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袋里面的保鲜卡(食品袋里的小卡片为什么能保鲜)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所有

撰文 | Mirror

食品袋里的小卡片为什么能保鲜?

食物袋里面的保鲜卡(食品袋里的小卡片为什么能保鲜)(1)

图源:小编拍摄

食品保鲜根本上是要抑制微生物生长,因为是食物,还得避免影响人体健康和食物风味。

除了可以加热杀死微生物、低温抑制微生物生长,常温保存的食品更多的是用隔绝氧气的保鲜方式,包括真空包装、往包装里充氮气等。

很多食品包装袋里还会放一包保鲜剂,通常是装在小纸袋里的粉末或颗粒。它们大多是脱氧保鲜剂,比如铁粉或亚铁盐,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断掉霉菌的氧气供给,这样就能阻止霉菌生长。

但是在面包、蛋糕等烘焙食品包装里我们更经常见到的是一种保鲜小卡片,那保鲜剂装在哪儿呢?

食品保鲜卡用的是吸水性强的硬纸片或布片,卡片作为载体吸收保鲜剂,比如酒精这类不会污染食品的抑菌试剂,外层覆盖薄膜,印上说明文字。

卡片上的酒精在包装里挥发,达到0.7%以上的气体浓度就能对蛋糕、面包起到很好的防霉效果,打开后也能很快挥发消散。而且卡片相比粉状试剂,被熊孩子误吞食的概率也更低。

洗涤剂泡沫越多清洁力越强吗?

食物袋里面的保鲜卡(食品袋里的小卡片为什么能保鲜)(2)

图源:Pixabay

起泡丰富的洗涤剂总给人一种清洁力更强的感觉,但二者并无必然联系。

无论是洗洁精、洗衣液还是洗发水,洗涤剂中起去污作用的都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分子可以“做媒”,为原本不相容的两种分子牵线搭桥。

比方说,直接用水洗油脂洗不干净,这是因为水油不溶。而表面活性剂分子一头亲水、一头亲油,就能让水带走油。换种说法,就是表面活性剂降低了水-油界面间的张力(同类分子的内聚力),给了油脂分子和水牵手的机会。而这项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表面活性剂的去污能力(脱脂力)。

表面活性剂不仅能降低水-油界面的张力,也能降低水-空气界面的张力,让水分子在空气分子闯入后,能“和气”地将其包裹起来,而不是急着去和同伴抱团,使泡泡破裂。也就是说,起泡能力看的是洗涤剂让水和空气成功牵手的能力。

正因为去污能力和起泡能力是洗涤剂的两个独立性能,所以才会出现,有的洗涤剂去污能力强,但起泡量不大,比如月桂基葡糖苷;另一些(如多数氨基酸类洗涤剂)则是反过来。

这两个性能都不是越强越好:泡泡虽然带点辅助清洁效果(阻止污物沉降回物体表面),但太多了也难冲干净;而过强的去污力容易伤到皮肤的天然保护层。所以洗涤剂的成分需要根据具体用途调配。

猴子的腮帮子为什么那么鼓?

食物袋里面的保鲜卡(食品袋里的小卡片为什么能保鲜)(3)

图源:Wikipedia

说到腮帮子鼓,大家都会想到仓鼠——塞完吃的,脸能大几倍。它的腮帮子里藏着叫做“颊囊”的囊状结构,弹性很好,特能装。

食物袋里面的保鲜卡(食品袋里的小卡片为什么能保鲜)(4)

仓鼠鼓鼓的腮帮子 | 图源:Wikipedia

不只是仓鼠、花栗鼠等啮齿类动物有这样的“囊袋”,鸭嘴兽、考拉,以及大多数猴子也有。

食物袋里面的保鲜卡(食品袋里的小卡片为什么能保鲜)(5)

冠毛猕猴的颊囊延伸到了脖子 | 图源:Wikipedia

所以在动物园里你会看到有的猴子腮帮子特别鼓,里面装的都是吃的。

为什么要装这么多吃的?

仓鼠、花栗鼠这么做的原因很明确——“吃不了就兜着走”。动物没有提袋和包包,只能靠自己把多余的食物带到安全的地方享用,或者储备起来,饿的时候再吃。毕竟觅食不易,干饭鼠怎么会浪费?

食物袋里面的保鲜卡(食品袋里的小卡片为什么能保鲜)(6)

花栗鼠:别拦我,我还能再吃两口 | 图源:Wikipedia

猴子也会如此,尤其是当它们在地面上觅食时,快速收集完然后爬上树慢慢享用,可以降低被捕食者抓住的风险。猕猴亚科的某些种类还会在颊囊里预先消化食物,以补偿肠胃消化功能的不足。

西瓜籽为什么

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

食物袋里面的保鲜卡(食品袋里的小卡片为什么能保鲜)(7)

图源:Pixabay

切开西瓜,总是有的地方籽多,有的地方籽少,最中央更是一颗籽也没有,这说明西瓜籽并不是随机散布的。

食物袋里面的保鲜卡(食品袋里的小卡片为什么能保鲜)(8)

图源:Wikipedia

想摸清瓜籽的分布规律就要回到西瓜还是朵西瓜花的时候。和其他大多数果实一样,西瓜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那时的种子还只是雌蕊子房内受精的胚珠,正是胚珠所在的位置决定了西瓜籽后来的位置。

食物袋里面的保鲜卡(食品袋里的小卡片为什么能保鲜)(9)

花的结构示意图(非西瓜花) | 图源:维基百科

雌蕊由一片或多片心皮构成,后者本质上是变态的叶。看看豆科植物比较简单的雌蕊结构你就能明白——变态的叶内卷成了一个腔室,合上的那道缝叫做腹缝线,胚珠沿着这道线分布。从豆科植物的雌蕊结构中已经可以看出豆荚内豆子的排布模式。

食物袋里面的保鲜卡(食品袋里的小卡片为什么能保鲜)(10)

一片心皮内卷成雌蕊

瓜类所属的葫芦科植物雌蕊结构更复杂,一般由3个心皮合成。

食物袋里面的保鲜卡(食品袋里的小卡片为什么能保鲜)(11)

有典型3心皮结构的甜瓜 |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胚珠依然是沿腹缝线(心皮边缘)分布,但这些腹缝线并没有向中央闭合,而是和旁边心皮的腹缝线相连。这就是为什么西瓜中心没有籽,而是一列列分布在周围。

食物袋里面的保鲜卡(食品袋里的小卡片为什么能保鲜)(12)

分布在腹缝线上的瓜籽 | 图源:pxfuel

胚珠着生的部位叫做胎座,它连接着胚珠和心皮,像胎盘一样为种子供给营养。我们吃的瓜瓤大部分都是胎座(侧膜胎座),还有少部分心皮内层发育而来的内果皮,只是因为胎座太发达了,模糊了心皮间的分界线。

食物袋里面的保鲜卡(食品袋里的小卡片为什么能保鲜)(13)

侧膜胎座:多个心皮边缘内卷相连,胚珠排在腹缝线上

几个世纪前的西瓜胎座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就能明显看出种子的排布模式。

食物袋里面的保鲜卡(食品袋里的小卡片为什么能保鲜)(14)

17世纪的西瓜油画 | 图源:Wikipedia

问:那要如何完美避开所有瓜籽呢?

答:吃无籽西瓜呗。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无标注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资料储存于石墨:

https://shimo.im/docs/8qWqJrvxWY8Y399d

不过瘾?关注微信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把有趣有料的科普一网打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