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好动(金鱼玲珑活泼)

金鱼好动(金鱼玲珑活泼)(1)

小时候在南方一座炎热的城市南宁生活,逛公园是几乎唯一的娱乐活动。在公园最喜爱看金鱼。

曲径院舍里,有鱼池鱼缸,可以看到散开长裙,吊着大眼泡的金鱼清凉游曳,炎热的天气似乎也清凉起来,“岁月不居,五十忽至”之后,看着镜子里自己双层眼袋,就想到金鱼,只是没有金鱼美感。

后来随母亲迁往更偏远的小地方百色生活。家里也养金鱼,那时没有宠物这个词,金鱼是母亲从南宁带到百色的,百色彼时是个小县城,没有这种“奢侈”之物,我至今也没弄明白那么远的距离,把活的养在水里的金鱼带到几百公里外的另一座城,母亲是怎么做到的。

养鸡养猫养狗都有用,有蛋,可食,可捕鼠,可护院,养金鱼没用,只能看。金鱼是无用之物,就有了美学意味,金鱼是最早的美学之物。

家里还有一个糖果铁皮罐,四面绘有五彩斑斓的金鱼,我曾经这么描写:“大眼泡,黑眼珠,红唇翘嘴,丰腴身体,兀然收窄的细腰,又撒开袅娜蓬松的裙尾,红鳞白肚,无限风情。这是我最早启蒙的美学教育,以至以后寻美,大体不脱离这个标准。”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可小觑,后来发现远非我一人有此观感,明人小品说:“俯槛临之,真如远望美人,虽寂无声息,殊可喜也。”

金鱼图案与鱼缸里的金鱼几乎一摸一样,栩栩如生,还有同具美感的是吴作人的金鱼图,墨色浓淡相宜,不管朝哪个方向,转身扭腰,裙尾永远散开飘逸,不休不眠。

金鱼也是要睡觉的,悬在水中如悬半空,静止不动,圆嘴不停吞吐,如人之鼻噏,生之本能。这个静止却并不是绝对静止,偶尔会摆一下尾,动一下腰,所以我睡觉常左卧右卧换着,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从小养金鱼,看金鱼,几乎就以为自己是金鱼了。

读宗白华《美学散步》,对于意境之说,对于古典美学之论“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金鱼。金鱼不能跃。鲤鱼、鳟鱼等等在河溪中博浪的,才会跃,夏日荷花万里,鱼儿从水中跃起,啄食荷花,还有那为生命基因所驱,溯回产卵生育的,都带有勃勃生机,跃起生命之美。金鱼不会跃,也没有空间跃,动感不足,然我还是觉得美学中的“鱼跃”形象不能排斥金鱼,至少是之一,这是我的固执。

芭蕾舞《天鹅湖》中那白裙女子的空中劈腿一跃,不像鲤鱼,不像鳟鱼,像金鱼。在鱼类中,我以为金鱼最具美学形象。

金鱼天生就是给人欣赏的,为此专为金鱼制作了金鱼缸,全方位无死角,金鱼之姿任尔看。家里宽口陶缸架个小假山,杵个姜太公垂钓小陶人,一杆无线,空钓水中鱼,我便以为渭水里的鱼是金鱼。或者是金鱼的先祖红黄颜色的鲫鱼,彩色的鲫鱼在阳光下闪耀夺目。《述异记》:“晋桓冲游卢山,见湖中赤鳞鱼,即此鱼也。”

文王远远眺望朝歌,一定为鱼之凭空出水,炫丽闪耀而吸引,那点彩虹移动他的目光,之后才注意钓者,《武王伐纣平话》:“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于是太公威名远播千年,进而封神,骄傲如李白者,也以之为榜样,“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门,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鵕兔何足言”。鱼儿引出姜太公,鱼儿便要隐退了。隐退的是金鱼。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这个鱼不是金鱼,金鱼没那个本事与熊掌并列而为圣人所欲,不能食用的鱼也不为人所欲,金鱼已经隐退。退居民间,退居水塘鱼缸,与童子嬉戏,是金玉满堂,与荷花嬉戏,是金玉同贺。

金鱼有同科目兄弟叫鲦鱼,是个哲学家,游曳于濠水,出游从容,桥梁上庄子和惠子对着鲦鱼进行了一场趣味盎然且伟大的对话。“子非鱼”的题目和快乐闪耀千古,我想鲦鱼是快乐的。而金鱼本身无所谓快乐,它是使人快乐,简单地快乐,不需要思辨。杭州六和塔下开化寺,寺内金鱼池有放生的金鱼,宋初诗人苏舜钦来看鱼,“沿桥待金鲫,竟日独迟留”,快乐得忘了时间。

也许庄子和惠子看到的是金鱼,不会辩鱼乐不乐,人知不知;而是辩人乐不乐,鱼知不知。

如此,金鱼将从美学对象转变为美学主体,金鱼将构筑自己的美学观。

金鱼好动(金鱼玲珑活泼)(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