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步骤(谈记叙文写作的思路和结构)

我们要想让自己的作文打动读者的心弦,不可不注意作文的思路训练所谓思路,就是作者在思索并行文时思想发展、前进的路线理清思路是作者思想认识系统化、明晰化的过程,也是作者对文章的整体构思,如怎样开头,如何承接、过渡,怎样围绕中心把选择的材料组织起来,哪些地方需要为文章下一步发展做好铺垫,哪些地方要与文章的前一部分有所照应,怎样结尾等,予以梳理,使之条理化、文字化的过程这一系列的思索、谋划,即是理清思路的工作理顺思路,非常重要,思路清楚了,才能把文章写得流畅而所谓结构,就是文章的组织构造、布局安排思路是在头脑中的东西,行之于文,便是结构,它是作者思路的外化体现思路与结构紧密相关,思路决定结构,结构体现思路;思路是文章的内在脉络,结构是思路的外在呈现这正像盖房子,对房屋的整体构想相当于“思路”,盖好的房子所体现的构造、样式即为“结构”,而盖房子的过程就是“写作”,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步骤?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步骤(谈记叙文写作的思路和结构)

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步骤

我们要想让自己的作文打动读者的心弦,不可不注意作文的思路训练。所谓思路,就是作者在思索并行文时思想发展、前进的路线。理清思路是作者思想认识系统化、明晰化的过程,也是作者对文章的整体构思,如怎样开头,如何承接、过渡,怎样围绕中心把选择的材料组织起来,哪些地方需要为文章下一步发展做好铺垫,哪些地方要与文章的前一部分有所照应,怎样结尾等,予以梳理,使之条理化、文字化的过程。这一系列的思索、谋划,即是理清思路的工作。理顺思路,非常重要,思路清楚了,才能把文章写得流畅。而所谓结构,就是文章的组织构造、布局安排。思路是在头脑中的东西,行之于文,便是结构,它是作者思路的外化体现。思路与结构紧密相关,思路决定结构,结构体现思路;思路是文章的内在脉络,结构是思路的外在呈现。这正像盖房子,对房屋的整体构想相当于“思路”,盖好的房子所体现的构造、样式即为“结构”,而盖房子的过程就是“写作”。

一篇优秀的文章成功的因素很多,但必然会有一个与内容切合的行文结构。那么怎样进行思路训练?怎样选用恰当的行文结构呢?

一、灵活运用恰当的“顺序”

作文的思路和结构在记叙文中直接体现在叙述和描写的顺序上。什么叫“顺序”呢?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这里举一个最简单的问候做例子:同学们早晨在上学路上碰见了,应该互问:“你早!”晚上放学分手时,应该互道:“再见!”这就是恰当的问候顺序。如果哪个同学早上见面说“再见”,晚上分手说“你早”,就是弄乱了问候的顺序。

这么简单的一个日常问候都要讲究顺序,那么要向别人讲述一件有头有尾的故事,就更不能不注意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了。那么,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应该怎样确定呢?

请看下面这篇作文的开头部分:

升旗

星期一早上,“铃……”铃声响了,庄严的时刻来到了。

同学们飞快地跑到操场上,迅速地排好队伍,准备进行升旗仪式。我作为升旗手,已经提前站在旗杆旁,做好了升旗前的准备。操场上,队伍整整齐齐,同学们胸前佩戴着红领巾,个个精神饱满。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校园,小树披着金纱,在操场旁挺立着,好像也要跟我们一起参加升旗仪式。啊,一切都显得那么庄严,那么肃穆。

……

这段文字的第一句话就突出了升旗的时间是“星期一早上”,接着写了“铃声”,同学们的集合,自己的准备等等,然后,“八点整,雄壮的国歌奏起来了”——这样安排叙述的顺序,显然是根据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变化来写的。这就是时间顺序。除了时间可以作为说话、写文章的顺序外,空间的变化也可以作为写作的顺序,我们叫它空间顺序。空间顺序就是以一件事发生、发展过程中地点的变化来安排叙述的先后。那么,以时间或空间的变化为顺序的记叙文,是否只有一种类型呢?不是的,它可以分为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

(一)顺叙

所谓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进行叙述,先发生的事先写,后发生的事后写;先看见的东西先写,后看见的东西后写。这种顺叙的表达方式,由于与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完全吻合,所以学起来比较容易,只要照着被叙述对象的变化过程如实地写出来就行。同时,也便于读者通过阅读迅速掌握事情发生、发展、结束的全过程。

(二)倒叙

顺叙优点很多,但也不是毫无缺点的。我们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不仅仅是要让读者明白其大致过程,而且还要让读者兴致勃勃地读下去。如果无论叙述什么事,全都采用顺叙,全都从事情的发生说起,一直说到结束,恐怕有时难免会让读者倒胃口。我们常看的一些惊险的侦探影片,它们往往是从坏人作案后的现场说起的,然后通过公安人员的细心侦破,才一步步了解到作案前发生的种种情形。这实际上是采取了“倒叙”的手法。如果采取顺序的方法,从坏人如何准备作案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说起,甚至从坏人如何从一个天真的孩子一步步走上堕落的道路说起,那么,很难使读者或观众对你的叙述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倒叙”则不然,它是将后面发生的事先说,然后再回过头来叙述前面发生的事。

(三)插叙

记叙文常用的顺序除了顺叙、倒叙之外,还有一种插叙。所谓插叙就是在顺叙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一下,插入另一段与之有关的叙述。插叙的文字一般是不能用在开头与结尾的,它总是夹在顺叙的文字里,成为顺叙中必要的补充。

无论顺叙、倒叙、插叙,都要为更好地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束而有选择地加以运用,并不是写一篇记叙文只有这三种叙述方式都用上了才算是最佳作品,怎样叙述最好,完全取决于内容,所以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叙述形式。

二、根据实际采用合理的结构

文章的结构并没有固定的格式,就像人们可以设计、建造出各式各样的房子一样。但文章结构的确立,又都会受到两个条件的制约:一个是生活本身固有的规律,如人物、事件的发展变化总有一个过程,环境、景物的构成总有一定的层次,阐发道理也总会有一定的顺序步骤;一个是文章主旨的制约作用,主旨是文章的“统帅”,文章的结构形式当然也必须为表现主旨服务。文章的结构形式尽管可以多种多样,但一般来说都不能有悖于以上两条。所以文章虽无“定体”,但其结构形式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常见的文章结构模式有“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结合式”。

纵向结构即按照时间顺序或事物发展的过程结构文章。这种结构又有几种主要形式:文章完全按事件的过程来展开记叙,形成顺序承接的形式,如《散步》;也可以采用“现实—回忆—现实”的倒装承接的形式,如《背影》;还可以采取连环承接式,这类文章描写的不是一个完整的事件,因此文章各部分之间没有时间和过程的先后顺序,但各部分之间却是环环紧扣逐层展开的。

横向结构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关系或事物的性质和不同方面来安排材料,结构文章。例如《春》,作者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五个方面来写“春天”──春是万物复苏,春是生机勃勃,春是万紫千红,春是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孕育。

比较复杂的文章往往采用纵横结合式的结构,它在总体上采用纵向式(或横向式)结构,而局部又运用横向式(或纵向式)结构。例如《父子情》一文,总体上是按时间顺序结构文章,是纵向式结构,但写到自己八岁时,却分别写了父亲割盲肠、写《四世同堂》、与朋友谈天、叫“我”“傻小子”、对子女学习取“放任自流态度”、鼓励“我”的各种爱好、带“我”访友及上街等事情,又交叉以横向式结构。

因此,写文章时究竟采用什么结构形式,要依据表现主旨的需要而定。同学们在写作中常犯的结构不清的毛病,原因往往在于动笔之前没有形成清晰的思路,或者在写作时没有能够确定到底是采用纵式结构还是横式结构,形成两种结构的错杂,还有的同学在运用纵横结合结构时,在纵与横的转换处缺乏必要的交代。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在写作时能按照理清思路、确定结构、列出提纲、动笔写作的程序去做,经过练习是不难写出思路清楚、结构合理的文章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