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吃这四种食物聪明又健康(宝宝副食品这样吃)

为长大的宝宝添加副食品,应该只要选择营养的食材,尽量不加调味料就可以了吧?然而只要牵涉到宝贝的健康,爸妈总难免神经小紧张,究竟副食品要何时开始吃?万一过敏怎么办?偏挑食又该怎么办?蜜姐来告诉大家,让Baby营养吃够够,健康100分!

宝宝吃这四种食物聪明又健康(宝宝副食品这样吃)(1)

副食品要从何时开始吃?

关于副食品要从宝宝多大开始吃,听到的说法通常是在宝宝4到6个月大左右,但有人说4个月就喂会比较好,也有人说等到6个月再喂更理想。虽然2个月的时间差距不大,但对于爸妈来说,总是希望给宝宝最完善、最正确的做法,到底怎样才对宝贝最好呢?

宝宝确实在4个月就可以开始吃副食品了,至于有些爸妈想延后时间,应该是担心宝宝出现过敏的问题,其实越早吃越不容易过敏,若是太晚吃(指超过6个月),反而容易增加过敏的机会。

副食品5大正解观念

了解了副食品的分龄建议后,另外还有些很重要却常被误解的观念需要厘清喔!特别提醒爸妈以下几点:

1.不用刻意不加盐巴

许多新手爸妈对于制作副食品,很可能会「闻盐色变」,觉得既然大人都强调「少油少盐」才健康了,对于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的宝宝来说,当然更是通通不加调味料最好,免得宝宝的口味养成重咸,对于幼嫩的肾脏器官也会造成负担…,但其实,盐巴可是属于必要摄取的营养成分之一呢!

由于盐巴中含有碘的成份,而碘是身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所以适量的食用盐巴,事实上对宝宝是有好处的,不但可增加食物的美味、增进宝宝的食欲,也可以让宝宝获取身体所需的营养素。

另外像是橄榄油等健康的油脂类,也是可以适量添加到宝宝的副食品中,因为举凡DHA或必须脂肪酸等,也都是宝宝需要摄取的营养成分喔。

2.过敏的食物长大后仍可尝试

不少爸妈如果发现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通常就是立马封杀,永不食用。其实不一定要做得这么绝,等停止食用一段时间之后,或是等宝宝更大一点,都还是可以再次尝试的喔!

若宝宝食用了某种食材,而出现了起疹子或拉肚子等身体不适的过敏现象,首先就是停止食用一段时间,并视情况严重程度就医。但等到宝宝成长了几个月之后,身体的免疫力调整好了,便可再次尝试看看。因为通常婴儿在1岁前的免疫系统是一个临界点,所以在1岁之前的过敏,不见得在长大后也会过敏。

此外,若爸妈本身或家族遗传有过敏体质,比如吃虾类或海鲜会过敏,可以延后一点再给宝宝尝试,并且初期酌量浅尝即可,试试小朋友的接受程度和反应。若真的发生过敏现象,便先停止几个月不吃,等宝宝较大时再考虑继续试吃。另外还有一个重点是食材务必要新鲜,也不要摆了一段时间才喂给宝宝吃,因为有时候宝宝过敏其实并非体质因素,亦可能是食材不新鲜所致。

3.宝宝不吃就是偏挑食吗?

有时候宝宝也许会把食物吐掉,或是不肯吃进嘴里,这样就表示宝宝有偏挑食的行为吗?

宝宝不想吃的原因其实很多,有可能是生病、喉咙觉得不舒服,或是对于用汤匙进食不习惯,也可能是不喜欢泥状或固体食物的口感,另外当然觉得味道不佳(或缺乏调味)也是有可能,或者单纯因为喜好的因素。

所以宝宝不吃,不见得就是不喜欢,也不能马上归咎是偏挑食的问题,爸妈应该更有耐心的找出原因,并且过一段时间再让宝宝尝试,说不定多试几次,宝宝就愿意吃了。但重点是千万不要强迫宝宝一定要吃下去,如此很可能造成宝宝心理上的阴影,便再也不肯吃这一类食物。

有些较大的宝宝可能会有偏挑食的问题,因此建议副食品在适合的年纪便一定要让宝宝食用,并且多方尝试,便可预防长大后出现偏挑食的状况。

宝宝吃这四种食物聪明又健康(宝宝副食品这样吃)(2)

吸吮奶嘴和汤匙喂食很不一样喔

对于宝宝来说,吸吮奶嘴和使用汤匙被喂食,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因为吞咽动作是不太一样的,所以宝宝在初次尝试副食品时,很可能会用舌头把食物往外推,这不一定表示宝宝不喜欢吃,只是可能还没习惯用汤匙进食并吞咽。因此爸妈千万别急着责怪宝宝挑食,而是应该陪着宝宝慢慢练习,大约一两周之后,宝宝就能吃得很好了唷!

4.1岁前副食品并不能取代母奶

有些爸妈可能会误以为,只要开始吃副食品,就几乎不用再喝母奶或配方奶了,其实在满周岁前,副食品依然扮演着「补充营养」的辅助角色,主要的正餐还是奶类。不过由于宝宝4个月大之后,体内储存的铁质和钙质会逐渐流失,所以需要从食物额外补充营养。然而等到宝宝1岁以后,摄取的食物份量会越来越多,便可以逐渐将副食品当做正餐啰。

5.避免将副食品加入奶类中喂食

对于宝宝满4个月,初期食用米精、麦精等副食品时,有些长辈可能会直接加入奶瓶中和奶类混合,一起给宝宝吸吮,虽然方便,但这样的做法将让宝宝无法练习咀嚼与吞咽的能力。而且若将米精、麦精和奶粉一起冲泡,会让牛奶变得比平常浓稠,宝宝可能不好吸吮,也相对减少了水量的摄取,有可能会产生便秘的情形,或是对肠胃与肾脏造成负担。因此,副食品还是建议使用汤匙喂食宝宝较佳喔!

关于营养品的补充

至于营养品,小朋友需要补充吗?所谓营养品,是针对某些营养素或具有生物活性物质所合成的制剂,用来补充人体因饮食中摄取不足而缺乏的营养。

如果宝宝副食品吃得很好,各类营养素的摄取都均衡足够,原则上是不太需要额外补充营养品的。不过对于一些早产儿,或有慢性肺病和心脏疾病的小朋友来说,就会需要特别补充一些营养品。

此外,若有缺乏特定营养素的情形,比如皮肤干燥角化(缺乏维生素A)、血钙浓度偏低以致骨骼钙化异常(缺乏钙、维生素D)、贫血(缺乏维生素E、维生素B12、叶酸、铁)、凝血异常(缺乏维生素K、钙)、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神经炎(缺乏维生素B1、烟碱酸)、口角炎(缺乏维生素B2)等,或是肠胃功能失调、便秘、过敏等状况,可尝试补充益生菌;而若经由检验发现含铁量不足,可经由医师处方补充铁剂。

营养品可加入饮品中吗?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营养品都可以混合在常温开水或果汁中喂食。如果想提高营养品的吸收率,也可以考虑将钙粉加入果汁中喂给宝宝,因为果汁的维生素C有助于钙质吸收,但要注意钙片不建议和牛奶一起摄取,因为人体对于一次的钙吸收量是有限的。至于乳铁蛋白可添加在配方奶里,增加乳汁中铁的吸收利用。另外若要将益生菌混入配方奶中,也要注意温度需在50℃以下较为适合,以免破坏活性成分。

添加营养品的注意事项

给小朋友添加营养品需特别谨慎,关于服用的剂量与次数,应按照包装上的说明指示,尤其维生素A、D、E、K属于脂溶性维生素,不可服用过量,以免囤积在肝脏内不易代谢。若是B群、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则会比较容易代谢。

维生素主要是有机化合物,大多数人体是没有办法自行合成的,必须从饮食中摄取。但以维生素D来说较为特别,是经由晒太阳会自行合成,因此维生素D也称作「太阳维他命」。此外,有少数宝宝在某些情况下,不建议额外补充维生素,譬如患有高血钙、肾脏疾病的宝宝,如果补充过量的维生素D及钙片或钙粉,可能会让高血钙更为恶化或有结石出现。

最后建议,对于需要服用营养品的小朋友,爸妈可询问医师或营养师,依建议量使用。如果症状没有改善,则需由小儿科医师再做进一步评估。

宝宝吃这四种食物聪明又健康(宝宝副食品这样吃)(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