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家故事大全(走进雕刻人生聆听)

雕刻家故事大全(走进雕刻人生聆听)(1)

小记者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8月13日,鲤城区实验小学小记者与木偶头雕刻来了一次零距离接触,在江派木偶头雕刻第四代传承人黄雪玲的介绍和演示中,学习这一非遗的前世今生,见证一块普通樟木的美丽蜕变,更在一代代木偶头雕刻传承人的故事里,感受他们的沉心守艺和雕刻人生。

★灵魂的创作

□小记者 朱凌锋(鲤城实小五年级)

通过黄老师的展示,我们感受到了江派木偶头雕刻做工的精细、刻画的细腻和形象的丰富多彩。每个木偶头都需要一刀一刀精细刻画,不仅考验技术,还考验耐心。

到了体验环节,我拿起木头和刻刀,心想这个应该不难,结果很快就被现实打脸了。拿着刻刀,老师告诉我们,刻刀不能用蛮力,要张弛有度,绝不能像画画那样轻描淡写。这回我才真正体会到木偶头雕刻是有生命的,是灵魂的创作!(指导老师:王思怡)

★传承千年的宝藏

□小记者 苏宇恒(鲤城实小五年级)

在古厝里,我们围坐在一起,认真听黄老师讲述木偶头雕刻的历史。为了让我们对木偶头雕刻有更深的了解,黄老师拿出几把刻刀让我们亲手体验。轮到我时,我小心翼翼地拿着刻刀在木头上轻轻地刻着。黄老师见状拉着我的手,一边纠正我的动作,一边让我大胆一点。在她的鼓励下,我勇敢地拿刀在木头上一挑,木屑洒在桌子上,我终于成功地削了一刀。

这次活动,我了解了木偶头雕刻的过程,深深地感受到非遗是祖先流传下来的宝藏,需要一代代不断地传承下去。(指导老师:陈佳玲)

★以刀刻木 以心铸魂

□小记者 陈纪元

(鲤城区实验小学六年级)

泉州的木偶戏闻名世界,精彩的木偶戏离不开木偶,而木偶最具生命力的部分都在木偶头上。这次,我们走进了木偶头雕刻的世界。

黄老师告诉我们,要刻好木偶头,不仅要有扎实的绘画功底,还要结合各种技艺,木偶头雕刻所用的材料、工具都得自己准备。黄老师介绍完后,让我们开始动手体验雕刻。我的小手握着刻刀,没一会就累了,很难想象完成一个精美的木偶头需要多大的耐心。(指导老师:刘燕娥)

★美丽的邂逅

□小记者 卢婉菁

(鲤城区实验小学六年级)

木偶头小巧精致、栩栩如生,被它惊艳到的我充满好奇。这次,小记者团让我有机会了解木偶头雕刻,满足了我的好奇心。

黄雪玲老师由浅入深地为我们介绍了木偶头雕刻的历史、工序等。木偶头雕刻以樟木为原料,施以彩绘,配以服饰。它的雕刻和粉彩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是驰名中外的民间艺术品,更是泉州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黄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近距离感受非遗之美。泉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一定要共同爱护、传承它们。(指导老师:吴婷婷)

★木偶头的魅力

□小记者 吴雨晴

(鲤城区实验小学六年级)

参观中,黄雪玲老师告诉我们,木偶头种类众多,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性格,雕刻木偶头就像在与木偶对话。看着她熟练地拿起刻刀,在樟木上轻松地雕刻出精致的纹路,我们都跃跃欲试。可实际上刻刀又大又重,只削下一小块木头我都要费好大的劲,更别说像黄老师一样雕刻木偶头了!

木偶头样式独特,深受大家的喜爱,木偶头雕刻更见证了古人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我为泉州拥有这项非遗感到骄傲!(指导老师:郑宇梅)

作者:傅蓉蓉

来源: 东南早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