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的感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的感悟?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的感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的感悟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

孔子说:“不行仁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困境中,也不能长期处在顺境中。行仁者则安于自己的内心,自然而然地走在人生的正途上,聪明人知道行仁才是符合长期利益的正道。”

【感悟】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本章的内容让我想到之前傅佩荣老师一直提到的“人性向善”的议题。如果人性本善,仁似乎是水到渠成的。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真正的仁者凤毛麟角。因此傅老师才会有“人性向善”的基本论点,以及人应该“择善而固执”的人生目标。说到底,仁是“修出来”的,绝不是轻易就能获取的。有了这个基础,再看孔子的言论,便能理解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是对一个人仁德的考验。得道者知道仁才是唯一的正道,因此便能安于仁。我等未得道的普通人,也不必悲哀,继续朝着正道靠拢就好。

上一章咱们讨论过,仁很少有直接的“功用”,如果要说好处的话,可能就是一个“安”字吧。昨天在B站上听欧丽娟老师讲红楼梦,她提到人在最后闭眼的时候几乎没人关心物质问题;相反,他们会想起曾经伤害过的人、后悔的事。如果我们已经知道终点最完美的结局不过就是一个“安”字,又何必去在乎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呢?如此看来,的确是“知者利仁”呀!

参考资料: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

2.傅佩荣:《傅佩荣译解论语》,东方出版社2012年版

3.王蒙:《天下归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版

4.南怀瑾:《论语别裁》,东方出版社2014年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