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我的心路历程(我的四年大学生活)

2000年8月初的一天,当我在院子里枣树的树荫下临摹字帖打发因等待略显焦灼的时光时,邮递员陈叔送来了大学录取通知书。通知书打开的那一刻欣喜之余又有点迷茫,录取书上写着“山东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这个专业是三个志愿里的一个,我是带着好奇心写上的,不想就被录取了。一九九九年国家发布了第一个国庆节旅游黄金周,旅游业一时呈井喷状,当时被称为绿色朝阳产业,引起了我对旅游的向往,至于旅游管理专业学什么我是没有具体概念的。

八月底临近新生报到的日子,有些晕车的父亲就邀了四叔送我入学。穿上新的蓝底白条纹衬衣,浅卡其色牛仔裤,配上黑皮鞋,人立马干练精神了很多。和叔叔一早出门坐上了直达济南的长途车。

初秋的济南刚下过小雨,空气里多了几分清新凉爽,大巴车开到山大路拐进校园里的林荫道。几条欢迎新同学的大红横幅间隔着挂在路中间,边上还有小彩旗扯成一排排的在微风里舞动。到了新生报到处,系里的学长娴熟地引领着我们办完了入学手续,领了铺盖等物品。

大一女生的宿舍楼是新建的,夹在两栋略显老旧的宿舍楼里端,南北向卧着。宿舍在五楼,整洁的宿舍里左右靠里墙摆着三张上下铺,宿舍中间是一条奶白色长方桌,门后面是上下三排的大柜子。安置好行李物品,叔叔陪我在校园里转了一圈。天色渐晚,饭后叔叔在就近的旅店歇了下,第二天一早来校嘱咐了我一番和舍友好好相处认真学习的话返程了。望着叔叔离去的背影,我心里很有些不舍。自此我开始了一人在外的读书生涯。

迎新兼军训动员会在学校的文渊林里举行,之后就开始了为期三周的军训。

九月里秋老虎发威,太阳火辣辣的。校园北操场上一个个方队踢正步时齐刷刷落下的步子踏得地面黄土飞扬,裹着蒸腾的热气,场面热烈又壮观。操场门口挂着红底横幅“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大家累的有时不免小声抱怨,训练时仍都一丝不苟。军训快结束时大家晒得皮肤又红又黑,身姿却也挺拔了很多。

军训最后一周举行了一次拉链行动,大家步行去市郊的陆军学院进行实地打靶练习。晚上八点从学校出发一路步行七八个小时,中途两次短暂15分钟休息,到达训练场地天已经亮了。期待打靶的好奇心驱走了一身的疲惫感,到训练场后生平第一次端起了八一式训练步枪,激动又兴奋。扣动扳机的后坐力有点大,身体差点后仰,体会到打枪的不易。

三周的军训,磨练了大家意志也强健了年轻的体魄,为接下来漫长的学习期打下了良好的铺垫。

军训结束后,大一学习生活正式开始了。

入校不久,心里就生出些落差感来。人走在偌大的校园里,就像一滴水滴进大海里,感觉自己特别渺小;新生们都是来自各个地区的佼佼者,或多才多艺或颜值在线,高中时在校的那种优越感全然无存了。系里由在校读研的学长担任辅导员,每学期初或学期末组织一次班会;各科老师们上课点名用花名册,如有同学主动举手就喊第几排第几名同学。这种宽松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同学们很强的独立自主性,只是过渡阶段让人感到有点缺乏认同感的无所适从,系里专业课带课的老师对大家还算比较熟悉,课余会活跃下气氛。大一上学期就在摸索中结束了。

大学里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各有不同的权重。学期末评优权重大的科目若成绩好总排名就会靠前些。旅游管理系归属于管理学院,管理学、经济学、专业课和英语、数学为必修课。选修课课程设置很多,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课,系统根据报名的先后顺序取名额,取满为止。记得摇滚音乐赏析课是最受欢迎的大课之一,开课时偌大的教室里座无虚席,后到的同学站满了教室的空隙和过道直挤到门外,不少同学踮着脚尖侧着身子听那激昂的乐声和老师动情的讲说,摇滚乐里有着青年人发自心底的激情呐喊与释放,正如那时青春的模样。有的课程比如古典音乐赏析,人就少一些,上课地点在文史楼一楼的小班教室,还经常坐不满员。

大家上课都没有固定位置,占位成了一个特色。经常为了能找到好点的位置,有的同学课前先早早赶去指定教室摆上几本书或者放上书包。八角楼的阶梯教室座位多,一般上大合堂课,几个系的同学一起上。想听清楚老师讲的内容就要尽量往前坐,坐最后几排的同学有时觉得老师讲得无趣就悄悄溜走了,临走还要嘱咐同学给代答个到。

结课考试大多由各科代课老师自主出题,临考前两周校园里学风最为浓郁,白杨林立的小树林里,长廊边上,自习室里,随处可见读书背讲义的同学,有的甚至通宵达旦。考前拼上两周考试通过问题不大,取得理想成绩的还要数时认真听课做笔记勤复习的同学。

系里的课程每周二十节左右,课余时间自主支配。闲暇时我就去图书馆看看期刊和杂志,晚上去自习室上自习,有时晚上也会拿着收音机在小广场听BBC和VOA的英语新闻,虽然播音听得似懂非懂,码起伏的声音像快速的音符,能听懂的地方倒也觉得有趣。

除了文化课,学校也有各种体育课程,篮球、体操等。我做仰卧起坐,练到肚皮疼也只取得个中等成绩;跑步倒不成问题,有时感冒快好时晚上就去大操场跑几圈以期增强抵抗力,等好利索了就又不去跑了。

校园里也有各种社团可以报名,乒乓球,羽毛球,摄影等。大一时系里还请了舞蹈老师教跳交谊舞,刚开始学跳时身体绷得紧紧的,时不时还踩舞伴同学的脚,等学得能跟上音乐节拍了,就能体会到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起伏旋转的妙处了。文史楼边上一楼是大学生俱乐部,周末有时举办舞会,不过是要收门票,偶尔路过踌躇一下很少进去。大二时参加了一次三校区院系体操比赛,临比赛前两周每天都要排练,开始还担心影响学科考试,等期末文化课成绩出来倒也理想,想来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文化课学习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大学生活我的心路历程(我的四年大学生活)(1)

大学生活我的心路历程(我的四年大学生活)(2)

大学生活我的心路历程(我的四年大学生活)(3)

壹点号 时光清浅,静水微澜

作者:张素丽,笔名苏彦,山东鱼台人,毕业于山东大学。业余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居青岛。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