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恐惧症的克服(如何应对职场社恐)

“社交恐惧症”是当代许多人的通病。当你处在校园和家庭的保护下害怕与人沟通时,还能缩一缩躲到蜗牛壳里。但在职场上,当被上司和同事期待成一个专业、高效、会表达的人,需要为团队创造价值时,由于你不善于交往,不肯与人交流,导致职场恐惧,处处变得小心翼翼。而如果是沟通能力强的人,在职场上的运气就会好得多,不仅朋友多,而且也会获得更多升职的机会。

最近,一位网友在微信里发朋友圈说,她遭遇到了职场“社恐”,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好发朋友圈求助,希望大家给予指点,让她从这种从未经历过的“职场恐惧症”中走出来。

这位网友在微信朋友圈中说,她在工作中属于安静话少,只知道做事的人,不太懂得职场人情世故。前些天在工作群里发了第二天要发的文案,主管改了一下版式,说这样发更好看,她就接着提出了一个意见,说标点加全更好、更正式些。主管肯定了,然后就让设计海报的同事负责修改。

平时主管给她的感觉是很好相处的大姐姐,没想到,隔了几分钟,主管就发了朋友圈,用了没带标点的字排版,并借橘子皮厚讽刺,里面的路人穿着红衣服。她当时就惊了,因为她也穿着红衣服。主管这不是明显针对自己吗?她感到很害怕,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职场恐惧症的克服(如何应对职场社恐)(1)

与上述网友发朋友圈求助的事情一样,今年24岁的姚丽丽,硕士毕业后来到一家外企公司工作。去年年末,国外的一些大老板及董事都飞来上海参加年会。她一个小姑娘从没见过那样的场面,所以去请教资深的同事,却没有人肯对她说该穿什么比较适合。于是她就以清新自然的面貌出现在年会上,用阿桑娜短袖衫配麻质长裤。结果到现场一看,发现自己穿得太随便了。后来她就躲在角落里拼命灌饮料,来释放自己当时的压力

还有一次在同事聚会上,大家都在讨论欧洲杯谁能进球最多,姚丽丽也加入了其中。然后她被聚会上的铁杆球迷批驳得体无完肤,最后,他们之中始终一言不发的一位男士大声说:“女人知道什么是足球吗?一个个不懂装懂。”当时,深感遭遇“社恐”的丽丽,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职场恐惧症的克服(如何应对职场社恐)(2)

还有一个职场人士参加职场酒局遭遇“社恐”的例子。王莉在一家大型房地产企业做财务,每天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对着电脑,加班也是常态。她注意到,同事之间的交流仅限于工作,下班后彼此很少联系。

她把这种现象理解为眼下在年轻人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社恐”,即社交恐惧。事实上,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习惯于网络交流的年轻人的一种通病。王莉在公司午餐时,会尽可能自己一个人刷卡吃饭,因为如果同事坐得很近,又没话聊,还得绞尽脑汁想个话题避免尴尬。

最典型的是参加酒局,对“社恐”青年而言,更是痛苦的经历。王莉曾被领导叫去参加与其他单位的饭局。听说王莉能喝一点酒,领导高兴地提议,让王莉“打一圈”,即给全桌每一个人敬一次酒。这让她格外痛苦,举起酒杯憋红了脸也张不开嘴,最后还是没办法,硬着头皮敬了一圈,但领导似乎对她的表现不满意。此后,再有饭局,她总是找借口说身体不舒服或者家里有急事等理由拒绝。

职场恐惧症的克服(如何应对职场社恐)(3)

其实在职场上,很多年轻人也反映与王莉有类似的感受。一名网友说,自己不是不能喝酒,而是喜欢喝酒,但是在公司饭局、同事聚餐那种场合,他不愿意喝,他不喜欢那种令人既感到尴尬又感到恐惧的场合,更不喜欢大家一起给领导敬酒、陪领导尬聊的感觉。

该网友介绍说,他的领导爱喝酒,但好在不强迫下属喝酒,可最大的问题是,领导一喝多话匣子就收不住,在酒桌上先讲自己几十年的从业经历,再给年轻人“上课”,有几次甚至讲到了深夜两点多,这种场合带来的“社交恐惧”,让这位朋友每每想起心里都感到害怕。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时下职场“社恐”已经成为许多职场人士口口相传的热门词汇,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社交恐惧症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疾病。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理查德·格里的《关于全美国恐惧症共病率制作的调查报告》显示,在美国社交恐惧终生患病率为13.3%,多在17~30岁发病。而社交恐惧症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会使患者职业、学业竞争处于劣势、生活质量低、人际关系差、收入低、自我拘禁或禁锢。据统计,社交恐惧症患者成功从大学毕业的可能性比常人低10%;薪酬比常人低10%;从事高技能、高报酬工作的可能性比常人低14%。

那么职场人士遭遇职场“社恐”后该怎么办呢?笔者认为,虽然不一定每个“社恐”的人都会发展成心理疾病,但上班族的日常“社恐”也妨碍着他们的职场沟通和职业发展道路。有鉴于此,患有职场“恐惧症”的职场人士,不妨试用一些小措施来缓解社交紧张情绪:

一是平和看待自己,既不贬低自己也不高看自己,如果自视过低,则会滋生自卑情绪,甚至会形成讨好型人格,从而迷失自我;如果对自己要求过高,则可能产生挫败感,容易患得患失。

二是如果害怕和人发生目光接触,在交谈中可以把目光投到对方两眼中间,这样做既不会失礼,还能很大程度上减轻紧张感。也可以观察别人是怎样与人交往的,学习他人的眼神接触、语音语调、姿势体态。更重要的是重建认知,要相信周围的人不会因为你表现得紧张而看不起你。即使有时候觉得表现得有些笨拙,但是其实你没那么重要,周围多数人并不会在意。

三是在职场上要认清自己。我们从外界的反馈中,可以建立对自己的认知,但这些反馈带有社会标准。比如说,人们会觉得共情力比较强的人是内向的,但是通过看书和交流,所了解到的共情力强是因为容易感受到别人的情绪感染。而在适合自己的场景中认清自己,则会让自己的内在变得更稳定,既能学会与人交流,也能降低恐惧感。为此,为改变自己应该多去各种场合练习,坦诚地跟别人沟通,这样可以让自己更自信。

针对一些职场人士的“职场恐惧症”,有心理学家指出,现在职场因多种因素导致的“恐惧症”,其实是一些职场人士心理失衡的反应。尤其每到年终的时候,职场中人一年累积下来的压力到达顶点,而此时往往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时候。一旦自己没有成功的话,因“恐惧症”而引发的焦虑、烦躁情绪也就在所难免。

但是“心态决定一切”。专家认为患有“职场恐惧症”的职场人应正视现实,在不能控制这种情绪出现的时候,可以调动自己可利用的资源制订计划,把焦点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根据自己所找出的造成自己恐惧的原因,制定有效方案克服恐惧,慢慢让自己的心态变得好起来。同时,不要忘记寻求上级或可信赖的同事、亲友的帮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