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标题常见错误例析(公文主体中标题和正文最易用错的词句解析)

我们这里用市政府统一开发的OA办公平台,辖九县二市,所有党政机关、国企均用这个平台,其中用得最多的就是收发文功能。

在平台上登记文件时,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原件有误,以此件为准)XXXX”的文件,究其原因,是因为发文前未仔细校对,等发现问题后撤回文件,修改后又重新发出。

公文标题常见错误例析(公文主体中标题和正文最易用错的词句解析)(1)

有一次,我见过一个部门反反复复修改文件,两天内同一文件发出了五次,当然,我们登记流转了五次,领导也批阅了五次。

因为我习惯把明确报送材料的文件下载到电脑上,做成书签随时提醒,用下载的原文件和“(原件有误,以此件为准)XXXX”的文件对比了几次,发现多半是公文正文中的逻辑性错误。

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讨公文正文中最易用错的词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公文标题常见的错误

(一)请示的常见错误。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提出请求的一种公文文种,下级只能在上级机关的职权范围内报请需要批准的事项。请示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的请示》。

示例:

错误1:《××××关于请求×××××的请示》

正确1:《××××关于×××××的请示》

解析1:请示已包含请求的意思,所以删去“请求”

错误2:《××××关于解决×××××经费和协调解决XX事宜的请示》

正确2.1:《××××关于解决×××××经费的请示》

正确2.2:《××××关于协调解决××事宜的请示》

解析2:从示例可以看出,该请示涉及一文多请。请示要坚持一事一请,请示事项必须明确、具体、可行,不能多头请示,应主送主管机关,其他确需了解请示事项的领导机关采取抄报的方法处理。

公文标题常见错误例析(公文主体中标题和正文最易用错的词句解析)(2)

(二)批复的常见错误。有请示就会有批复,批复是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

批复的发文单位即行文主体,既不能不写,也不能随意略写或简化。

批复的事由大致有两种写法,一种是用表示关联范围的介词“关于”加上批复的事项来表述,如《×××关于××××的批复》;另一种是在“关于”和批复事项中间再插入一个表态动词“同意”来表述,如《×××关于同意×××的批复》。

示例:

错误1:《××××关于×××的请示的批复》

正确1.1:《××××关于×××的批复》

正确1.2:《××××关于同意×××的批复》

解析1:批复就是为了批示请示的,所以不用把“的请示”写入批复的标题,而是直接写请示或批复的事项。

错误2:《××××关于对×××的批复》

正确示例同上1.1~1.2。

解析2:“关于”和“对”都是介词,两个都用会造成连用,文种前已经写明请示或批复事项,直接加上文种即可,“对”字纯属多余,应删除。

(三)标题文种使用不当。原来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公文种类有13种,新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文种为15种,增加了“决议”和“公报”,同时将“会议纪要”改为“纪要”。

15种公文文种: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示例:

错误:《×××关于×××工作的情况汇报》

正确:《×××关于×××工作情况的报告》

解析:情况汇报不属于公文文种,所以应使用“报告”

公文标题常见错误例析(公文主体中标题和正文最易用错的词句解析)(3)

二、公文正文常见的词句错误

(一)引文不规范。公文撰写中如引用了相关文件内容,应予注明,注明的方式是:先注明文件标题,后注明发文字号。常见的错误主要有:引文标题内容不全、只引标题未引发文字号、只引发文字号未引标题等。

示例:

错误:根据××〔2021〕3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

正确: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的通知》(××发〔2021〕36号)精神...

解析:发文机关是公文标题的要素之一,要放在书名号里;引文应先注明文件标题,后注发文字号;“文件精神”中的“文件”两个字纯属画蛇添足,因为我们引用的本来就是文件。

注意:文中多次引用同一文件,第一次引用应引用完整的标题和发文字号[发文字号用圆括号“()”括住],再次出现时可直接引用发文字号。

公文标题常见错误例析(公文主体中标题和正文最易用错的词句解析)(4)

(二)机关名称前后不一致

示例:在公文正文中,单位名称第一次写市卫健委,第二次写市卫生健康委,第三次又写市卫健委,名称前后应保持一致,且要用规范性简称。

(三)正文缺少标点符号

示例:“当否,请示”“此复”“特此报告”等,成文日期前都属正文部分,正文结束要用句号。如:“当否,请示。”“此复。”“特此报告。”

(四)公文正文中最容易混淆的词组

1.权利和权力。“权利”表示依法享受的利益。“权力”表示政治上的强制力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应享受的利益,后者则单指政治强制力和支配力,不一定包括利益。

2.截止和截至。截止2021年9月27日,应将“截止”改为“截至”。截止表示事项已停止,后面不能直接加时间,除非加上“到”或“至”;截至表示该事项还在继续,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前,如:“截至2021年9月27日,完成××事项××件”。

公文标题常见错误例析(公文主体中标题和正文最易用错的词句解析)(5)

3.其他和其它。在法律法规和公文中统一用“其他”,不用“其它”。

4.启用和起用。启用表示开始使用,如:启用印章、启用新域名;“起用”的对象特指人,表示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领导。

5.期间和其间。“期间”前面必须有指时间的词语,不可单用,须加前缀。如:上班期间,大会期间。“其间”可单用,如:其间,于××年××月××日在××函授班学习。

6.制定和制订。“制定”的意思是“定出(法律、规程、政策等)”,使用对象多为比较复杂、正式、规范、规模较大的规划活动等。例如:制定××条例。

“制订”的意思是“创制拟定”,使用对象多为相对问题简单、单项性、短期、规模较小的规划活动等。例如:制订××工作方案。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各位打工人在日常处理公文中应多领会多学习,保证公文质量,避免反反复复修改。

如有疑问,可以留言,大家一起交流学习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