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追寻朱自清先生的那片荷塘)

朱自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追寻朱自清先生的那片荷塘)(1)

近春池塘,繁荷似锦

水木清华,风香满池

今日,正是观荷节

我们追随朱自清先生的步伐

带你领略清华园里的荷塘美景

让我们一起欣赏荷花的曼妙身姿

用心体会

朱自清先生与荷塘的动人故事

朱自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追寻朱自清先生的那片荷塘)(2)

观荷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又称荷花生日、观莲节,流行于江南水乡、荷塘连片的地区。由于荷花要到夏季才开放,因此,古时人们将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定为荷花生日。

今年的观荷节,以公历计算则是8月13日,这个日子或许并不引人瞩目,却值得清华人关注。因为今年的观荷节与朱自清先生的忌日仅相差一天

朱自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追寻朱自清先生的那片荷塘)(3)

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先生于1948年8月12日与世长辞。朱自清先生与荷花,在人们的印象中是难以分割的。先生的名篇《荷塘月色》脍炙人口,先生的荷塘也令无数人心驰神往。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观赏清华园的荷花,自有一番特别的意义

朱自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追寻朱自清先生的那片荷塘)(4)

01

荷意:朱自清先生与清华荷塘的情缘

在清华园中,有两处著名的荷塘,一处是近春园荷塘,另一处则是工字厅后的“水木清华”。而且,两片荷塘都与朱自清先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夏日的荷叶,如亭亭的舞女的裙,托举的荷花如明珠、如星星、如美人。生活在园子里的你,或许曾数次经过两处荷塘,或许对荷塘殊少措意。如果有机会,不妨乘着观荷节的闲情雅致,认真赏一赏荷花的曼妙身姿,用心体会一下朱自清先生与荷塘的动人故事。

近春园荷塘:「荒岛」故园,重焕生机

今天的清华园内,俨然有一处别具一格的“园中之园”,是为近春园。近春园构造别致,曲径通幽,一片水塘环抱着池中一岛,花草与水波相映成趣

近春园历史悠久,相传它曾是咸丰皇帝奕詝做皇子时的居所,彼时园中繁荷似锦。不幸的是,近春园在清朝同治年间因重修圆明园而被拆毁。荷池因无人管理遂积满淤洉,荷丛也逐渐荒芜。清华建校早期,近春园仍然荒凉,人迹罕至,故在清华老校友口中有“荒岛”之名。

朱自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追寻朱自清先生的那片荷塘)(5)

1948年8月,在朱自清先生逝世后,清华中文部师生为表缅怀,于强斋后土坡上建一草亭(大致位于今近春园东北隅),冯友兰先生为草亭亲题“荷塘月色”,以纪念朱自清先生乍现的生花妙笔。随着校园改造,简陋的草亭已无处寻觅。但一些人相信,近春园荷塘正是赋予朱自清先生创作灵感的那片荷塘

朱自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追寻朱自清先生的那片荷塘)(6)

如今的近春园荷塘

朱自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追寻朱自清先生的那片荷塘)(7)

朱自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追寻朱自清先生的那片荷塘)(8)

荷塘月色亭

如今的近春园,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盎然,成为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近春园内有一座“荷塘月色亭”,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为纪念朱自清先生所建。亭中“荷塘月色”四字集自先生的手稿,似乎昭示着此处便是先生心中的那片荷塘。

曾经满是淤泥的池塘,仿佛是那个动荡时代的缩影。高洁的荷花破泞而出,就像以朱自清先生为代表的一代清华学人为民族前路奋斗的雄心壮志

朱自清先生一生向往光明和进步。抗战胜利后,朱自清愤懑于国内政局,支持青年学生的爱国民主运动。他生活清苦,却一身正气,临终之际,先生只嘱托了两件事:一是把中文部学生的试卷交付给同事批阅;二是告诉家人,他已经签名拒绝“美援”,不要再买国民政府配售的美国面粉。毛泽东主席曾称赞朱自清先生,“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水木清华荷塘:「仙居」胜景,人文传承

若是列举清华园内人文气息最浓郁的地方,工字厅后的“水木清华”一定榜上有名。自清华建校以来,工字厅一直是校园内的核心区域。作为工字厅的后园,“水木清华”的设计独具匠心。主体是遍布荷花的池塘。林山四时变换,环拢一汪秀水。在清华老校友的记忆中,“水木清华”才是名副其实的“荷花池”,无论是优美的景色还是热闹的环境,都远非近春园荷塘所能媲美。

朱自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追寻朱自清先生的那片荷塘)(9)

水木清华荷塘

1978年,为纪念朱自清先生逝世30周年,清华大学将水木清华荷塘东侧的迤东亭改名为自清亭,与纪念闻一多先生的闻亭遥相呼应;在荷塘西北侧则立起一尊朱自清先生的塑像,先生的目光凝望着自清亭,见证着新时代清华传承的厚重人文底蕴

朱自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追寻朱自清先生的那片荷塘)(10)

朱自清雕像

朱自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追寻朱自清先生的那片荷塘)(11)

自清亭

朱自清先生,是一位文学大家,更是一位真正的学者。他曾自白道:“胡适之先生在《我的歧路》里说:‘哲学是我的职业,文学是我的娱乐’;我想套着他的调子说:‘国学是我的职业,文学是我的娱乐’。这便是现在我走着的路。”面对悠久的中华文化,先生怀着一腔热忱,又有兼容并包的态度:他不仅研究古典文学,同时热衷新文学的创作;不仅有会通古今国学之积淀,又提倡阅读外国经典文学。也许,在朱自清先生的心中,希望开拓一片更广阔的文化花园,来汲取各方菁华。

因此,让“水木清华”继续承载朱自清先生的宏愿,伴着清华大学继续前进,或许是为自清亭选址的深意。

“清华”二字本身即具丰富的人文内涵,“清”有纯洁、安详之意,“华”有茂盛、希望之意。唐代诗人张九龄在诗中有“清华两辉映,闲步亦窥临”的佳句,王国维先生在词中写下“一声鹤唳,殷勤唤起,大地清华”。“清华两辉映”,是一种理想的校园气氛和文化,“大地清华”,则更像是清华人胸中的理想。臻于清华之境界,何尝不是朱自清先生希望看到的呢?

02

追迹——探寻“荷塘月色”

如果你是一位有心人,想要找寻“荷塘月色”的原址。朱自清先生的文章中可能暗含了不少线索。让我们一起回到先生漫步的那夜:

向上滑动阅览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

这句话说明朱自清先生时常经过荷塘。当时,朱自清在清华园的住所是“西院”,与近春园荷塘毗邻。而“水木清华”荷塘靠近其上课的地点(时称“三院”)。因此两片荷塘均在朱自清先生的必经之路上。

朱自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追寻朱自清先生的那片荷塘)(12)

“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这句话暗示夜晚荷塘环境幽静,人迹罕至。相比较而言,有“荒岛”之称的近春园荷塘似乎更符合先生描写的环境。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这句话称荷塘“曲曲折折”,实际上点出了荷塘的形状。“水木清华”荷塘形状比较工整,倒是环状的近春园荷塘更有“曲曲折折”的意蕴。

此外,朱自清先生的亲友同事也有相关的回忆。他们多认为近春园的荷塘是《荷塘月色》所描绘的景象。

向上滑动阅览

陈竹隐(朱自清先生夫人)

“就是那个地方嘛(指近春园荷塘)……我和佩弦(朱自清)没结婚时,就相识,我常到他家里去玩,那个池子里种着白荷,这是我亲眼看到的。文章里写的不是白花吗?”

王力(北大中文系教授,曾为朱自清先生同事)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我也记得写的是荒岛北围一带。但荒岛的名称不雅,现在应该改一改……”

王瑶(北大中文系教授,曾是朱自清先生的学生、同事)

“朱先生《荷塘月色》所写者,确为西院旁边之荷塘,非工字厅后之荷池。”

汪瑞华(清华大学中文系1948届毕业生)

“就是荒岛,我们当年听朱先生说过,所以草亭才建在那里的……”

其实,我们不一定非要对荷塘的原址追根究底,因为朱自清先生的荷塘已经成为一种意象,是清华人文精神中一抹独特的颜色

今天的我们再去赏荷,无论是到近春园,还是到水木清华,弥望的都是田田的叶子

不妨让脚步慢下来,幻想朱自清先生曾经在园中的清雅风姿,氤氲的荷香飘入脑际,将思绪缓缓推向远方……

参考资料:

[1] 陈孝全:《朱自清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黄延复、贾金悦:《清华园风物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3]《又见朱自清与荷塘月色“清华风物”》,搜狐网。

[4]“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荷塘在哪里——考证《荷塘月色》出处”,新浪博客。

来源 | 清华研读间

文字 | 唐子阳

图片 | 苑洁 杨丽英

编辑 |李冲 龙腾 赵姝婧 苑洁

朱自清先生是个怎样的人(追寻朱自清先生的那片荷塘)(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