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非遗最新消息(快来看看万宁有哪些非遗项目吧)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源自文化遗产日,是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文化建设重要主题之一。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目的是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万宁,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们了解万宁的一个窗口。今天,和小编一起走进万宁的非遗项目,品味万州传统文化魅力。

万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简介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后安刀锻造技艺

海南非遗最新消息(快来看看万宁有哪些非遗项目吧)(1)

后安刀由于淬火功夫精到,锋利耐用,价格低廉,一直在海南享有盛名,鼎盛时曾饮誉海外。它一度远销岛外甚至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海南非遗最新消息(快来看看万宁有哪些非遗项目吧)(2)

海南岛的民用刀具中,菜刀、钩刀、剪刀、胶刀大都出自于后安,就连早些年广东、广西等省区的农用刀具,好多也都是后安出品的。而官家传承了四代的“正福利”刀具是地地道道的后安刀,眼下后安镇上的官国云也被公认为是最正宗的后安刀手工锻制技艺传人。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钱铃双刀舞

海南非遗最新消息(快来看看万宁有哪些非遗项目吧)(3)

钱铃双刀舞又名打钱铃或钱串双刀舞,是一种黎族舞蹈,流传于万宁市三更罗镇、南桥、北大、长丰镇、黎族居住地区。

钱铃和双刀是黎族人家保护庄稼免受山猪野兽浸害所使用的工具。在早期的婚庆节日中逐渐形成了对跳和格斗的表演形式,后来增加了赶鬼火,以喷火驱除恶魔,求得平安,最后增加音乐伴奏形成舞蹈。如今,钱铃双刀舞成为了黎族地区婚庆、节日和办丧事后驱鬼“净室”等主要的民间活动项目。

大茂竹器编织技艺

海南非遗最新消息(快来看看万宁有哪些非遗项目吧)(4)

大茂地区属丘陵、半山区地带,荒坡、山地、房前屋后长满竹丛,有麻竹、石竹、二材竹、毛竹,竹类资源丰富,常说“松青竹茂”。早在清代光绪年间(1875-1808)大茂旧铺村村民已学会编织竹器技艺,他们从山坡上将竹采集回来,经过加工处理,编织成各式各样的生产农用竹器具和生活用具等器具。

除满足本地农民使用外,每逢周边墟市集市日、军坡日,大茂农民都挑着自己编织的箩筐、粪箕等竹器上市出售。价格低廉,轻巧实用的竹器,深受周边群众喜爱;有时外地群众特地聘请大茂地区编织竹器师傅到家来编织竹器用具。大茂镇生产的竹器用具除满足供应万宁市外,还远销全省各市县。

盐墩煮盐技艺

海南非遗最新消息(快来看看万宁有哪些非遗项目吧)(5)

盐墩村居民全部姓叶,据盐墩《叶氏族谱》记载:明朝末期,盐墩叶氏始祖从福建蒲田迁来盐墩半岛定居,因岛上缺少农田,故世代以煮盐为业,盐墩村也因此而得名,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可是,现在盐墩村的煮盐业已停止了五年多,家家户户盐民将盐田改建为养虾池,发展海水养殖业。加上私人煮盐业技术含量低,即使煮出盐来也不能拿到市场出售,因此盐墩煮盐业已走向濒危。

万宁东山羊养殖与烹调技艺

海南非遗最新消息(快来看看万宁有哪些非遗项目吧)(6)

东山羊产于万宁市万城镇的东山岭,因此得名东山羊。据1994出版的《万宁县志》载:东山羊为“东山三绝”之首,海南四大名产之一。

东山羊的饲养历史悠久,可追述到宋代,历经上千年的优胜劣汰,该羊因长期放牧和食用天然牧草和绿色植物,从而繁衍进化出抗病力强,耐高温高湿、容易饲养,繁殖率高,每年产两胎,每胎可产两羔等特点。

东山羊的食法多样,有红焖东山羊、清汤东山羊、椰汁东山羊,干煸东山羊等30多种名贵佳肴。东山羊全羊宴是万宁的一大地方特色。随着海南国际自贸港的发展,东山羊富有地方特色和风味的名菜,已成为万宁市乃至海南岛一张金色的美食名片。

万宁后安粉汤烹调技艺

海南非遗最新消息(快来看看万宁有哪些非遗项目吧)(7)

据《万宁志》记载:宋代的后安人民就已烹调出后安粉汤,至今约900多年的历史了。后安粉汤的汤底多是以猪骨、胡椒等调味品熬制而成,需要连续熬制4个小时以上;香浓的猪骨汤是后安粉的灵魂,评价一碗后安粉好不好吃,一大半功夫就在这碗汤上;后安粉汤的粉条要筋道十足,猪肉要正宗的本地黑猪肉,还有又酥又脆的炸虾酥,再配上猪肠、粉肠和一颗浓汤中煮熟的海鸭蛋,撒上小葱花、香菜和芹菜沫,吃上一口,美味暖心又暖胃。

随着国际自贸港的建设,后安粉汤已得到消费者的信赖和认可,产业化的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种植养殖、餐饮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推动后安粉汤的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打造成为了万宁“美食天堂”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兴隆咖啡焙炒技艺

海南非遗最新消息(快来看看万宁有哪些非遗项目吧)(8)

兴隆咖啡焙炒技艺,具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重大影响,体现了华侨爱国情怀,是一个具有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的传统技艺保护项目,在中国咖啡发展史留下了自己的芳姿,占有特殊的地位。经过三代人兴隆咖啡人几十年的不断锤炼和提高,形成了一套既原始又充满神秘色彩的焙炒技术,使兴隆咖啡在颜色、芳香、口感上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它的抢救、挖掘、传承、具有重大经济、品牌、营养价值。

万宁文灯(孔明灯)

海南非遗最新消息(快来看看万宁有哪些非遗项目吧)(9)

万宁放文灯的习俗起源于唐末宋初,到了清代中叶的乾隆期间开始盛行,形成地方独特的习俗。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定为“文灯节”。中元节前后,万宁民众都要制作大小不等的文灯连续放飞几个夜晚。放文灯的用意是庆祝太平盛世,为亲朋好友遥寄深情祝福,寄托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万宁风筝

海南非遗最新消息(快来看看万宁有哪些非遗项目吧)(10)

放风筝活动,是万宁市万城、东澳、礼纪、后安等地区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具有悠久的历史。每年农历五月端阳节前后,夏收结束,农事稍闲,且其时风和日丽,正是放风筝的最好时节。万宁地区制作的风筝种类略计有“七星”、“尖尾”、“ 水桶”、“蜈蚣”、“蝴蝶”、“老鹰”、“翁鱼”、“鲤鱼”、“鳌鱼”、“蛤蟆”、“月宫”等。

西门舞龙

海南非遗最新消息(快来看看万宁有哪些非遗项目吧)(11)

西门青龙也称为母龙、平安龙、祖龙,长80多米,直径0.6米,需40多个身强力壮的青壮年人才可舞动。每年元宵节时西门舞龙队都会舞上街头,穿大街过小巷,挨家挨户给居民拜年,送上吉祥祝福,驱邪扶正;或在大庆典活动时受邀进行舞龙表演,望祥龙带来吉祥平安。近此年,西门青龙还经常受邀出行到万宁各乡镇、邻近各市县参加庆典活动,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龙滚军坡节

海南非遗最新消息(快来看看万宁有哪些非遗项目吧)(12)

龙滚军坡节,为每年农历六月廿一日。从农历六月十九日开始,“龙滚军坡节”区别于其他地区军坡节的是不设“抬公”、“祭神”之类的活动,而是以纪念艺人为目的的文明大集市,商贸交流,而且是连系海外亲人的纽带(因为每年都有大批东南亚华侨回故乡过军坡节)。

坝头中医正骨术

海南非遗最新消息(快来看看万宁有哪些非遗项目吧)(13)

坝头中医正骨术的手法结合新鲜中草药剁碎用酒炒热来热熨,敷贴患处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方法,它具有安全,无再创伤,收效快,运用方便,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坝头中医正骨术历经一百八十余年传承至今已有六代,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完善,逐渐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手法结合中草药治疗骨伤科类病的方法,形成了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正骨文化。坝头中医正骨术的传人遍布海南多个市县,对推动海南中医骨伤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也是海南中医骨伤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