杨柳楼台,让文人流连咏叹、“玩物丧志”的地方,或许是为了拍清朝贵族的马屁,也可能是清朝得了天下之后,刀枪入库,作为“统治阶层”的将军们强烈要求要这样风景秀丽、宜人生活的地方。但是多年之后,却成就了一个传说,说这是张存仁、萧启元等汉人官僚早在百年前刨下的大坑。

满清八旗历史影响(满清时候的八旗驻防制度不仅影响民生经济还给自己埋下大坑)(1)

这些兵营的建造地都没有选择适合“军事”思维的高地,比如吴山凤凰山等,而把旗兵圈在其中,结果,他们养尊处优,纵情享乐。不曾想,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从来都没有永垂不朽。多年之后,战事迭起,享乐的八旗子弟就要为祖上的圈地与掠夺买单。因为这种没有军事上的防患意识建造起来的兵营,不仅消灭了八旗子弟的志气,也没有占据地利的优势,一旦真有事,其军营布局会让旗营军队如瓮中之鳖。

当时两位汉人官员是否真有此想法就不得而知,但是到了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攻克杭州,就是先占领城南高地,然后俯击全城,防营清兵全部被轻而易举地消灭,连府台王有龄、将军瑞昌也都死于战争。之后的辛亥革命,革命军也是占据城隍山高地,架炮俯击旗营,八旗军也是不战而败。

满清八旗历史影响(满清时候的八旗驻防制度不仅影响民生经济还给自己埋下大坑)(2)

《旧闻奇谈》目录:

晚清最后一次文字狱 文/谌旭彬

丁戊奇荒:民族主义消解了农民起义 文/谌旭彬

“公车上书”真相 文/谌旭彬

复仇、帮会与中国近代社会 文/苏布谷

大汗丧命:钓鱼城改变历史 文/填下乌贼

保卫襄阳:南宋的悲壮挽歌 文/填下乌贼

十八路反王:造反派的隐秘圈子与往事 文/十二叔

清朝的主奴制度与八旗 文/苏布谷

满族姓名趣谈 文/苏布谷

罗马与迦太基:双雄沉浮记 文/石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