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腻的汉服时装秀我就看了5遍(被国丝汉服节走秀惊艳到了)

近两年的古装剧,让人失望的不仅仅是剧情,还有千篇一律不用心的服化道。尤其是演员的衣服,除了主角勉强能看过去以外,其他配角的造型只剩下一言难尽。

甚至于,现在的古装剧,用心程度还不如国丝汉服节的走秀。模特们的造型都是精心准备过的,更好的还原了历史文化,可以说比古装剧用心多了。

美腻的汉服时装秀我就看了5遍(被国丝汉服节走秀惊艳到了)(1)

汉服经过上千年历史的洗礼,随着人们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已经不会有人把穿汉服逛街的人视作异类,现在也有越来越多关于汉服的节日。

而国丝汉服节的走秀,真的是太优秀了,每一套服装都很有自己的风格,本期指南就以这些不同的风格为主,带大家领略不一样的汉服魅力。

美腻的汉服时装秀我就看了5遍(被国丝汉服节走秀惊艳到了)(2)

☆娇俏小姐风

年轻的小女孩穿汉服,其实不需要选择太过于华丽端庄的款式,否则就会有一种和自身气质违和的成熟。

在选择汉服的时候,颜色起到的作用是很大的,比如粉色,鹅黄色,浅绿色,天蓝色这些饱和度不高,颜色比较嫩的色系,穿在身上就会显得人活泼可爱,自然而然就可以起到减龄的效果。

美腻的汉服时装秀我就看了5遍(被国丝汉服节走秀惊艳到了)(3)

所以如果想要打造出一种娇俏的闺阁女儿感,就要以饱和度偏低的浅色系为主。

在妆容上,也要选择浅色偏浅的粉色,或者是薄涂一层玫红色。不要选择过淡的裸色,本身服装颜色比较浅,如果选择同样色系很浅的口红,就会显得整个人没有气色。而粉色口红,才能够打造出一种面若桃花的感觉。

美腻的汉服时装秀我就看了5遍(被国丝汉服节走秀惊艳到了)(4)

明制汉服的款式,本身就是比较大气的,看上去比较端庄,所以穿明制汉服的时候,不管什么风格,都可以选择金色的发饰为主,这样才能撑起来明制汉服的大气。当然了,花朵只能作为辅助,而且不能太多,简单一两朵就可以了。

如果想要戴满头花朵的话,就不能穿明制的服装了,唐朝时期的服饰更轻便,大多都是以轻纱为主,和花朵也更加般配。

美腻的汉服时装秀我就看了5遍(被国丝汉服节走秀惊艳到了)(5)

☆端庄千金风

千金风要比娇俏的小姐风更加大气一点,少了一点活泼,多了一些稳重。

因此模特的服装颜色,也更加的大气。金色的上衣加上蓝色的裙子,奢华的配色显得人非常高贵。其实在古时候,金色是一个很常见的颜色,地位和年龄越高的人,金色颜色越重。

美腻的汉服时装秀我就看了5遍(被国丝汉服节走秀惊艳到了)(6)

端庄的千金小姐,不需要穿太重的金色。只是着重突出了上半身金色的花纹,上衣往下的设计不再是丝绸而是轻纱。本身金色就是一个比较“重”的颜色,会把视线都聚集在上班身上。

其实这样对于上半身肉多的女孩子是非常不友好的,会显得很胖。但是下半部分用轻纱代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上半身的存在感,下半身选择高饱和的蓝色,也能转移一部分的视觉重心。

美腻的汉服时装秀我就看了5遍(被国丝汉服节走秀惊艳到了)(7)

所以这套配色是非常值得微胖女孩去借鉴的,如果上半身比较胖,上半身就不要选择饱和度太高的颜色。

美腻的汉服时装秀我就看了5遍(被国丝汉服节走秀惊艳到了)(8)

☆轻巧宋制风

和明制汉服比起来,宋制汉服是更加显瘦的

因为宋制汉服会强调腰线,而且上衣以抹胸开衫为主,让上半身保留一定的漏肤度,看起来会让上半身更加的轻盈。

而且宋制汉服还有一个特点,因为宋朝文人比较多,崇尚简谱。因此服装的配色都是比较低调温和的,大多都是以浅色为主,偏浅的颜色,也的确会显得人比较轻巧,轻盈。

美腻的汉服时装秀我就看了5遍(被国丝汉服节走秀惊艳到了)(9)

所以这种款式,很适合小个子的女孩子穿,不会出现撑不起来的情况。明制的汉服普遍裙摆上没有腰线,小个子的女孩子穿上,就会有压个子的情况。

同时我们在穿宋制的时候也要注意配饰的搭配,服装饱和度高,头饰多以金色为主,这样才会更和谐。

美腻的汉服时装秀我就看了5遍(被国丝汉服节走秀惊艳到了)(10)

服装饱和度偏低,颜色就以银色为主。而且头上的配饰不宜过多,过多会显得繁琐,和服装的轻巧就不般配了。而且穿宋制服装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把腰线提高一点,这样会拉长整个人的身材比例,穿起来汉服也会更加的有美感。

美腻的汉服时装秀我就看了5遍(被国丝汉服节走秀惊艳到了)(11)

如今这个时代,每一场汉服走秀,都是古典与现代的结合,都是大家付出了心血的结果,让我们可以更好的领略到几千年前的美丽。

如果现在的古装剧可以有走秀这么的用心,那么汉服的文化,也一定可以被科普的更好。希望导演们可以多多借鉴这些优秀的造型,把汉服文化发扬光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