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女人的温柔感性 说说齐鲁女人

山东女人的温柔感性 说说齐鲁女人(1)

“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

——诗经《衡门》

- 01 -

古代的中原就是指河南,尤指洛阳中心沿着黄河到两淮的河南地区,河南的四周都同程南蛮、北狄、东夷、西戎,其中山东为东夷,浙江是百越,江苏是荆吴,湖南和广东则是大片的原始地带。 现在河南被地域,以前可是河南地域全国。

山东女人的温柔感性 说说齐鲁女人(2)

到了春秋战国,各诸侯互相兼并,秦以后的中原是指河北山东河南这些平原地区。同时,南蛮、北狄、东夷、西戎的概念又开始往四周围扩,这是个动态的概念。

人们都很奇怪,河南这么大一个地方,怎么从古至今就美女不著称? 周围的齐国美女,燕赵美女,甚至吴越美女,似乎反而比中原正宗有名多了。

不过河南的商丘出过两个美女,一个生活祸害夏姬,一个是把孔子都迷惑的南子。这两个以一抵十。

作为东夷的齐鲁人,属于大汶口文化区,跟中原仰韶文化发源不同。鲁国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男女授受不亲了,像秦国最初还是母系社会。

虽现在山东合称齐鲁,但当初鲁国儒家影响深刻,而齐国民风开放。世界上最早的妓院是管仲在齐国设立,齐国向各国输出美女,甚至孔子出走鲁国,就是因为鲁国郭君和掌权人都被齐国送去的美女给迷惑了。齐国成为霸主,跟美女外交脱不掉关系的。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是出美女著称,如庄姜、宣姜、文姜、哀姜等。很多人搞不清古代齐国和鲁国,通俗说,齐国就是山东靠海的城市。

- 02 -

好了,我们看看古代美女的出生地,我综合了古代的《美人谱》,补了点历史有影响的,再去掉个别只是传说的人物。 古代美女地域分布如下:

夏:

妺喜:山东滕州人(古代非鲁非齐滕国)

商:

妲己:河南省温县(有苏国)(冀州侯苏护的女儿有河北血统)

西周:

褒姒:陕西汉中人

春秋时期: 西施:浙江诸暨人,本名施夷光

毛嫱:浙江人

夏姬:河南商丘 骊姬:山西人

三姜:庄姜、文姜和宣姜,都是春秋齐国人;

战国时期:

赵姬:河北邯郸(秦始皇他娘)

虞姬:江苏沭阳人(项羽老婆)

西汉时期:

赵飞燕、赵合德:江苏苏州人

李妍:河北保定,

赵钩弋:河北河间人

卓文君:四川成都邛崃人

东汉:

班昭:陕西咸阳人

王昭君:湖北宜昌人

阴丽华:河南新野

三国:

蔡文姬:河南开封 杨玉环:四川成都人(祖上是山西芮城人)

貂婵:山西忻州人(非陕西米脂人)

二乔:也就是大小乔(安徽庐江郡人)

西晋:

贾南风:山西襄汾人 东晋:

祝英台:浙江上虞县人 谢道韫:河南省太康县

绿珠:广西博白县

南北朝:

山阴公主:湖北襄阳市

徐昭佩:山东临沂市,徐娘半老的由来

唐朝:

张红佛:浙江湖州人,又名红佛女,红佛夜奔李靖。

武则天:山西文水县

文成公主:山东济宁人

上官婉儿:陕西陕县人

杨玉环:山西永济

虢国夫人:山西芮城县

薛涛:陕西西安人

刘采春:江苏淮安人,唐四大才女之一

关盼盼:江苏徐州人

北宋:

朱淑真:浙江杭州人

花蕊夫人:四川青城人

李师师:河南开封人

李清照:山东济南人

鱼玄机:陕西西安人

周娥皇、周女英:浙江杭州人(李煜的皇后)

明朝

陈圆圆:江苏苏州人 柳如是:浙江嘉兴人

董小宛:江苏南京人

李香君:江苏苏州人

清朝

赛金花:江苏苏州人

可以看出来,从古至今,美女是按社会发展的,中国古代发源和中心是陕西、陕西,山东和河南、河北部分地方,所以古代美女是以河北为主,宋以前,都是以上述地方为主。

但是自宋开始,杭州和四川美女开始崛起,明朝开始,江苏的美女开始喷薄而出。美女名额都被江苏占去了。吴越美女下一篇会单独开讲。

- 03 -

山东妹子脸型介于古代鹅形脸,和现代网红脸之间,比较适中,而且青岛出了不少美女。

我们就按脸型的变迁来看,最代表性的就是古代美的标准,陕西妹子的脸(此部分脸谱均来自网络):

山东女人的温柔感性 说说齐鲁女人(3)

而到现在脸越来越短,都是江苏妹子这样的脸:

山东女人的温柔感性 说说齐鲁女人(4)

山东就取中间值:

山东女人的温柔感性 说说齐鲁女人(5)

而影视明星几个美女都把山东折衷脸型发挥到极致:

山东女人的温柔感性 说说齐鲁女人(6)

山东女人的温柔感性 说说齐鲁女人(7)

山东女人的温柔感性 说说齐鲁女人(8)

山东女人据传说是老是吃大饼大葱的缘故,嘴嚼肌发达,脸颊都是宽而肌肉丰富,但是山东人因为脸型长短适中,所以不难看,如果不是90度的角度,其实看起来还不错。如果是江苏女人脸颊这样,那就是正宗的烧饼脸了。

东三省的跟其他国内地区有点不同。比如辽宁,就是基本都是那英脸:

山东女人的温柔感性 说说齐鲁女人(9)

而吉林的脸最好看:

山东女人的温柔感性 说说齐鲁女人(10)

湖北的脸有点偏圆脸:

山东女人的温柔感性 说说齐鲁女人(11)

福建人长得比较憨厚,脸宽嘴唇厚,看起来朴实:

山东女人的温柔感性 说说齐鲁女人(12)

广东妹子是鼻头宽,最大,但是下巴方:

山东女人的温柔感性 说说齐鲁女人(13)

- 04 -

包括山东人在内,可能都分不清自己古代属于齐还是鲁。其实很简单,能挨着海的都属于齐。鲁国其实就是泰山以南曲埠那一点地。 我们从齐长城可以看出齐国和鲁国分界。

鲁就是现在临祈,枣庄,济宁,泰安,不包括日照。其他都是齐国,齐国最强时候包括徐州和河北的部分土地。

山东女人的温柔感性 说说齐鲁女人(14)

山东女人的温柔感性 说说齐鲁女人(15)

- 05 -

春秋时期鲁国礼仪已经跟后代无多大区别了,男女授受不亲,而齐国就很开放。 鲁国平原适合农耕,齐国每年黄河泛滥冲走收成,不适合农耕,故齐国重商,重渔业,海洋影响很大。

古代美女到模板起于庄姜,这美人的模板也是以后历代审美的参照。

诗经写庄姜美到了什么程度呢: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为啥春秋很多名女人都叫姜,还以为是一家的,或者是美女都叫姜。那是因为姜是齐国的国姓,嫁给别国,比如鲁国,就随夫姓,叫鲁姜,宣姜就是卫宣公的夫人,庄姜是卫庄公的夫人。

齐国嫁给诸侯的有卫庄姜,卫宣姜,鲁文姜,晋齐姜,鲁声姜、鲁穆姜、卫定姜,鲁出姜,鲁哀姜,卫夷姜……

晋公子重耳被后母赶出,流落到齐国,齐国就把女儿齐姜嫁给他,重耳迷得昏天黑地,乐不思蜀。重耳手下不干了,就觉得趁晋国大乱,把重耳骗回国夺权。

这议事被采桑的丫鬟听见了,告诉齐姜,你们猜齐姜怎么做?杀了丫鬟灭口,然后灌醉重耳让他手下运出去。还说了一句有名的话:纵欲怀安,非丈夫之事也。

所以齐国的女人,要不就乱朝事,要么就是贤内助。

卫宣姜,又是一头姜,本来嫁给卫宣公的太子。因为太美,就在迎亲路上,直接被卫宣公抢了儿媳霸占了。后来为保儿子继承王位,把本来应该是自己老公的太子给杀死了。

《诗经 衡门》有云:“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可见齐国美女名声之响亮,春秋时期,男人最高目标就是娶到一个齐女。 齐女不仅仅是容貌姣好。比如中国2000年美女标准都是以庄姜为模版。

齐女都是非常能干,编织经营都不下男,齐国都舍不得长女出嫁,《汉书·地理志》载:“国中民家长女不得嫁,名曰'巫儿’,为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以为俗。”齐国殷商时期是东夷部落。是母系氏族,所以齐国女人主家非常普及。 所以后也有旺夫之说。

齐国女人很强势,很多男人娶不到齐女宁愿入赘。《战国策》载:“太公望,齐之逐夫”。《史记》载:“淳于髡,齐之赘婿也”,

- 06 -

经过战国和秦汉,齐国的美女算是见不到了。 但等到了三国,临沂又称为出美女的地方,三国时称琅琊,曹操的老婆卞夫人,刘备的糜夫人,孙权的王夫人,都是临沂人,特么的谁得天下,都是山东人母仪天下。但是曹阿瞒居然被司马得了天下。

好吧,你说山东女婿三国打了半天天下让外人得去了,但是篡位的司马昭的夫人王夫人是山东郯城人,特么的还是没跑掉山东女婿的手。

接着临沂的美女羊献容,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西晋灭亡后她被匈奴贵族刘曜所得,又成为前赵国的皇后。且不说她是唯一的做过两任皇后的,但是要不是美到极点,第二个皇后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羊献容跟着无能的晋惠帝可遭罪了,八王之乱中经历了五立五废,太特么刺激了,如果哪一王稍微敏感些就掉脑袋了。

据晋书记载:刘曜曾经问羊献容:“我比起你前任司马家的小子如何?”我估计本意是比比床上功夫谁好,但是羊献容回答很得体:“这怎么能相提并论?陛下您是开创国家基业的圣主,他则是个亡国暗主,他连自己跟一妻一儿三个人都不能保护,贵为帝王却让妻儿在凡夫俗子手中受辱。当时臣妾真想一死了之,哪里还想得到会有今天?臣妾出身高门世家,总觉得世间男子都一个模样;但自从侍奉您以来,才知道天下真有大丈夫。”

东女人出名了几百年,一直到晋都是皇后专业户,那么为啥自晋以后就不再闻名?那是因为八王之乱以及随后的五胡乱华,北方汉人被杀差不多了,山东的汉人和大家族都衣冠南渡了。

山东女人的温柔感性 说说齐鲁女人(16)

山东衣冠南渡的大家族有琅琊王氏,琅琊颜氏,琅琊诸葛氏,兰陵萧氏等。

山东女人的温柔感性 说说齐鲁女人(17)

到唐朝。唐政区划分没有山东了。唐是沿着黄河分界,黄河以南的大多数山东地区被划为河南道,黄河以北叫做河北道,没有山东说法。

在北宋属于京东西路、京东东路。南宋山东属于宋金拉据的沦陷区。绍兴和议以后就归金。金人设置山东东路及山东西路,后来就成为现在的山东。

就跟现在的汉人也不是汉朝的汉人一样,现在的山东人也不是原著人,如果山东人还是晋以前的汉人,那山东女人早就是妖孽了。

倒是河南两淮之地,无论衣冠南渡还是金宋相争,都是处于缓冲地带,还是有不少汉人留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